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章 开篇想说的一些话

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1章 开篇想说的一些话

作者:海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9 09:12:58

首先声明一下,在下就是某些人口中所谓的“宋吹”。

提到宋朝,一些人想到的是文明、富庶、繁华、美丽、文华昌盛,而另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总喜欢揶揄抑或调侃它在军事上所谓的疲弱不堪,诸如“跪宋”、“大怂”。说这些话的人我真想看看他们穿越回去会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异族的铁甲洪流,想看看他们是如何的忠勇神武,真希望这些人的嘴炮能够把辽国人、金国人、西夏人和蒙古人打得跪地求饶。

纵览整个宋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两宋三百一十九年总共十八位皇帝,这里面没有哪一位皇帝躲开了战争的威胁,就连在位时间仅有四年的和平皇帝宋英宗赵曙也被西夏的那位少年得子的短命皇帝李谅祚给震得龙躯一紧。

说到战争,再说说它的敌人。作为从五代的战乱中建立起来的帝国,宋朝立国之初的统一战争自不必说,而随后它的敌人分别是辽国、西夏、吐蕃、金国、蒙古。西夏和吐蕃的战力先抛开不说,其余的这三个国家在当时无一例外地不是如开挂一般地存在。

辽国和金国鼎盛时期的军力不但是亚洲最强,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最强,至于军力达到了人类冷兵器时代巅峰指数的蒙古就不消多说什么了。就是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宋朝立国三百余年,在这个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我实在是不知道所谓的“跪宋”和“弱宋”是从何而来。

宋朝与辽国的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买来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兄弟之国一说,参考石敬瑭的后晋和刘氏的北汉政权与辽国的关系。澶渊之盟签订之前,辽国人已是强弩之末且成了孤军深入之势。他们的前面是李继隆统帅的数以十万计的北宋禁军,而他们的后面则是由王超统领的十余万百战之兵。如果不是宋朝的皇二代(或者叫皇三代)宋真宗渴望和平且愿意用金钱换安宁,如果当时的皇帝换成赵恒的老子或他的大伯,那么包括萧太后以及耶律隆绪在内的辽国一众首脑都得集体下拜大喊饶命。

再来说金国。无可讳言的是,当时的金国与初建的南宋在军力上的确是不对等的,南宋是呈被碾压之势的。但是,随着吴玠在和尚原以及仙人关两次大败完颜宗弼之后,随着岳飞、韩世忠、张俊先后给予金军以重创之后,宋金两国已然成了并立之势,谁也没有把握吃掉谁。在此之后,无论是南宋的北伐还是金国的南征都基本上是无功而返,甚至还会被来个或大或小的清算。

在传统思维和印象里,南宋对金国所谓的弱势并非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原因在于那些文臣们患了软骨病。比如,在《宋史.奸臣传》里根本找不到影子的史弥远大人,为了答应金国人的议和条件毫不犹豫地把力主抗战的宰相韩侂胄杀害并将其人头送给了金国。别的不说,就凭这件事史弥远就足以永世与耻辱为伍。你想要和平无可指责,毕竟和平可以让千百万人免于战火的涂炭,但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换取和平实在是为人所不齿。

我知道这样说会有争议,很多人都说韩侂胄不是个东西,很多人都说史弥远杀韩侂胄是为了黎民苍生和国家稳定,在这一点上我不想争论什么。我不喜欢跟别人争论,但我会尊重别人的看法和意见,但绝不争论,而对于那些以历史本尊而自居的所谓饱读史书之人站在至高无上的高点所发出的尖酸刺耳的、傲慢的、粗鲁的言辞我更是懒得理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因为我们所处的角度和视野以及阶层都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我们最初所接受和被灌输的历史理念和观念也不同,所谓先入为主,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不可能有共识。历史烟云风云激荡,在千百年之后有人如果说他的观点和看法就是唯一的真相和真理并打击和挖苦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对于这样的人我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精力和口水。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南宋“熬死”了金国,当然,谁都知道金国是被蒙古搞死的,只不过南宋比它更能熬罢了。终于说到了蒙古——超级外挂蒙古,蒙古的扩张史就不在这里详述了。面对这个超级外挂,从宋蒙交恶到崖山之战,宋朝整整抵抗了蒙古四十余年,试问有哪一个被蒙古灭国的政权抵抗的时间超过了这个年限?

面对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铁蹄和屠刀,面对异族人的贪婪和凶残,两宋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金戈铁马的往来冲杀中、在箭矢如雨的城墙上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去扞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宋的文明、繁华和富庶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一点无可辩驳,但某些被他们所保护的兄弟姐妹们的后代又是怎么评价他们的呢?也不知道那些已经作古将近千年的大宋英灵们在得知某些后人对他们的戏谑和嘲笑之言时又会作何感想呢?我们的志愿军抵抗外敌并成功遏制住敌人的攻势和野心就是英雄,宋朝的将士们抵抗外辱血洒疆场就要被揶揄和调侃甚至是鄙视,于理何在?

关于两宋的历史,我一直在思考该从何时说起?是开国之祖赵匡胤的生平第一战说起吗?是北宋建立后的第一战说起吗?很遗憾,最后的答案都不是。

促使我写这个故事的人却不是哪位大宋的官家,而是《杨家将》里的杨业和潘仁美。既然我决定写这个故事的原因就在杨业和潘美身上,那么起点就从这两个人说起,也基于要给宋朝的开国之祖赵匡胤一个露面的机会,所以这开篇就从公元968年的北宋与北汉之间的太原之战说起。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北宋帝国兴亡史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