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影视编辑器 > 第140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2

影视编辑器 第140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2

作者:花萌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02:31:46

1945年5月,随着柏林国会大厦顶上升起红旗,欧陆战场的炮火终于渐渐平息。

当欧洲大陆在废墟中喘息,开始清算战争伤痛、规划重建蓝图时,苏宁知道,一个属于他的、截然不同的“商业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战争结束了,但战争遗留的庞大物资,却成了一座座亟待处理的“金山银山”。

盟军各国,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在欧洲各地囤积了海量的军需物资……

从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富余的军用卡车、坦克零部件,到数以百万计的军服、军靴、帐篷,乃至尚未开封的“SU”牌预制口粮罐头。

将这些物资运回国内成本高昂,就地销毁或废弃又显得浪费,如何处置这些“战争剩余物资”成了占领军政府一个甜蜜的负担。

而苏宁,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他在整个战争期间编织的、横跨轴心国与同盟国阵营的复杂人脉网络,此刻变成了无价的资产。

在意大利,凭借与“起义英雄”瓦莱里奥·博尔盖塞将军的翁婿关系,以及战时与盟军建立的秘密联系,他轻易地获得了优先处理意境内盟军剩余物资的许可和渠道。

美军后勤官员很乐意以一个“清理价”,将那些带不走的物资打包卖给这位“有门路”的苏先生。

在德国及奥地利,他通过战时与隆美尔非洲军团建立的信誉,以及战后迅速与盟军占领当局经济部门搭上的线,同样获得了参与处理德军遗留物资及部分盟军剩余物资的资格。

在英国,那位曾与他合作无间的“史密斯先生”,如今已在战后政府中担任要职。

一份份来自伦敦的推荐信和便利许可,为苏宁的收购行动打开了绿灯。

苏宁迅速在瑞士注册了一家新的跨国贸易公司……

“凤凰全球贸易”,寓意从战争的灰烬中重生。

公司的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但核心只有一项:低价吃进二战遗留的庞大军需物资,然后高价转卖给有需要的地区。

他的目光,精准地投向了那些正在动荡中寻求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昔日“日不落帝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

中东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委任统治地如巴勒斯坦、外约旦等地局势紧张,地方势力和新兴政治力量急需武器装备来武装自己,争夺话语权。

南亚的印度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冲突日益激烈,大量的轻武器、军服和基础后勤物资有着巨大的地下市场需求。

而在东南亚的缅甸和马来亚等地反抗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需要武器弹药。

甚至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各种政治势力、**武装乃至军阀,都对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的二战装备趋之若鹜。

苏宁的“凤凰全球贸易”如同一个巨大的中转站和分销中心。

从盟军仓库里以废铁价论吨收购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司登”冲锋枪,经过简单的翻新和分类,便能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通过隐秘的航运渠道,卖到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武装或阿拉伯民兵手中。

将堆积如山的英军“巴顿”军服、美军m43作战服,稍加改动标识,便成为东南亚丛林里游击队员们的标准装备。

甚至将那些印着“SU”标志、尚未过期的预制口粮,也重新包装,卖给那些后勤保障薄弱的地方武装,成为了他们难得的美味和能量来源。

这笔生意,几乎是一本万利。

他不需要生产线,不需要原材料,只需要精准的信息、畅通的渠道和……足够硬的后台。

只见苏宁游走于各国政府、军方、情报机构之间,用金钱和利益开道,将战争的剩余物,转化为支撑新冲突的资本,同时也为他个人积累了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站在“凤凰全球贸易”位于米兰的总部办公室里,看着世界地图上那些被标记为“热点”的地区,以及一条条代表物资流向的箭头。

苏宁知道,他正在参与塑造战后的世界格局,以一种隐藏在幕后的、资本的方式。

二战结束了,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于资源、影响力和利益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经凭借其在战争中的布局和远见,在这场新的战争中,占据了极其有利的位置。

属于苏宁的时代,确实来临了,这是一个在战争的废墟上,以军火和物资为筹码,攫取权力与财富的时代。

……

欧战的结束,并未意味着全球冲突的终结。

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日本帝国困兽犹斗般的疯狂抵抗,美军的推进每一步都伴随着血腥与牺牲。

在热带雨林、酷热岛屿和泥泞战壕中,后勤补给,尤其是可口、便捷的野战食品,对于维持士兵士气和战斗力至关重要。

而就在这时,一个在欧洲战场后期就已声名鹊起的名字……

“SU”预制菜,伴随着一些从欧洲轮换过来的美军军官和后勤人员的口耳相传,悄然在太平洋战区的美军部队中流传开来。

“嘿,你听说没?那帮在欧洲的家伙,打仗的时候吃的比我们在国内还好!”

“真的假的?不就是K口粮和c口粮吗?”

“不是!是一种叫‘SU’的东西,听说是个东方佬开的公司生产的。妈的,据说他们的炖牛肉跟餐厅里一个味,意大利面酱汁浓得能让你想起老家!”

起初,这听起来像是个夸张的传闻。

毕竟,美军对自己的后勤保障体系向来引以为傲,尽管大兵们对千篇一律的c口粮和K口粮抱怨不已。

然而,当一些“神通广大”的军官通过非正式渠道搞到少量“SU”预制菜,并在军官俱乐部或前线指挥部私下品尝后,传闻被证实了。

而且,现实比传闻更加惊艳!

那些组织牛排用水和加热包加热之后,竟然真的保持了惊人的嫩度和饱满的肉汁,黑胡椒和香草的调味精准而富有层次,完全不像任何他们吃过的罐头肉。

那意大利面的酱料浓郁,肉粒清晰,面条复水后弹性适中,风味地道。

这简直是对他们现有口粮的降维打击!

消息如同野火,从军官阶层蔓延到普通士兵。

一种对“SU”美食的渴望,在太平洋各岛屿的美军基地中弥漫开来。

士兵们抱怨手中单调乏味的c口粮和Spam午餐肉的声音更大了。

“看在上帝的份上!为什么欧洲佬能吃到‘SU’的牛排,我们还在啃这该死的、像肥皂一样的芝士和饼干?”

“我宁愿用我下个月的配给香烟换一盒‘SU’的意大利面!”

前线的强烈反响和基层的抱怨,迅速通过渠道反馈到了五角大楼和美军后勤系统。

负责军粮采购的官员们起初是怀疑,但在亲自品尝过样品后,态度瞬间转变为震惊和急切。

“先生们,我们必须立刻与这家‘SU’公司取得联系!”一位后勤将军在品尝完“SU”的炖牛肉后,立刻便是拍着桌子大声说道,“这种品质,这种便利性!如果我们能把它配发给在太平洋岛屿和日本本土作战的小伙子们,对士气的提升将是巨大的!这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战武器’!”

很快,来自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的正式采购意向书,被摆在了苏宁位于瑞士“凤凰全球贸易”总部的办公桌上。

订单的数额之大,条件之优厚,远超之前与意大利或德国的合作。

美军要求“SU”集团开足马力,为太平洋战场和即将到来的对日本本土进攻,提供数以百万计份的预制餐食,优先供应前线作战部队。

对于苏宁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的又一块巨大馅饼。

他立刻指示其在意大利北部和新建的、位于中立的瑞士边境地区的食品工厂,全部转向,为这位新的、财大气粗的主顾服务。

生产线再次全速开动,不过这一次,包装上的文字变成了英文,口味也根据美军的需求进行了微调,增加了诸如美式炖牛肉、烤火鸡胸肉配蔓越莓酱、苹果派等更符合美国大兵饮食习惯的新品类,但核心的便捷性和美味标准丝毫未降。

一船船印着“SU”标志的预制菜,从欧洲的港口出发,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源源不断地运抵关岛、塞班岛、冲绳……乃至准备登陆日本本土的美军基地。

当冒着生命危险在硫磺岛坑道中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员,或者在菲律宾丛林中巡逻的陆军士兵,能在休息时用热水泡开一盒热气腾腾、味道堪比家乡餐厅的“SU”炖牛肉时,那种对味蕾和心灵的慰藉是无法估量的。

“SU”这个词,在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口中,几乎成了“美味野战食品”的代名词。

甚至有随军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在充斥着死亡与泥泞的地狱里,‘SU’的口粮是少数能让我们感觉自己还像个人,而不仅仅是一部杀人机器的东西之一……”

苏宁,这个曾经的轴心国“后勤供应商”,如今又成功地将他的商业触角伸向了胜利者的阵营。

他凭借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再次证明了在战争的硬需求面前,国籍和过往的阵营界限都可以被打破。

他的“SU”预制菜,不仅征服了欧洲战场,如今更是漂洋过海,征服了太平洋战场上美利坚大兵的味蕾,也为他战后的商业帝国,注入了更为强大的资本和影响力。

……

战争的结束,留给欧洲的不仅是满目疮痍的城市,还有遍布各大港口、如同搁浅巨兽般庞大的剩余舰队。

曾经纵横四海的军舰,无论是胜利者的战利品,还是战败者被收缴的资产,亦或是盟军自身过剩的“自由轮”、“胜利轮”,在和平突然降临后,都瞬间失去了大部分军事价值,变成了各国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

维护费用高昂,拆解也需要成本,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苏宁和他麾下苏氏集团和新成立的“凤凰全球贸易”,则以其毒辣的眼光,看到了这片“锈蚀海洋”之下,埋藏着的金色航道。

苏宁利用其在盟军占领当局和各国政府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帮助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的冠冕堂皇理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货”。

他的谈判代表出入于伦敦、巴黎、罗马乃至柏林的政府办公室,给出的价格低得令人咋舌。

“将军,这五十艘‘自由轮’,停在港口每天的生锈损耗和泊位费,就是一笔巨大开支。我们‘苏氏集团’愿意以每艘x万美元的价格,全部接手,并负责清理泊位。”

“部长先生,这些缴获的意大利驱逐舰和鱼雷艇,贵国海军根本用不上,拆解成本比残值还高。我们愿意打包收购,为贵国财政减轻负担。”

面对这种几乎无法拒绝的“白菜价”,以及苏宁方面“乐善好施”地解决麻烦的态度,各国官员们纷纷在采购合同上签了字。

大量的军舰、运输船,以象征性的价格,悄然变更了所有权,归属到了“苏氏集团”名下,或者其在利比里亚、巴拿马等地的匿名子公司。

等到船只到手后,“苏氏集团”的工程师和评估团队会立刻对其进行仔细勘察,并分为三类处理:

对于那些船况良好、结构坚固的“自由轮”、“胜利轮”以及部分吨位较大的辅助舰艇,苏宁投入资金,在意大利、希腊的友好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

拆除武器系统,优化货舱,提升居住环境。

这些船只被重新油漆,挂上利比里亚、巴拿马等国旗,组建成了“凤凰远洋运输公司”,立刻投入到全球战后重建物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运输大潮中,赚取丰厚的运费。

这支庞大的、低成本获得的船队,瞬间让苏宁跻身全球顶级航运巨头之列。

对于那些仍有军事价值的轻型舰艇,如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艇、鱼雷快艇等,苏宁的客户名单就派上了用场。

拉美的独裁政权渴望增强海军实力以威慑邻国?

中东的石油王国需要舰艇巡逻漫长的海岸线?

南亚的新独立国家想要建立自己的海上力量?

甚至,某些地区冲突的双方,都可能是他的客户!

这些舰艇经过必要的翻新和武器系统调整,便能以远低于新造军舰、但又数十倍于收购价的价格,卖给这些“需要的国家”。

苏宁游走在国际军火控制的灰色地带,利用中立国和复杂的所有权结构,完成着一笔笔利润惊人的交易。

对于那些实在过于老旧或损坏严重、不具备运营或军事价值的船只,苏宁也不会浪费。

他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投资或合作建立了拆船厂。

将这些“铁疙瘩”拖过去,拆解后的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在战后重建需求旺盛的市场里,同样能卖个好价钱,完成其价值的最后榨取。

就是通过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苏宁不仅从中攫取了数以亿计美元的惊人利润,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的实体航运网络和隐藏在背后的军火贸易渠道。

他的货轮穿梭于世界各大洋,他的“二手”军舰出现在热点地区的港口。

这使得他的商业情报网络空前发达,对全球大宗商品流向和地区局势有了更直接的感知。

这张网,既是赚钱的工具,也是获取权力和影响力的平台。

当其他商人还在为战后的第一批重建合同争得头破血流时,苏宁已经悄无声息地,将昔日战争的钢铁洪流,化为了自己商业帝国最坚实的基石之一。

他证明了,在时代的转折点上,眼光和胆识,远比资本本身更为重要。

这片由锈蚀舰队转化而来的“金色航道”,正承载着他的野心,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