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章 太宗登基

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1章 太宗登基

作者:海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9 09:12:58

赵匡胤死了,对于他的死亡我本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可这些如鲠在喉的话最后终究化为了沉默——塞满了无力和无奈的沉默。他本该也本有机会做出更大的历史贡献和功绩,他本能成为像秦皇汉武以及唐宗明(太)祖一样的千古帝王,可这些都因为他的突然死亡而成为了一种永恒的遗憾。

在《沁园春·雪》里,**将赵匡胤和秦皇汉武以及李世民并列在了一起,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对他的一种抬高和褒奖。相比起前面三位,赵匡胤其实是有差距的——至少在国家一统、光复(定鼎)神州这方面他不如前面这三位前辈,甚至不如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可是,这里面的原因都是因为他的突然亡故,如果他能够正常的自然死亡,谁敢说他最后就一定不能光复神州一统华夏?他的死不单是他以及他的儿子和后世子孙们的悲哀和不幸,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和不幸,可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运,这就是事实。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不打算在这里为他这一生尤其是他做皇帝的这些年进行一番全面的总结。就像武则天为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赵匡胤的为人以及他的历史功绩和贡献根本无需任何人去多言。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他的生平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叙述,尽管某些站在制高点上的道德帝以及动辄就口吐莲花的“仁人君子”说他是如何的卑鄙无耻和阴险狡诈,但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那些标新立异抑或哗众取宠的观点和言辞着实令人作呕,更不值一驳。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批判家,缺的是实干家,而实干家往往被喷得体无完肤,批判家却几乎都是行动上的侏儒。

赵匡胤的死亡意味着大宋的墙柱子塌了,中原的百姓几乎都沉浸在悲痛的情绪里,然而历史的巨轮从来都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停止前进。就在此时,另一个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来成为宋朝新的墙柱子,而且他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拉开了帷幕走上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以皇帝的身份,这人就是即将成为皇帝俱乐部会员的大宋太宗陛下。

赵匡胤尸骨未寒,赵光义就急吼吼地进入了赵匡胤的寝宫,然后吃相极为难看地在自己未及入棺的哥哥身前继皇帝位——而这位太祖陛下的两位儿子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本该属于他们的皇位被自己的这位权势熏天的叔父给优雅从容地抢了过去。

在司马光的私人笔记《涑水记闻》里记载了赵匡胤死亡之后到赵光义继位之间所发生的事,这段故事也在后来被李焘收录进了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得知赵匡胤驾崩,他的妻子宋皇后命深得赵匡胤生前宠信的太监王继恩前去传唤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意思很明显,宋皇后这就是要让赵德芳越过他的哥哥、皇长子赵德昭继皇帝位。王继恩怎么做的呢?这个太监直接违抗了皇后的懿旨跑去见了赵光义。王继恩将赵匡胤已经驾崩的事告诉给了赵光义并让他马上进宫去抢皇位,赵光义犹豫不决,王继恩于是很露骨地说道:“你再这么婆婆妈妈下去,皇位就落到别人头上了!”

于是,王继恩和赵光义以及赵光义的幕僚——开封府左押衙程德玄一起进了皇宫。得报王继恩回宫,宋皇后以为是赵德芳来了,可她看到的却是赵光义,宋皇后大为惊骇,她知道王继恩出卖了她,可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她很清楚赵光义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她自己当不了皇太后了,赵德芳的帝位也落空了。作为一个女人,宋皇后立马选择了投降,她直接叫了赵光义“官家”——这是当时皇帝才有的专属称呼,而且她还说了一句:“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则流泪回道:“共保富贵,皇嫂勿忧也。”

不知道看到这个故事大家会怎么想?司马光生于1019年,他出生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死了四十三年, 而作为赵光义直系子孙的臣子,他对赵光义如何从自己侄儿手中抢到皇位这事自然不敢有所妄言,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否认赵光义在继皇帝位时的吃相不是那么的好看。或许当晚的具体细节并非如司马光所描述的这样,但在这件事情上司马光显然不会捕风捉影乱说一气,基本的事实以及关键的人物应该是可以相信的。那么,我们在这里就必须得注意到两个人:王继恩和程德玄。

赵光义很早就在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把自己的手伸向了赵匡胤身边的人,无论是边关的地方大员还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抑或内宫里的太监,他的触角无处不在,而这个王继恩很显然就是被他所拉拢的人之一。前面说到过赵光义曾试图拉拢禁军将领田重进的事,尽管田重进拒绝了他的拉拢让赵光义感觉很是没有颜面,但田重进这样的人显然是少数,更多的人无疑都被赵光义给成功拉下了水,比如这个王继恩。

赵光义的权势和地位注定了很少有人敢拒绝他的主动示好,否则仗着赵匡胤对他的宠信,他随便找个名目都能让那些敢于拒绝他的人吃不了兜着走,如此这般再加上金银之类的好处,赵光义的这艘船到最后指定是人满为患。可以说,王继恩违逆宋皇后懿旨的这种行为几乎可以判他个满门抄斩的重罪。他王继恩难道不知道自己那样做的后果吗?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不,他知道,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宋皇后叫他去找赵德芳,可他去找了赵光义,为什么?皇位更替这种事本来就是父死子继,他如果不想让赵德芳当皇帝,那他可以去找皇长子赵德昭,可他偏偏去找了赵光义?这里面难道没有问题吗?这件事难道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