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156章 失履

大明第一相 第156章 失履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3 18:34:59

卢藏慢条斯理地剔除红斑鱼的肌间小刺,不以为意地道,“说起那安化李生,才学是有的。不过……他有一义父,体斋兄知否?”

“哦?”郭瀚眼睛一眯,“这却是不知。”

“李生年幼失祜,多承安化教谕石安之之助,后来,那石安之因缘际会,由教谕而晋为安化知县,那李生因此而拜石知县为义父。”

鱼肉的刺剔除干净了,卢藏夹起送入嘴里,呵呵笑道,“德为水之源,才为水之波,方能入东海,体斋兄以为如何?”

郭瀚的笑意有些凝滞了。

卢藏这话说得阴狠,意思是李步蟾才学是有的,但此子品行不端,喜好攀附,早孤之后,不知用什么手段攀上了石安之。

而且,在石安之还是教谕之时,他李步蟾还不拜义父,等石安之成了知县了,倒是找机会拜了义父了。

如此行径,说他一句“有才无德”,不算过分。

既然如此,无德之才,如同无源之水,又能走得了多远呢?

“卢山长,如今卢氏家学渊源,满室芝兰,此次院试,郭某能观瑾瑜之美玉,他日可得郊祁之乐,实幸事也!”

郭瀚搁下筷子,拿起丝巾擦了擦嘴,淡淡的语气,让卢藏心里一凉。

之前两人把酒言欢,遍数三湘英俊,自是说到了卢氏后辈,不光是卢瑾卢瑜,还有一位卢璞。

这个卢璞名义上是卢藏一位族弟之子,实际上是卢藏所出,虽然不如瑾瑜二人出挑,但也算得是中规中矩。

刚才郭瀚还默认了,说什么“曾巩一门六进士”,言下之意是“卢氏一门三秀才”也不足为奇,眼下却突然转向,成了“郊祁之乐”了,卢藏身为宦海老鸟,如何不知是自己说错话了。

卢藏正想着如何补救,又听得郭瀚幽幽地说道,“郭某记得,刘宋之时,刘凝之失履而怒,沈麟士失履而喜,卢山长若是失履,是取刘氏之怒,还是取沈氏之喜?”

一句话说完,郭瀚竟然不待卢藏多说,便起身拱手谢道,“蒙卢山长盛情款待,郭某有事,先行一步了!”

“体斋……郭提学慢走!”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卢藏也无计可施,只好懊恼地看着郭瀚的背影,想着自己的错漏。

郭瀚说的刘凝之与沈麟士,都是南朝刘宋的名士。

在南北朝之时,鞋子的式样单一,只有大小之别,没有款式之分,若是一群人当中,脚的大小相类,他们的鞋又胡乱摆放一处,那就很容易混淆。

刘凝之就碰到了这样的糟心事。

有一天,他的邻居指着刘凝之脚上的鞋道,“咦,老刘,我刚丢了一双鞋,你这双和我丢的一模一样,巧了么不是?”

听邻居皮里阳秋的说话,刘凝之便道,“跟你的像?那给你好了!”

他当即脱下自己的鞋子,给了邻居,那邻居毫不客气地拿走了,不想没过几天,他却找到了自己的鞋。

邻居很是不好意思,拎着鞋过来,想要还给刘凝之,刘凝之却是冷着脸不要了。

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你脸大?

巧合的是,同时期的另一位名士沈麟士,也碰到了同样的事情。

邻居认错了鞋,拿走了沈麟士的鞋,没多久又找到了,便送鞋来还,沈麟士呵呵一笑,愉快地接过鞋,不以为意地穿在自己脚上。

郭瀚话里话外说的,当然不是鞋,而是刘沈二人,对待“过”的态度。

不愿意再接受鞋,那就是不能容忍邻居之过,也不给邻居改过的机会。

愉快地接受鞋,就是宽容邻居,让邻居有改过的机会。

儒家讲的是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能揪着人家的过错不放。

卢藏身为书院的山长,在教授学生之时,当然也是取的沈麟士,这才符合儒家精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有过不惮改,改过就是了,改过之后更加光明。

实际上呢?

堂堂山长,却是对李步蟾一个失祜少年使起了手段。

郭瀚的嘲讽很委婉,又很尖锐,李步蟾与其素昧平生,两人自然不会有什么交情,这就让卢藏百思不得其解。

天地良心,卢藏其实也没有起意不让李步蟾取院试,也就是话说到这儿了,上点眼药,下步闲棋,不想郭瀚竟然一下就炸毛了。

不过是说一句干爹的事儿,至于么?

郭瀚头也不回地回到自己的住处,烛光噗哧跳动,摇晃得脸皮忽明忽暗。

卢藏说的“义父”和“才德”,宛如一把钢刀,在剥他的脸皮。

他知道卢藏是无心之失,但脸皮剥了就是剥了,无心之剥,就不是剥了?

郭瀚是正德十二年丁丑科的进士,以庶吉士入翰林,原本意气风发,不想接下来却一直在翰林院蹉跎,不得寸进。

到了去年,郭瀚实在没有办法,拿着汾阳郭氏的族谱,找上了武定侯郭勋。

郭姓的堂号,最显赫的便是汾阳郡王郭子仪后裔的汾阳堂,天下郭氏莫不以汾阳为荣,郭英之兄巩昌侯郭兴,他的墓志铭便写着,“其先汾阳人,后徙濠州。”

郭瀚是汾阳正朔,郭勋见郭瀚上门,也很高兴,他家的“汾阳郭”是自说自话,现在有汾阳郭氏上门背书,自然是满心欢喜。

跟郭勋一番叙下来,郭勋比郭瀚长了一辈,郭瀚虽然年龄略长,但辈分不可违,便认了郭勋为义父。

郭勋一时高兴,便将嫡长子郭守乾叫出来认亲,郭瀚偷偷看着郭守乾的神色,对自己这个找上门的义兄不冷不热,便一咬牙,跟郭勋道,“侯爷,先前是我看错了族谱,搞错辈分了,你应该是爷爷辈!”

又重新叙辈分,四十出头的郭瀚,多了一个四十岁的干爷爷,一个二十岁的干爹。

有了这层关系,郭瀚才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去年放了湖广提学。

虽然郭瀚嘴巴贴了封条,但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地京城官场也有人知道了,还称呼他为“今之蔡薿”。

在听到这个绰号时,郭瀚眼睛一黑,差点没昏死过去,他与蔡薿是有相似之处,但蔡薿攀的可是奸相蔡京,那是一码事么?

这事儿本就是郭瀚心里的痛,远离了京城,也就掩耳盗铃地淡忘了,现在卢藏非要拿李步蟾拜义父之举说事,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么?

义父咋的了,吃你卢家的大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