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33章 金锁记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33章 金锁记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9:04:01

长安城西,青石板巷尽头有间锈迹斑斑的铁匠铺。老匠人周铁牛蹲在炉前打铁,火星子溅在他花白的鬓角,倒比那炉火烧得更旺。铺子角落的木柜上,摆着对半枚铜锁,雕着并蒂莲纹,锁身泛着温润的光——那是他给双生女儿打的。

阿昭和阿鸾生在霜降那天。接生婆说这俩女娃生得奇,一个脸若朝霞,一个唇似霜雪,偏生眉眼像得紧,连哭都是一起抽抽搭搭的。周铁牛摸着铁砧上的铜水,说:\"就打对并蒂莲的锁吧,半枚贴身戴着,血脉连着,走散了也能寻回来。\"

阿昭是姐姐,生得暖融融的,像春末的玉兰。阿鸾是妹妹,皮肤白得近乎透明,眼尾一点朱砂痣,倒像雪地里落了朵红梅。姐妹俩从小到大没分开过,阿昭绣花样,阿鸾在旁穿针;阿鸾学女红,阿昭举着绷子给她比划。直到那年开春,宫里来了选秀的嬷嬷。

\"周家有女,年方十五,生得端方。\"嬷嬷掀开车帘,目光扫过阿昭时顿了顿,\"这手,生得巧。\"

阿昭的手确实巧。她绣的百子图,每个娃娃的眼睛都不一样;她织的湘绣帕子,连宫里的尚衣局都赞过。可阿鸾知道,姐姐的掌心有块月牙形的疤——那是去年冬天,她为了给阿鸾暖手,把冻僵的手往炉边凑,被铁水烫的。

\"阿姊去吧。\"阿鸾替姐姐理着鬓边的碎发,\"我替你在铁匠铺看门,等你回来教我绣并蒂莲。\"

阿昭摇头,指甲掐进掌心:\"宫里规矩多,我怕......\"

\"怕什么?\"阿鸾笑着把半枚铜锁塞进姐姐手里,\"我们有锁呢。\"

那夜,阿鸾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台上的铜锁泛着幽光,像两朵并蒂的莲。她摸着自己的半枚锁,突然想起老匠人常说的话:\"铜锁要遇血才认主。\"她咬破指尖,血珠落在锁上,锁身竟泛起微微的热。

三日后,阿昭穿着簇新的石榴红裙进了宫。阿鸾站在巷口,看着那顶八抬大轿越走越远,手心里的半枚锁烫得几乎要烧穿皮肉。

阿昭在宫里过得并不顺遂。她虽绣工精巧,却总被贵妃挑刺——\"这牡丹少了片花瓣\",\"这凤凰尾巴太粗\"。更煎熬的是寒疾,每到月中便咳得整宿睡不着,药汁喝得比饭还多。阿鸾在民间听着这些消息,只能攥着半枚锁掉眼泪。直到那年中秋,宫里传旨:皇后要见周才人。

阿鸾在冷宫的偏殿见到阿昭时,险些认不出来。姐姐原本清瘦的脸颊浮起不真实的红,眼尾的细纹里都浸着笑:\"鸾儿,你看......\"

阿昭摊开手,半枚铜锁在她掌心里发着光。阿鸾摸出自己的半枚锁,两枚锁一合,竟发出清越的鸣响。阿昭的寒疾真的好了,她拉着阿鸾的手转圈圈,裙角扫起地上的落花:\"那日在御花园,皇上碰了我的锁,就说我'面若朝霞,目似秋水'......\"

阿鸾这才注意到,姐姐的锁扣处沾着金漆——那是皇家的印记。原来半枚锁合时,不仅能治病,还能让帝王看见最想看见的模样。

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阿鸾是在某个清晨被推进来的。她撞开殿门时,正看见几个宫女捂着嘴笑,阿昭缩在床角,手里攥着半枚染血的锁。

\"她不是周才人!\"大宫女尖着嗓子喊,\"才是周铁匠家的二闺女!\"

原来阿昭的寒疾虽好了,却总在深夜咳血。皇上派了太医来看,发现她体内寒毒未清,反倒是另个姑娘,生得比画里的仙子还好看——那是阿鸾,被塞进这冷宫的\"替身\"。

\"拖下去!\"皇上的声音像冰碴子,\"把她的脸毁了,扔去辛者库。\"

阿鸾被拖走时,看见阿昭扑过来抓她的手。姐姐的指甲掐进她的腕骨,却比那更疼的是阿昭的眼泪:\"鸾儿,我对不起你......\"

毁容的那一天,阿鸾被按在木凳上。老宫女拿着滚烫的烙铁,说:\"让咱们看看,这金枝玉叶的皮囊底下,到底是副什么骨头。\"

青烟腾起时,阿鸾闻到了焦糊味。她想笑,想告诉她们,这副皮囊底下,是和阿昭连着的血脉。可喉咙像塞了团火,她只能攥紧怀里的半枚锁——那锁不知何时变得滚烫,在她掌心里烙出红印。

冷宫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难熬。阿鸾被赶到柴房,睡在稻草堆里。阿昭被关在隔壁的偏殿,每日只能靠送饭的小太监递句话。有回小太监说:\"周才人咳得厉害,皇上连看都不愿看。\"

阿鸾摸着脸上的疤痕,突然想起那对铜锁。她翻出藏在砖缝里的半枚锁,锁身不知何时褪了光泽,像被抽干了魂魄。她把锁贴在胸口,想起小时候,姐妹俩把锁挂在脖子上,阿昭说:\"等咱们老了,就把锁熔了,打个项圈戴。\"

可现在,锁成了催命符。

腊月廿三,雪下得紧。阿鸾缩在柴房角落,听着北风呼啸。她摸出半枚锁,突然发现锁身上浮起细密的金纹,像活过来的蛇。她刚要凑近些看,锁身\"咔\"地一声裂开,竟从中间断成两截。

与此同时,隔壁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阿鸾冲过去,看见阿昭趴在地上,嘴角淌着黑血。她的手心里攥着半枚锁,和阿鸾手里的那半枚严丝合缝——原来这些年,姐妹俩一直各执半枚,从未真正分开过。

\"鸾儿......\"阿昭的声音轻得像雪,\"那锁......是用咱娘的......血铸的......\"

阿鸾这才想起,老匠人周铁牛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你娘走的时候,把半枚锁塞给我,说'等两个丫头长大,告诉她们,这锁是用我的骨血铸的,能保血脉不断'。\"

原来如此。阿鸾的眼泪滴在锁上,两枚锁同时发出刺目的光。那光越来越盛,竟从锁身里飞出两只金雀,羽翼金亮,喙爪如锋。金雀绕着阿鸾盘旋,突然其中一只冲向偏殿——那里,几个太监正端着药碗往回走,碗里是给阿昭的毒药。

金雀啄瞎了太监的眼,又扑棱棱飞到阿鸾肩头。另一只金雀则停在阿昭床头,轻轻啄她的手背。阿昭的脸色渐渐红润,她坐起来,摸着金雀的羽毛笑:\"原来你在这儿......\"

\"走!\"阿鸾拽着阿昭的手,\"咱们不能留在这儿!\"

金雀振翅而起,带起一阵风。阿鸾看见冷宫的围墙在眼前晃动,看见守卫的刀枪泛着冷光,却都没放在眼里。她抱着阿昭跨上金雀的背,风灌进耳朵里,像有人在喊:\"往南飞!往南飞!\"

她们飞过高墙,飞过护城河,飞过灯火通明的宫殿。阿鸾回头看,只见冷宫的火光越来越小,像颗将灭的星。阿昭指着远处,说:\"鸾儿,你看,那是终南山。\"

金雀落在一棵老松树上。阿鸾解开腰间的布包,里面是她藏的半块锅盔——这是她今天的饭食。阿昭摸出怀里的绣绷,上面的并蒂莲才绣了一半。两姐妹靠着老松树坐下,金雀蹲在旁边,歪着头看她们。

\"以后怎么办?\"阿昭问。

阿鸾摸出两枚合在一起的铜锁,放在火上烤。锁身渐渐变软,她用树枝挑着,把锁拧成个小环,套在阿昭腕上:\"咱们回长安城,开个绣坊。你绣花样,我做绣绷,赚了钱给爹爹买好药......\"

\"那金雀呢?\"

\"它们是咱们的血脉,\"阿鸾笑了,\"血脉是锁,也是翅膀。\"

远处传来晨钟。阿鸾望着东方的鱼肚白,觉得脸上的疤痕没那么疼了。风里有梅花的香气,她想起小时候,姐妹俩在雪地里堆的雪人,脸上也点着这样的红。

原来自由从来不是砸开锁,而是找到和你同血脉的人,一起飞过所有的高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