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37章 血染江州

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37章 血染江州

作者:海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9:28:07

回到开封,因为迁都失败而颇为丧气的赵匡胤必须得面对另一件烦心事。南唐的国主李煜现在虽然已经成了开封城里的顺民,而且李煜也下令南唐境内的所有州县归顺宋朝,可这其中还是有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之人,比如南唐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兵马都指挥使胡则和牙将宋德明。

接到李煜发来的向大宋归顺的诏书,江州刺史谢彦实没什么意见,既然老大都投降了那他还硬挺着干啥?可是,江州城里掌管兵马的胡则却坚决不同意从此当个“亡国奴”,他执意要为南唐留住着最后的尊严。不过,谢彦实可是他的长官,他若是拒降就只能违上抗命。在规劝无果后,胡则联合手下的牙将宋德明发动兵变处死了谢彦实,然后他自领江州刺史武装抗拒宋朝的接管。

谢彦实这人也算是点儿背,李煜的一道诏书使得南唐几乎全境皆降,但他所管辖的这个江州偏偏出了胡则这么一根硬茬儿,最后他不但丧命黄泉还落得个贪生怕死的名声,顺带着江州的全城百姓也跟着一道集体殉难。没错,江州城破之后宋军在江州进行了屠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宋朝统一战争期间唯一的一次屠城行为,而这一切的诱因就是胡则的据城不降。

胡则这样做有错吗?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正如后来的忽必烈所说的那样——自古谁家无忠臣?就连刘鋹治下的南汉也有为国殉难的人,更何况政治远比南汉清明的南唐。当然,这些人选择宁死不屈并非是为了给自己的主子表忠心,事实上他们所忠于的其实是自己脚下的那片生养了他们的土地。

对于一个心中有着某种信仰并坚定地视其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人来说,这种信仰一旦破灭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命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时候死亡就是他们唯一的且是最好的归宿。我把这句话献给那些像南唐的胡则和李雄父子之类的在中国历次统一战争中选择“为国”殉难的人,我同样也把这句话献给那些在历史上面对异族人的屠刀、面对国破家亡之时选择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而殉难的人,比如文天祥,比如史可法。

壮哉,伟丈夫!

胡则的拒不投降让赵匡胤大怒,他派出曹翰前往江州讨伐。可惜的是,赵匡胤这回看走了眼,更是被愤怒蒙蔽了心智。之前他所一再强调的不可滥杀的平唐宗旨随着李煜的投降而被他暂时性地遗忘了,而曹翰虽颇有文采但追根究底却是一介骨子里藏着暴戾之气的武人,而且曹翰这人在私德上更是有重大缺陷——此人不但贪婪而且嗜杀。

率军抵达江州城下后,曹翰围着江州对其一顿猛捶死砸,但江州城的军民在胡则的带领下拼死抵抗,宋军的猛攻没能见到任何的成效。眼见强攻不成,曹翰改变策略改为围困,他就不相信小小的江州能够一直挺下去。

这种僵局从公元975年11月一直持续到了公元976年4月,也就是说小小的江州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竟然撑了半年时间却仍然拒绝向城下的宋军投降。非但如此,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宋军没曾对江州发起过攻击,反而倒是处于被围困一方的胡则时常派人出城夜袭搞得宋军隔三岔五地就要为遭袭身亡的将士举行一场集体追悼大会。宋军上下心里由此所积压的郁闷和愤怒是可想而知的,明明我就比对方强,可我却长时间地拿对方无可奈何,而且自己还被时不时地被咬上一口搞得鲜血直流。这种事搁谁身上都要抓狂,一旦逮着了对方那指定是一顿近乎于变态式的发泄和报复。

实力的差距和当时的局势注定了胡则和江州城的命运最后只能是一出悲剧,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胡则竟是那个为自己和江州城打开了地狱之门的人。

进入四月之后,江州城不出意外地开始出现断粮的情况。作为一座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外援和救星的孤城,城中军民的情绪也随着形势的渐趋恶化而变得日渐低沉,这让胡则也变得性情暴躁。这一天,因为厨子做的饭菜不合自己的胃口,本就身体有病且浑身邪火无处发泄的胡则瞬间暴怒,他命人将这个厨子拉出去砍头。生死时刻,胡则的妻子跑出来替厨子说了句公道话才保住了厨子的性命,但胡则却依旧不依不饶地对厨子恶狠狠地说了句让他在九泉之下也要悔青肠子的话:“你下次还这样定斩不赦!”

苍天在上!遇到这种事哪个厨子不抓狂?遇到这种事哪个厨子还敢再继续待下去?为了保命,这个厨子偷偷地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用一根绳子从城墙上溜出了城。不清楚他是被围城的宋军给抓到了还是他主动去找到了宋军,反正最后他见到了正在为江州迟迟不肯投降而抓耳挠腮的宋军主帅曹翰。他向曹翰说了城中的情况,最重要的是,他指出了江州城防最为致命的薄弱环节——西南角的城墙。

曹翰大喜,他亲自带着一队宋军猛攻江州城墙的西南角并成功破城而入。随着大批宋军由此突入城内,江州城就此被攻破!

可怕的事随之发生了,城破之时,江州的军民选择了奋起抵抗,这让半年以来同样是怒不可遏的宋军顿时杀性勃发。不管曹翰是否下令屠城,总之宋军在江州城展开了血腥的屠杀是不争的事实。一场杀戮过后,江州军民的尸体塞满了城中的大小水井,实在是没地方塞了最后只能扔进了江里。可是,这还没完,烧杀掳掠自古就不分家,宋军不但杀戮无数,而且还将江州城内的财物几乎洗劫一空,曹翰最后动用了十余艘巨型战舰才将这些财物装载完毕。

在这起屠城的悲剧发生之前赵匡胤也不是什么也没做,但在这段时间里他已然被自己的好弟弟给弄得是心烦意乱,等到他预感到江州可能会发生灾难**件之后,他在第一时间派遣使者前去江州告诫曹翰严禁在城破之后大肆杀戮。遗憾的是,赵匡胤的这位传信使者却因为在半路上遭遇狂风天气而耽误了行程,等到使者到达江州之时,江州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

至于那个胡则,当宋军攻入江州并冲进他的府中时,他已经病得起不了床。宋军可没有可怜他,而是将他带到了曹翰的面前。曹翰责问胡则为何要抗拒王师,胡则慷慨答道:“这有什么好问的?我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主子,难道这有什么错吗?”

可惜的是,曹翰这个屠夫可不是心怀仁慈的赵匡胤,他并没有尊重自己的敌人,也没有那种赞赏敌人宁死不降的那种气度和情怀,他直接命人将胡则处死,而且是酷刑——腰斩!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胡则的死亡以及江州城的结局为这句话做了生动且残酷的注释。一个厨子做的饭菜不合你胃口你就要杀人,这事无论搁谁身上都算得上是一个暴戾之徒,放在皇帝身上那就更是一个千古昏君。权力真的是一把刀,既能杀别人但同时也能杀自己,在处死了谢彦实之后,胡则无疑就是江州城说一不二的土皇帝。一个人突然间权力变大了脾气自然也会跟着见长,在这种事情上很少有人能够例外,尤其是胡则这种权力场上的“暴发户”。不过,很多人在权力变大的同时,其本事却未必跟着见长,而为所欲为的感觉不可谓不爽。对“暴发户”来说这种事有时候是致命的,不但致自己的命,也致别人的命。

有一个假设,如果胡则没有对自己的厨子那般暴戾且发出了死亡威胁,那么江州是否还有屠城的悲剧呢?如果没有这个厨子的帮忙,江州至少还能挺几天,那时候赵匡胤的使者也到了,相信在皇帝陛下派来的使者面前,曹翰再犯浑也不敢公开抗旨,江州即使是被强攻下来的也不至于会有屠城的惨剧。

后世很多人将此次屠城的账算在了曹翰以及这个厨子头上,这或许没有错,可我认为胡则在这件事上其实也难辞其咎。正是他的性格缺陷导致了厨子的出城逃亡,继而导致了城破,最后导致了屠城事件的发生,他的性格缺陷不但害死了他自己,也害了江州城里的百姓。有一点无可置疑,江州城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慷慨赴死,胡则至少应该为那些惨死在宋军刀下的老弱妇孺承担部分的责任。这世间不知敬畏或者说是没有敬畏之心的人迟早被自己搞死,甚至会牵连他身边的人,胡则就是如此。

悲也!哀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