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 > 第442章 欧阳修大爆料

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 第442章 欧阳修大爆料

作者:Happy小方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52:06

大抵是辰时,大理寺的右少卿带着几个衙役走进了国子监,手里还拿着大理寺的令牌。原本开封府国子祭酒想询问一番。

但是右少卿此时凑到了国子监祭酒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国子祭酒听到了之后,一脸意外地看着右少卿。

右少卿此时就是看着他,微微颔首,然后就识趣地退到了一边。

而此时还是个课间,吕惠卿和张怀民就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两个人的悄悄话。张怀民就冒泡,问道:“大理寺怎么抓人抓到咱们国子监了?”

吕惠卿耸了耸肩,道:“谁知道呢。”

......

欧阳修此时还在开封府的国子监中继续处理学子的事情——上回失踪或者是死亡的学子实在是有些多了,三十七名学子,他此时正挨个查阅着学子资料,届时再准备着去进行处理后事。

然后就是看到了几个衙役直接提刀走了进来,最后还跟了一个身着紫袍的男人,还把门给关上了。

他顿时就紧张了,

“你们这是何意?”欧阳修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威严。

那身着紫袍的右少卿走上前,亮出令牌,道:“欧阳先生,大理寺左少卿韩执韩少卿有令,调查当年转运使制词底稿,请欧阳先生随我们前往大理寺一叙。”

“制词底稿?” 欧阳修浓眉一皱,只见那个右少卿一个劲儿地朝他挤眉弄眼,稍稍沉默了一下,便是了然,故作生气地说道:

“老夫如今是应天府知府,应天府书院祭酒,兼掌南京留守司事,庆历元年的制词属枢密院旧档,与老夫何干?”

“莫不是韩少卿查案查昏了头,拿老夫当软柿子捏?”

右少卿依旧保持原本的姿势,道:“欧阳大人莫要动怒,韩少卿也是职责所在,还望祭酒先生配合走一趟,若查无此事,自会送祭酒先生回来。”

“韩少卿说,这事关参知政事宋庠的‘门生’疑案,需借您的名望压一压朝堂非议。”

欧阳修冷哼一声,道:“罢了,随你们去便是。”

说罢,整理了一下衣衫,便跟着众人出了国子监。

......

而大理寺的办公房里,韩执正对着卯时三刻那会儿送来的茶引底册。

“韩少卿,欧阳先生带来了。”右少卿的声音从办公房外传来,韩执连忙抬头——只见欧阳修走了进来。

原本帮着韩执查阅卷宗底册的章询,此时看到了欧阳修进来后,也是带着那些个衙役和右少卿走了出去。一边走还一边像是唠嗑一样说道:

“宋庠那家伙说什么了吗?”

“啥都没说,只是说无论是什么罪,他都愿意给自己的子弟承担......诸如此类。”

“要不要我也跟过去,然后计划一下,演点儿东西?”

“算了算了,韩少卿都没下令呢,怎么敢啊......”

“也对......”

随着欧阳修把门给关上了,章询和右少卿的“家常话”,也是随之被搁置在外。而欧阳修则是靠近了一下韩执,问道:

“韩少卿今日寻了那般冠冕堂皇的理由寻老夫来,是所为何事啊?”

“欧阳先生先生折煞学生了,快快请坐......”韩执此时连忙起身,笑道。

“莫要绕弯了,你且说说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欧阳修摆摆手,道:“你帮老夫,为那三十七名学子寻了个交代。老夫这个做先生的,自当也要给你一个交代。”

“既然如此,学生也不拐弯抹角了——”韩执此时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庆历三年九月初七,李淑用这方私印签发茶引时,欧阳先生可还记得当日枢密院有无异常?”

欧阳修坐下,摸着胡子道:“老夫只记得,庆历元年吴遵路升任发运使时,宋庠时任翰林学士,力荐之辞甚切。可吴转运本是常州知州,按例当由三司考课迁转,却突然跳过御史台核议 ——”

“跳过核议?” 韩执翻开《长编》抄本,疑惑道:“皇佑元年御史台弹劾宋庠时,曾提及庆历三年江南茶税短绌八十万缗,恰是李淑到任首季......”

“不知先生可记得,李淑从节度推官跃升至转运使,其间是否有宋庠插手?”

“何止插手!” 欧阳修微微叹气,“当年李淑丁忧未满便起复,按《礼》不合规制,却得宋庠亲撰札子呈送御前。老夫当时在知制诰任上,曾见宋庠夜访枢密院,第二日李淑的迁转文书便绕过中书省发出。”

“李淑迁转运使一事,最奇处在于制词中‘经画财利’四字 —— 此等职事本应属三司盐铁司,却偏偏落在转运使头上。老夫后来才知,那道制词是宋庠亲笔所拟,连‘特旨’二字都是他的手书。”

“景佑五年私铸案后,枢密院曾明令回收废印,为何庆历三年李淑还能用私印签引?先生可记得,宋庠任枢密使时,是否修改过官印核验规制?”

欧阳修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事老夫倒是有些印象。宋庠任枢密使时,曾提出要简化官印核验流程,说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

“当时老夫虽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他执意如此,最终连老夫都瞒了过去。如今想来,怕是他早有谋划,故意给李淑用私印签引留下可乘之机。”

欧阳修从袖中摸出一卷用素绫包裹的文书,展开后可见枢密院特有的云纹底纹:“这是庆历二年十二月的枢密院堂帖,宋庠在此处亲笔批注‘转运使印三年一核’,还特意圈注‘江南东路可延至次年春’。”

“彼时老夫正在应天府赈灾,待回京时新规已颁,而李淑恰于庆历三年四月到任江南。”

韩执摸着下巴,边思考边说:“三年一核的空档,足够李淑用私印签发半年茶引。先生可还记得,新规实施后,少府监的验印文书是否被刻意积压?”

欧阳修再道:“庆历三年五月,少府监丞曾递《官印核验异常疏》,称‘江南东路转运使印逾期未缴’,但这份奏疏在枢密院滞留三月未批。”

“所以说,若是宋庠参与了此事,怕是谋划许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