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192章 鼎中血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192章 鼎中血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9:04:01

周赧王十七年的秋,郢都的铜匠铺总飘着股怪味。不是寻常的铜腥气,倒像泡了血的艾草混着烂泥里的腥甜。我蹲在门槛上啃冷馍,看阿爹蹲在青铜鼎前搅铜汁,额角的汗珠子掉进去,腾起一团绿莹莹的烟。

\"九歌,把蜉蝣粉递来。\"阿爹的声音闷在鼎里,震得我耳膜发疼。我捧着青瓷罐绕过满地铜胚,见他正用铁钳夹起块碎陶片——那陶片上模模糊糊刻着张人脸,眼窝子深得能塞进我的拳头。

\"阿爹,这是...\"我凑过去,被他沾着铜锈的手一把拽到身后。他的手凉得像冬天的井水,指节上全是烫伤的疤,\"这些器物会说话。\"他凑到我耳边,呼出的气里全是铜锈味,\"等它们开了口,你得往东南跑,跑得越远越好。\"

我还没问明白,巷口突然炸开一片喧哗。几个穿玄色深衣的人冲进来,为首的举着块木牌,上头写着\"大司命\"三个朱砂大字。\"殷无咎!\"那人甩了甩袖子,\"有人告你私铸巫器,用活人血祭鼎!\"

阿爹的身子晃了晃。我看见他后背的衣裳早被冷汗浸透,可他还是挺直了腰杆:\"大司命明鉴,小匠只铸农具、礼器,哪来的巫器?\"

\"还嘴硬!\"大司命甩袖指向门外,\"昨日西市车裂的令尹大人,尸身缺了半张脸——你鼎里煮的,可是他的残魂?\"

我心里\"咯噔\"一下。三日前我跟着阿爹去收铜料,路过刑场,确实见着辆马车停在青石板边。车帘掀开时,我瞥见车厢里堆着半张人脸,皮肤青得像泡了水的蓝布。

阿爹突然抓住我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记住,每月十五,用蜉蝣粉擦鼎耳。等鼎里的水干了...\"他的话被大司命的人拽住,玄色衣裳扫过我的脸,带着股子腥气。

那天夜里,我在柴房听见外面传来鼎沸声。我扒开窗纸,看见阿爹被绑在夔纹鼎前,鼎里烧着滚水,水面浮着他染血的衣裳。大司命举着根青铜剑,剑尖挑着块符纸:\"殷无咎,你私通巫蛊,按楚律当烹!\"

\"慢着!\"阿爹突然吼起来,\"这鼎是我铸的,要烹先烹了我!\"他挣扎着往前扑,锁链哗啦作响,\"九歌!跑!往东南!\"

我连滚带爬往外跑,身后传来鼎盖闭合的闷响。等我跑到巷口,回头看时,鼎里的水正咕嘟咕嘟冒着泡,水面浮起张人脸——正是令尹大人缺的那半张。他的嘴一张一合,我听见阿爹的声音从鼎里传出来:\"九歌,记住,鼎耳上有...\"

后来的事我记不大清了。我只记得自己在雨里跑了整夜,鞋都跑丢了,脚底板全是血。等天亮时,我蹲在乱葬岗,怀里揣着阿爹塞给我的半块玉珏——那是他铸第一把剑时剩下的料,刻着朵六瓣梅。

十年后,我成了楚国的司巫。这十年里,我跟着云游的巫祝学驱邪,跟着老医仙辨百草,最狠的是在苍梧山跟个老铸剑师学铸剑——他说,要破局,得先懂局。

我是在秋末回的郢都。城门还是老样子,青石板被车辙压得坑坑洼洼,可青铜坊的位置立起了座朱漆宫殿,门楣上挂着\"承天运\"的鎏金匾。我攥着怀里的玉珏,顺着记忆找,终于在宫殿后苑的暖阁里看见了那口鼎。

夔纹鼎比十年前更大了,鼎身的符文闪着幽光,像无数条小蛇在爬。我凑近些,听见鼎里有细细的哭嚎——是阿爹的声音,带着十年前的闷响:\"九歌...九歌...\"

\"司巫大人!\"身后突然响起脚步声。我转身,见个白胡子老头捧着竹简,\"我是太史令,等您多时了。\"

太史令的竹简是用血写的,边角还沾着褐色的渍。他翻到中间一页:\"当年殷师傅铸的不是巫器,是镇魂鼎。\"他的声音发颤,\"楚王要祭剑,用童男童女的魂魄养剑气。殷师傅在鼎里下了噬魂咒,要把那些孩子的魂儿锁在鼎中,不让他们成了剑的养料。\"

\"那为何...\"我想起当年的惨状,\"要烹他?\"

\"楚王动了杀心。\"太史令指了指鼎,\"他说殷师傅妖言惑众,要当众烹死他立威。那口鼎,本是殷师傅为楚王铸的礼器,后来却成了他的催命符。\"

我捏紧了玉珏:\"太史令说解咒需三样东西——铸剑师的眼泪、仇人的血,还有...\"

\"鼎耳上的。\"太史令突然顿住,眼神慌乱地往门外瞟。

\"嗖——\"

一支羽箭破空而来,扎进太史令的咽喉。他捂着脖子踉跄两步,血沫子溅在我脸上。我扑过去扶住他,他却用最后一口气指着鼎耳:\"看...看那道裂纹...\"

我抬头,见鼎耳内侧有道细缝,像被人用剑劈过。凑近一瞧,缝里卡着块碎玉——和我怀里的半块玉珏严丝合缝!

\"快走!\"太史令突然推开我,\"楚王的卫士来了!\"他踉跄着往门外跑,却被冲进来的甲士刺穿了胸口。

我抱着太史令的尸体滚进地窖。头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还有卫士的吆喝:\"搜仔细了!司巫通巫蛊,格杀勿论!\"

地窖里霉味刺鼻,我摸黑扒开墙角的杂物,终于在块破砖下找到了半卷帛书。展开一看,是阿爹的字迹:\"九歌,若你见此信,说明鼎已现世。鼎耳上的碎玉是钥匙,需用你的血开。铸剑师的眼泪是你出生时落的泪,我收在鼎足的暗格里。仇人的血...是楚王的血。\"

\"哗啦——\"

地窖的盖子被掀开。我抬头,看见几个甲士举着火把,为首的是楚王的贴身护卫:\"司巫大人,楚王请您去看鼎。\"

我攥紧玉珏,跟着他们上了地面。月亮正圆,照得鼎身的符文泛着冷光。楚王站在鼎前,穿着玄色王服,腰间挂着块羊脂玉——和太史令说的\"仇人的血\",该是他吧?

\"殷九歌。\"楚王冲我笑,\"听说你成了司巫,倒会装神弄鬼。\"他挥了挥手,\"把鼎耳的碎玉取出来,我要看看这镇魂鼎到底有何玄机。\"

我摸出玉珏,一步步走向鼎。鼎里的哭嚎突然变了,变成了阿爹的声音:\"九歌,别信他!他要取你的魂!\"

楚王眯起眼:\"怎么?怕了?\"

\"我不怕。\"我把玉珏按在鼎耳的裂缝里,\"阿爹说过,这鼎是用来锁魂的,不是用来害命的。\"我咬破手指,血滴在玉珏上,\"铸剑师的眼泪、仇人的血、鼎耳上的钥匙——这三样,我都有了。\"

玉珏\"咔\"地一声陷进鼎耳。鼎里的哭嚎突然拔高,像无数只手在抓挠鼎壁。楚王的脸色变了,他后退两步,腰间的羊脂玉突然裂开道缝。

\"不!\"他吼道,\"这是朕的王印!\"

\"这是你用童男童女的魂铸的王印。\"我想起阿爹的话,\"当年你逼死那些孩子,用他们的血养剑,用他们的魂镇运。可阿爹知道,真正的镇运,是人心。\"

鼎里的哭嚎突然变成了呐喊。我看见无数小影子从鼎口飘出来,有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有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子,他们围着楚王打转,嘴里喊着:\"还我命来!\"

楚王的王印\"啪\"地碎成齑粉。他瘫坐在地,浑身发抖:\"你...你做了什么?\"

\"我解了阿爹的诅咒。\"我捡起地上的碎玉,\"阿爹说,这鼎本是镇魂的,可你把它变成了吃魂的。现在,魂儿们自由了。\"

楚王突然发出一声尖叫。我看见他的身体正在变透明,像被风吹散的烟。那些小影子扑上来,啃食着他的魂魄,边啃边喊:\"不够!还不够!\"

等一切平静下来,鼎里的哭嚎停了。我摸了摸鼎身,符文已经褪成了淡灰色。阿爹的声音最后一次在我耳边响起:\"九歌,去东南吧。那里有座山,山脚下有片竹林,竹林里有口井,井里的水...能洗去铜锈。\"

我离开了郢都。走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眼那口鼎——它静静立在月光下,像块被岁月磨平的老玉。风过处,我仿佛又听见阿爹的声音:\"记住,器物不会说话,说话的是人心。\"

后来,我在东南的山脚下找到了那口井。井水清得能照见云影,我蹲在井边洗了把脸,脸上的铜锈簌簌往下掉。井里倒映着我的脸,不再是当年那个沾着铜渣的小娃,而是个眼角有细纹的司巫。

我把半块玉珏扔进井里。玉珏落进水面的瞬间,井里泛起层层涟漪,像是谁在笑。我摸着怀里的青铜剑——那是用阿爹留下的铜料铸的,剑身上刻着六瓣梅。

从此,江湖上多了个走南闯北的司巫。有人说我能驱邪,有人说我会铸剑,可我知道,我最会的,是记住那些被遗忘的声音。

就像阿爹说的:\"鼎会老,铜会锈,可人心啊...总得找个地方,好好存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