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二十年前的你 > 第五十八章 无处可去

二十年前的你 第五十八章 无处可去

作者:云心若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52:09

--------------------------------------------------------------------------------------------------

日记:

.

2000年11月27日……星期一……阴转小雨

.

不知是不是骨子里畏惧考试,每到考试总是出各种幺蛾子。今天开始月考,我一整个早上都头疼、胃疼得厉害。中午回家,看见妈妈留的字条让我去姥姥家吃饭,我已浑身瘫软无力,给姥姥打电话说不过去吃饭后,就调好闹钟,夹上体温计,一头栽倒在床上睡了。闹钟响起,该去学校了,看体温计38.5摄氏度,起床梳洗。碰到爸爸回家,我告诉他发烧的事,他嘱咐我吃点感冒药,然后又出去了。

我拖着沉重的身体,推上自行车,如行尸走肉般往学校去,还没出院门,就碰到心急如焚赶来的姥姥。见她拖着肥胖的身体和不灵便的腿脚,费劲地跨过院里那高高的铁门槛,我的泪便毫无征兆“唰”地一下润湿了眼眶,怕被她看见,我赶紧别过头去假装停自行车。

“怎么不过去吃饭啊?”姥姥问。

“有点发烧,没多大事。爸爸说吃点感冒药就行。”我装出无所谓的样子说。

“有药吃没有?是不是感冒啊?!怎么不去医院看看?去看看……”姥姥边拽着我的手,边上下打量。

“没事的,您回去吧!别担心。您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我扶着姥姥往院子外走,用牙咬住发抖的嘴唇,尽量让声音稳定。姥姥用长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我的背,好一会,才说:“去——,上学去吧!”我扶着姥姥走出院门才又强打起精神赶紧骑车去学校,在路上顺便买了药和烧饼。

头昏昏沉沉的,下午考试也稀里糊涂地考过去了。晚自习前,陶然见我没精打采地趴在桌上,递给我两个橙子,把我笔盒里漏水的钢笔修了修,正要说点什么,被晚饭后进教室的东霞看见,打趣道:“哦豁,谈心呢?!我来的不是时候啊?!”我没力气跟东霞分辨,便由她说。陶然见我连东霞的话都不搭茬,也悻悻地回了自己位子。此时,即便我脑子晕成了一锅浆糊,却也分明感受到了某种怅然若失。其实,陶然对我也挺好的,像哥哥,又有些不同……唉!人莫非在越虚弱的时候越想找个依靠?打住!别多想!头又开始疼了……

.

2000年11月28日……星期二……阴

.

月考还没结束,我木然地拿着文具去考场准备接受考试的摧残,一个高大而熟悉的身影从我身前略过,一阵风似的头也不回地往阶梯教室的方向跑去。他没撞到我,我也没打算等他道歉,但我却似乎受到了重重一击,愣愣地站在原地,目送那个身影逐渐远离。看来,他上次又考在我前面,而这次不出意外,也会如此。

那是叶培盛,我曾经的同桌。我们曾一起笑闹,一起幼稚地比谁更能扛得住恶心,我们曾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或许他还稍落后些。可现在,他已把我远远甩在身后,跻身升学“种子选手”的第一梯队,在他的世界里,我连一个竞争者都算不上,在他眼里,我是隐形的。所有的曾经都逐渐模糊、消失,只剩下现在。现在,他是前途光明的老师们的心头宝,而我已沦为了成绩滑坡、前途无望的渣子……

.

中午,在姥姥家吃完饭,和爸爸一路回家,在路上遇到妈妈,妈妈说:“我和你爸有事要说,你先回去!”我识趣地应了声,爸爸便随妈妈走了。街上人流如潮,很热闹,我却觉得独自回家的路上很孤独。

最近家里事不少,大多跟爸妈单位改制有关,起先是许多爸妈单位的同事到家里来打听情况,然后就成天不见爸爸的影子。他们不告诉我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从各种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个大概: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更上级的文件指示,要求爸妈的单位进行“优化组合”,由原来吃“大锅饭”的国有企业改为自主经营,具体的整改方案还未最终确定。单位里想混日子、吃大锅饭的人便上下闹腾,极力反对改制,闹出各种幺蛾子。而上级主管部门改制的决定不可违逆,全国诸多国企也都在搞“优化组合”,此为大势所趋、阻挡不了。爸爸和其他几个管理层对具体的整改方案又各有想法,意见不统一。

三四年前,妈妈单位解体时,妈妈便惶惶不可终日,在外各种找人打听情况,在家不是茫然无措,便是焦虑地拿我扎筏子撒气。下岗后,好不容易调进了爸爸所在的单位,现在又碰到要改制下岗的事。不知是经历过一次的缘故,还是和爸爸在同一战壕的缘故,比起上次下岗,这次妈妈的情绪似乎稳定了点,坚强了点。只是不知最终的整改方案下来,爸妈会不会都面临下岗的境况。我作为家中的一员,我想为他们分担些压力和困难,可他们对我总是避而不谈。我问起来,他们也总是以“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瞎操心、瞎打听”为由,终结了我的提问。我竟是个外人?就算我对他们即将面临的境况无法提供助力,我对家里即将产生的变故,是否也有知情权?

好吧,看来,现在我能为这个家做的便只有好好考试和少花钱两件事了,也许这是同一件事。脑子里猜测和设想着各种情况,远远看见蒋丽琴妈妈在街边摆的小吃摊,这会蒋丽琴也在那里帮忙。我不在乎将来和她一样给摆路边摊的爸妈帮忙,我不觉得那是丢人的事。只是,看在眼里,心底会有点苦苦的、涩涩的。

辛酸的泪从鼻尖滑落,滋润着一棵幼苗生长,待它长大、开花、结果。尝尝那果子的味道吧——外甜心酸。这株苗是梨。

.

2000年12月1日……星期五……阴

.

月考结束了,今天不上晚自习。

原计划在家做点习题,拉拉二胡,不料计划被爸妈单位的同事们打乱。家里挤进一屋子人,所为仍是单位改制的事。七八点的样子,突然停电了,他们在屋里点着蜡烛还能继续谈事,我却难有立足之地,被妈妈打发出了家门。

晚上在街上闲逛,这是难得的清闲与自由。可这自由却来得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去姥姥家,那边也停电,于是姥姥便早早睡下了。去舅舅店里,他和舅妈正在清点、收拾刚进的货,忙得脚不沾地,我站在那也是添乱。想去学校找陶然,怕莫然去找,找不到人,又怕找到了生出新的事端来。就这样,我发现自己竟然无处可去了,只能做一个“夜游魂”在街上游荡。

街上是热闹的,来来往往逛街的人大多是一对一对的情侣,各种门店、小吃摊都开着,生意也看起来不错的样子。只是这些热闹、繁荣统统与我无关。像丁静的父母、蒋丽琴的妈妈和我的舅舅舅妈他们一样,许多小门店、小吃摊的老板都是下岗转业的人。企业倒闭后,人员下岗分流,有门路、有手艺、干得早的人干得风生水起,没资源、没技术的只能跟着干点什么混日子混口饭吃。也有那不善经营、干赔本买卖的人,连饭也难混上一口。小地方,从街头走到街尾,随便都能攀扯上这是谁谁的店,如果爸妈下岗,或者我没考上一个好大学,便也可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这么想来,这些热闹和繁荣又似乎与我的将来有关了。

走在街上胡思乱想,时不时与脸熟的人点头打个招呼,脚步并不停歇。突然听见有人叫我,回头看原来是初中同学吴莉。

“你怎么在这?”几年未见,她的出现让我有些吃惊,下意识问出这句突兀的话来,我逻辑里没说出来的那句是:“你家不住这啊!”

“我爸妈在这开了个百货店,”她笑着指了指街边的一个小门面:“那,就是那家。今天没什么事,正好过来帮忙看店。好久没见了,要不去店里坐坐,我们好好聊聊?”

我正愁无处可去,遇到有人收留,自然应是。对于几年没有音讯的她,我也有无限好奇,便跟着她进了那个小百货店。从她和哪些初中同学有联系,到她现在的学习情况和求学打算,从她曾经和“饼子”的绯闻公案,到她现在的感情生活,事无巨细地聊了许久,好像同班时都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聊得坦诚而透彻。

她是个实在而文静的人,初中成绩一直中上,中考时却突然考试失利,分数只够上我念的高中的平行班,她却没在我们那个高中读书。几年里,与我相熟的同学也都没有她的消息。直到今天遇到她,才知道原来她爸妈花钱送她去了市里的高中念书。由于是花钱去的,她好长时间都觉得抬不起头,便也没主动和原来的同学联系。高中的课业压力有些大,物理化学的课她有些跟不上,都说女生在文科班比在理科班占优势,她便选了文科。对于将来,她似乎没什么太多想法,如果能考上大学,像大多数人对女生的预期那样,当个老师或者财务也行,如果没考上,到县里托人找关系安排个工作也行。心态还是那么平和。

至于她和“饼子”的那段绯闻公案,我向她问起,她也只是笑笑说:“玩笑话,怎么能当真!”从这些年他们没联系来看,想必也是子虚乌有。对于她,我心里多少有些愧疚。我虽不是他们那段绯闻谣言的制造者,却也为那些话的传播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年班上女生们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她性情温和,不爱与人针锋相对,于是便成为小团体时不时拿来揉捏的对象。我也曾站在人多势众的小团体一方,顺势编排过她的一些不是。现在想来,我们制造的那些舆论压力和无心的小闹剧也许多少对她造成过影响,她的中考失利与这些影响是否有关也未可知。只是都过去了,时间能证明和改变的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得多。才两三年的光景,她已大步向前面对新生活,把以前种种都看做孩子气的玩笑,而我也看清自己的狭隘与无知。

人和人本质上有多大区别?谁知道你曾经的境况会不会成为我某日的处境?一切为未可知,一切皆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