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82章 宝船沉银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82章 宝船沉银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9:04:01

大明万历三十七年,江南的梅雨季来得格外凶。陈文远缩在苏州书肆的角落,用半块残玉压着抄好的《论语》,笔尖在宣纸上洇开个墨团——这玉牌是他三天前在玄妙观捡的,青灰色玉质,雕着云纹,背面刻着\"沈\"字,摸起来凉得刺骨。

\"客官,您这玉牌借我瞧瞧?\"

冷不丁的声音惊得陈文远手一抖,墨汁滴在\"己所不欲\"的\"欲\"字上,晕成团皱巴巴的灰。他抬头,见个穿青布短打的汉子立在檐下,腰间悬着柄铁剑,剑鞘上沾着暗红血渍。

\"我...我就一抄书的。\"陈文远把玉牌往袖里藏,却撞翻了砚台。青墨泼在汉子鞋面上,他慌忙去擦,却被对方扣住手腕。

\"沈家的玉牌,\"汉子拇指摩挲着玉牌边缘,\"十年前,镜湖沈万山沉宝,分了三张图。这玉牌是半块钥匙,另半块在...\"

\"在城南破庙!\"

话音未落,屋顶瓦片\"哗啦啦\"碎了一片。三个持刀的汉子破窗而入,为首的脸上有条刀疤,正是前日在醉仙楼追砍萧寒江的那伙山贼。

\"萧大侠,交出虎符!\"

陈文远这才看清汉子腰间的铁剑——剑穗是血红色的,剑柄缠着褪色的红绸,正是江湖上人称\"寒江剑\"的萧寒江。他慌忙往桌下钻,却被萧寒江拽住后领提起来:\"躲我身后!\"

刀光劈来的刹那,萧寒江挥剑斩断桌腿,木桌砸向山贼。陈文远趁机滚到墙角,瞥见萧寒江腰间的虎符——青铜铸的虎形,缺了半截獠牙,和他袖中玉牌的缺口竟能严丝合缝。

\"走!\"萧寒江踹开后窗,拽着陈文远跃入雨幕。两人踩着青石板狂奔,身后的喊杀声渐远。陈文远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才发现萧寒江的左臂在流血,血珠滴在青石板上,绽开朵朵红梅。

\"你受伤了!\"他指着萧寒江的胳膊。

萧寒江扯下衣襟缠住伤口:\"山贼认错人了。我本要去镜湖寻宝,不想半道上撞上这伙人。\"他低头看了眼陈文远的玉牌,\"兄弟,你这玉牌...借我瞧仔细?\"

陈文远犹豫片刻,递了过去。萧寒江的指尖抚过玉牌缺口,突然攥紧他的手腕:\"跟我去见个人。\"

他们在城南破庙见到陆巧生时,雨已经停了。陆巧生蹲在供桌前,正用铜尺丈量半块铜契——铜契上铸着船锚纹,和萧寒江的虎符、陈文远的玉牌,竟能拼成完整的\"沈\"字。

\"沈万山的船匠。\"陆巧生头也不抬,\"十年前,我替他造了藏宝船。船沉前,他给了我半块铜契,说'若见另外两半,便带他们来取宝'。\"

萧寒江把虎符拍在供桌上,铜契的缺口立刻吻合。陈文远的玉牌补上最后一块,三枚物件在香案上泛着幽光,竟映出幅模糊的地图——镜湖中心的小洲,长满芦苇,洲上立着棵老槐树。

\"宝船在那。\"陆巧生说。

三人凑钱租了条乌篷船。七月的镜湖,荷花开得正盛,船桨划开水面,惊起群白鹭。陈文远望着湖心小洲,想起小时候听老人们说的传说:沈万山富可敌国,藏宝船沉在湖底,船钉都是金的,缆绳是银的。可此刻,他的手心里全是汗——这宝船,到底是财富,还是祸根?

船到小洲时,天已经擦黑。陆巧生用铜契敲了敲老槐树,树身竟发出空洞的回响。他摸出火折子,借着火光,三人看见树根下埋着块青石板,刻着\"沈氏藏珍\"四个篆字。

\"起!\"萧寒江挽起袖子,运起内力。青石板纹丝不动。陆巧生从怀里掏出个铁盒,取出几枚精钢钉:\"这是沈万山船上的铆钉,能破机关。\"他将钢钉钉入石板缝隙,又用铜契撬动,\"咔\"的一声,石板缓缓升起,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

陈文远摸出火把,照向洞中。洞壁上嵌着夜明珠,照得水面泛着银光——竟是条密道,直通湖底。萧寒江当先跳下去,陈文远紧随其后,陆巧生殿后。

湖底的光比想象中更亮。三人游了片刻,看见座红漆大船,船舷上\"万山号\"三个大字虽已斑驳,仍能看出当年的气派。船身周围缠着碗口粗的铁链,链上挂着无数铜铃,随着水流轻响,像极了有人在低声诉说。

\"锁魂链。\"陆巧生叹了口气,\"沈万山怕后人贪财,设了机关。要解开铁链,得用他的私印。\"

陈文远突然想起玉牌背面的\"沈\"字——那是沈万山的私印。他将玉牌按在船头的凹槽里,只听\"轰\"的一声,铁链\"哗啦啦\"断开,沉宝舱的舱门缓缓开启。

舱内的景象让三人倒吸口凉气:金锭码成小山,玉镯串成瀑布,还有成箱的珠宝、古籍、名画。最中央的檀木箱上,摆着沈万山的绝笔信:

\"吾本寒儒,幸得机遇聚财。然战乱起,恐财招祸,故沉船于镜湖。后世若见此信,取财以赈灾,勿为私念。若有贪者,船沉湖心,永不得出。\"

萧寒江捏着信笺,指节发白:\"我娘就是被山贼逼死的,我本想取宝给她报仇...\"他突然扯下腰间的虎符,\"但这信说得对,财是祸根。\"

陆巧生摸着那些古籍,眼神发亮:\"这些书要是能重印,能让多少穷书生读书?\"他转头看向陈文远,\"你抄了那么多书,该让更多人看见。\"

陈文远望着舱外的湖水,想起书肆里那些没钱买书的孩子,想起昨日在破庙外挨饿的流民。他伸手碰了碰金锭,凉意透过指尖直窜心口:\"赈灾吧。\"

三人将财宝分作三份:金银珠宝装了十艘船,古籍字画装了五艘,粮食布匹装了二十艘。他们雇了上百个船工,连夜运往受灾的州县。船过之处,百姓跪在岸边,哭声震天。

最后一艘船出发时,陈文远站在湖边,望着\"万山号\"缓缓沉回湖底。月光洒在水面上,老槐树的影子摇晃着,像是在和他们告别。萧寒江拍了拍他的肩:\"兄弟,以后去哪?\"

\"去应天府,\"陈文远摸出怀里的《论语》抄本,\"我想开个义学,让没钱的孩子也能读书。\"

陆巧生从怀里掏出个小铜锤:\"我去苏州,帮人修农具。战乱后,庄稼人最缺的就是这个。\"

萧寒江抽出寒江剑,在空中划出道弧光:\"我去漠北,替那些被山贼害的百姓讨公道。\"

晨雾漫上来时,三人的身影渐渐模糊。湖面上飘来朵荷花,落在陈文远的脚边,花瓣上沾着露水,像极了沈万山信里的话:\"财者,人之欲也;善者,心之明也。\"

后来,镜湖边流传起个传说:每当月圆之夜,湖心小洲的老槐树下,会传来三个人的笑声。有人说那是沈万山的魂灵在笑,有人说那是三个寻宝人在笑。但没人知道,他们笑的不是金银,而是——

原来最珍贵的宝藏,从来不在湖底,而在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