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二十年前的你 > 第九章 夏令营(一)

二十年前的你 第九章 夏令营(一)

作者:云心若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52:09

-------------------------------------------------------------------------------------------------

日记:

.

1999年6月23日......星期三......雨

.

卢小芳告诉我学校“十佳学生”评选结果出来了,建国评上了,她和尚小庆落选了,不过所有入围的人都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据说是去省城。省城,我去过几次了,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因我不是“十佳学生”,连入围的都不是,因此而无法参加夏令营却让我难受了好一阵。重要的终究不是夏令营,而是它背后“十佳学生”的称号。看来我那份好胜心、虚荣心又开始作怪了!

过两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感觉都没怎么复习好,怎么办?!

.

1999年6月26日……星期六……雨

.

今天开始期末考试,天气正如我的心情,淅淅沥沥,泥泥泞泞。每次都是考前玩命地复习,考时紧紧张张,或者时间不够没做完题,考后痛心疾首地后悔太马虎出了错,或后悔之前复习的还不够。周而复始的日子,循环再循环的心情。考完后和其他人对答案似乎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语文没对答案,不知对错,心情还好,对过答案的化学估计遭遇“滑铁卢”一塌糊涂了。

明天继续考试,考完后是补课,补课后是自行补习,补习之后是正式开学上课。

有考试就有伤心,何时才能远离伤心,有快乐的日子?人生怎么会有快乐?快乐,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

中午,亲戚家在酒店请客。饭毕下楼,碰到远房表姐的女儿独自蹲在酒店大门旁的一个角落里哇哇地哭,我上前询问,她越发撕心裂肺地嚎了起来,抽泣的间隙,断断续续地说:“我不……不……读书了,不上……学了,我,我……我恨他们!”听她如此严重的控诉,我心头一颤,不知因为什么让孩子对父母有如此怨念。

远房表姐夫妻俩很不容易,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技术,从农村到县城来做生意,一开始只能在别人店门口摆小摊子,天天起早摸黑,进货,守摊,一个人兼几份工。冬天,表姐的手年年都会长满层层叠叠的冻疮,冻得跟红萝卜似的手指头根本戴不进分指头的手套,就这样她也还是在街头边守摊卖些小零碎,边给别人加工织毛衣。表姐夫则给别人开车。经过十几年的日忙夜忙,他们逐渐盘下一家又一家店面,到如今在城里有自己的房子、开着蛋糕连锁店,同时还经营车辆跑运输。十几年来,他们的心思都花在赚钱上,的确没怎么好好照顾过孩子们,可他们做这些不就是想给一双儿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吗?父母想给予的和孩子感受到的竟是这么天差地别吗?

我看她哭得伤心,肯定也听不进大道理,便和稀泥地劝她去吃饭。她坚定地说:“不,我不跟他们一起,他们只喜欢哥哥!”我一时语塞,清官难断家务事,虽然在我们这儿老一辈的观念里“重男轻女”是大概率事件,但不一定表现得很明显,大部分家里为照顾女儿的想法,表面还是一碗水端平,只暗地里给儿子些优待。不知道她家是怎样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太明显吧。我只好继续忽悠她:“你爸妈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他们正在教训你哥哥呢,别哭了,上去吃饭吧!”

表侄女在我的忽悠下走进酒店,看着她犹豫、磨蹭地往里走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万千。回头想到自己,我是独生子女,爸妈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我念书创造一切能创造的条件,可成绩不进则退,分数不高对得起谁呢?父母对我越好我就越内疚,想对他们说:“对不起,我做不到你们想象中的优秀,真的很抱歉!”可这话在嘴边,一次也没说出口过。

心里的负罪感又一次袭来,为减少我的负罪感,往后晚饭就在学校将就下,不回去吃了吧。拿不出成绩就多节约点吧,还不了的债就少欠一些吧。

希望期末能考出好成绩。

.

-------------------------------------------------------------------------------------------------

.

看到“冻疮”两个字,下意识地想起来已经好多年没得过“冻疮”了。记得小时候,每年或多或少都长冻疮,最常长在手上,特别是右手,脚趾头偶尔也会长。为了方便做事和写字,会戴分指头、指尖露出来的手套,为了骑自行车保暖,会戴一体的厚棉手套。在两种手套间纠结、切换,让我丢过许多手套,还都是一只一只地丢的。现在冬天一进屋就开空调,在户外的时间也少,看到这里才突然发现我已经告别冻疮好多年了。

习惯了有空调的日子,现在简直无法想象以前是怎么过来的。以前的教室里,没有电扇,也没有空调。

夏天,女生会自备小扇子,但也没多大用,每个人都要习惯汗水从皮肤表面滑过,湿透衣服的感觉,手放在书本上时间长了,纸就湿了。小卖部的冷饮总是销得很好,贪凉的男生能一气喝下好几瓶冰矿泉水。冲凉的水也是热的,晚上躺在席子上,觉得竹席都是烫的,热得睡不着,冲多少次澡也不解决问题。

冬天,人人都裹得跟粽子似的穿三四层厚衣服。人多,挤在教室里适当会暖和点,但也挡不住冻僵的手指写不出字。热好的暖手袋也就管半个小时左右就凉了,教室也没多少插座口,充不了电。后来,教室有了饮水机,冬天的热水就成了供不应求的紧俏货。现在想来,当时为什么没人用暖宝宝呢?是当时这个产品还没发明出来,还是价格太贵用不起呢?已无从考证。

现在,这种日子单只是想想都觉得过不下去。

回不去的不只是没有空调的日子,还有慢节奏的简单生活、十年磨一剑的沉稳坚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

-------------------------------------------------------------------------------------------------

.

日记:

.

1999年7月9日……星期五……阴转晴

.

住读生放假回家、布置高考考场、高考期间放假,几件事冲淡了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压抑。所有人都在忙活完该忙活的事后,各自回家。

高考期间,年级主任安排了几个学生会成员到考场拣垃圾,以保持校园洁净,并符合考场要求,我是其中之一。

是的,我还是学生会成员,即使连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职责是什么都不知道。从上次号称记者团要改革、裁员,组织所有记者团成员上交考核稿件之后,一切就都没了下文。既没有公布裁掉或留下的小记者名单,也没有确定记者团管理改革的最终方案,连常规的开会和通知交稿的消息都没有了,就像记者团这个组织突然凭空消失了一样。在一切为高考和学习让路的指导棒下,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都会有“不了了之”的命运。而学校老师对学生会的管理也像抽风一样,松一阵紧一阵,想一出是一出。在这样的领导下,学生会的执行力也是推一下动一下,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此前一年的高中生涯,让我对这些已了如指掌。所以对没了音讯的记者团,我也乐得清闲,不管不问,直到这次通知我到考场拣垃圾,我才知道原来我还是学生会成员,至于记者团么,也不知道是名存实亡还是早就不在了。

其实到学校拣垃圾也没什么可做的,因为校园园区范围的卫生有清洁工打扫,考场内考试相关的资料不允许带进去,试卷、草稿纸都被监考老师收走了,我们也就拣点漏网之鱼。今天是高考最后一天,也是我拣垃圾的最后一天,在考场里捡到几瓶墨水和一些被收在讲台上的复习资料。

关于夏令营的事,我还是有点念念不忘,因为从未参加过,不知道有哪些活动内容,不知道一群同龄人出去玩会是什么样的。终于,今天在拣完垃圾交差时,鼓起勇气问年级主任:“夏令营我能去吗?”年级主任很随和地说:“你们学生会的啊,可以啊!在截止时间之前报名就行。”终于体会到“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其中的含义了。

高兴,今儿真高兴!

.

1999年7月21日……星期三……晴

.

今天是夏令营第一天。之前陶然跟我说他也可以参加夏令营,没说以什么名义去,后来他一直没去交团费,我就以为他不去了,谁料今天在校门口集合的地方看到了他,莫名地有点开心。除了我俩,我们班还有卢小芳和建国,尚小庆因为去要自己出团费就没报名。

在出行的大巴上每人发了张夏令营活动清单,目的地从省城改为了宜昌,三天两夜,基本上是旅游行程,再穿插些唱歌跳舞的团组织活动。车上放眼望去,除了张榜公布的“十佳学生”、学生会成员,还有些不知道以什么名义参与的学生。可能成团人数不够,就增加了些类似我这样的自费名额吧,这样一想,高兴劲瞬间就消解了很多。

不论自费还是公费,能在学习的空档出来旅游,总是让人开心的,即使放空,也是难得的享受。从小到大,我外出旅游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是第一次不和家人一起出游。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山的亲切。一路上经过许多田园、农舍,越接近目的地,山越多,层层叠叠,云雾缭绕。这山与小时候见过的桂林山水的温柔、奇秀不同,它兼具柔和的曲线和雄壮的气势。山林间偶尔闪现层层梯田或扎着篱笆的瓦屋,随峰回路转又现出一支与山相伴的小溪,奔腾、跳跃。它更真实,更有烟火气。

到住宿的“大本营”却有些令人失望:吃住都十分简单。住:6人一间,虽不是上下铺,除了床和几张桌椅,也没有多的陈设。吃:十人一桌,每桌有三四个素菜、三四个半荤菜,主食是馒头、米饭和稀饭。简朴的生活对我并无太大障碍,夏天天热,喝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同行的卢小芳对环境的抱怨开启了循环播放模式,如同和尚念经般对我的耳膜百般折磨,抵抗这种轮番“轰炸”是件极难过的事。

下午游览情人泉。情人泉是一个在溶洞里的地下泉,洞内许多景点与“爱情”有关,情人泉也因此而得名。从入口乘船进入洞内,温度很低,水也很凉。随船深入,各式各样的石钟乳、石笋在各色灯光的映衬下依次展现,有的像竖琴,用石头轻轻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有的似西施的挽髻,有的似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龙女与凡人的故事定格,还有“金盆洗手”的天然石盆,据说在盆里洗手可以去除污浊和晦气。到水浅处,乘船改步行,踩着水刚好漫过表面的石板,凉意通过双脚,袭遍全身。还好是夏天,正是贪凉的时候,用力踩水和卢小芳嬉闹,踏出的水花像珍珠飞溅。突然一滴冰凉的水滴到我头上,快速地顺着脖子滑到后背,激得我一个激灵:“什么鬼?真倒霉!”话还未出口,就听到导游招呼大家看向我这边说:“大家看上面像不像爱神丘比特的神剑?这水滴到身上会有好运气哦!”我是无神论者,从不相信这些编故事的鬼扯,对导游的话一笑而过。

走出情人泉,女生们在一起合影,我向卢小芳建议把建国和陶然叫过来,我们班来的四个人一起合影,她惊异地瞪着我,仿佛我说了什么匪夷所思的话,然后她什么也没说兀自转身,去与其他女生合影,就像没听见我的建议。

晚饭过后在固定的篝火区有个篝火晚会。几个分段的圆弧形水泥坐凳中间环绕着一个圆形的水泥砌的浅坑,这个浅坑就是点篝火的地方。管理篝火区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围坐的坑里放上炭火和木头,火势很快就起来了,发出哔哔驳驳的声音。一开始,围坐的人还有几分矜持,需要老师点将才出来表演节目。演过几个后,场子就像坑里的篝火慢慢升温,热了起来,站在圆圈中的艺术生们几乎霸着话筒不撒手,另外几个围在他们旁跃跃欲试,即使有蚊虫的骚扰,也不以为意。热闹了一阵后,场子沦为了那几个艺术生的KtV,围坐的其他人大都意兴阑珊起来,不是扎小堆嗑着瓜子聊天,就是望着篝火发呆的,还有借着上厕所“尿遁”的。我想拉几个坐在旁边的人一起上去演节目,让散了的人气再聚一聚,可仔细看看在场的人:有艺术班的学生,轮不到我唱歌;有校头号播音主持,轮不到我朗诵;有校头号“舞林高手”,轮不到我跳舞;说相声,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我再看向卢小芳,她似乎在刻意回避与我的眼神接触,向另一边略侧了侧身,与嗑瓜子的肖欢谈起来。肖是我们今天入团刚一起结识的,我对她所知不多,卢小芳与她却甚是热络。于是我打消念头,默默坐在角落里假装文静和内秀。

晚会结束后,各自回房洗漱休息。关上灯,悠悠地吹起口琴,心中的微漠一点点扩大,仿佛在漆黑的夜里,才能有无尽的坦然和自由。孤独的感觉,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