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137章 恶臭

大明第一相 第137章 恶臭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8:40:24

按石安之的心得,李步蟾准备这么分配。

第一道四书题,占两个时辰。

大明科举的制度设计,是“首重经义,兼通实务”,这就突出了“三重”,重首场,重首题,重首句。

第一篇文章是能否过关的重中之重,必须反复推敲。

第二道四书题,与第三道五经题,各占一个时辰。

这两道题的目的,是考察考生的底子,尤其是专经科目,只需将自己所学发挥出来即可。

后两道题,加起来一个时辰。

这两道题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只是一个添头,只要答完,在水平线上,没有硬伤不出笑话就行。

“如恶恶臭”,这是第一道四书题的题目。

李步蟾不由得揉了揉眼睛,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

考前石安之帮他押过题,四书当中,冯驯最喜《孟子》,《孟子》当中,冯驯最喜“民为贵”。

由此,石安之给他出的题当中,最多的就是这个类型,诸如“民为贵”“君之视臣如手足”“善政得民财”“无恒产者无恒心”都写过了。

既然石安之有这个本事,长沙府的书香门第自然也有不少高人,他们近水楼台,比石安之了解得更深,不然张子云也打探不到那些个小道消息。

冯驯久经沙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估计他预判了所有人的预判,出了眼前这道“如恶恶臭”。

他不按套路出牌,你们不是知道我最喜《孟子》么,那好,我给你们出《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两个“恶”字,第一个是动词,念“勿”,是“厌恶”之意,第二个才是恶,用来修饰“臭”。

此处的“臭”字,也不是“臭”,而是念“嗅”,是“气味”之意,包含了所有的味道,并非仅指臭味。

“如恶恶臭”加上“如好好色”,是嗅觉加上视觉,强调人对善恶的态度,是一种天然的本能反应。

可惜,冯驯的预判,未竟全功。

石安之虽然没有押过“如恶恶臭”,却是出过“西子蒙不洁”,这句出自《孟子》的“离篓下”,两句话的大意相近,说的都是君子要诚意慎独,远离道德上的“污臭”。

李步蟾的那篇文章,还得到过毛伯温的表扬,说那篇文章立意高,理气足,读来有韩海苏潮之势,置于应天乡试都可称佳作。

只要将那篇文章稍作修改,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了。

唉,李步蟾摇摇头,没办法,人品爆发,拦都拦不住。

有了这篇文章打底,一下倒腾出了一个半时辰,时间就充裕了。

李步蟾没有急着动笔,而是闭着眼睛,想起了破题,毕竟题目不同,后面的几股可以切换,破题可是不行。

过不多时,李步蟾眼睛一睁,乐滋滋地在草稿上写了起来。

“夫臭者,气之达于鼻者也。孟子取譬于德,盖谓善之必彰,犹臭之不可掩焉。”

“甚矣!德之有臭也,非若兰芷之谓,实乃仁义之发也。君子之德,岂外饰乎?”

“……”

“嗯,这是什么味儿啊?”

写着写着,李步蟾闻到一股臭味,开始还轻微,他并不在意,等到这篇文章写完,臭味越来越重,已经难以忍受了。

自己这是提堂号,不是臭号啊?

后面似乎也开始有了些动静,不知是哪里出了状况,李步蟾很是奇怪,却不敢有丝毫异动,非但不敢转身,连扭头都不敢。

再过的一阵,李步蟾偷眼往前一瞧,冯驯依旧端坐堂前,也是眉头紧皱,那柳安如则已经掩着鼻子,往后移了好几步。

李步蟾自己掩着鼻子,心里暗自吐槽,这冯太守不知是个什么体质,出个什么题目不行,出个“如恶恶臭”?

看这动静,便桶炸了都没这浓度,估计是搭考棚时,茅房没搭好,出了大事了。

李步蟾想想都头皮发麻,自己这可是堂前,都能熏得头晕,那茅房旁边可是有几十间臭号,那可怎么得了,呼吸道不会感染么?

一个巡场的衙役来到堂前,将冯驯的幕僚毕构引了过去,过了一阵,毕构回来轻声跟冯驯禀告着什么,李步蟾竖起耳朵也听不清楚,只是隐隐约约听着似乎有“工房”“倒灌”的字样。

我去,真是茅房倒灌了,李步蟾头皮发麻,笔下又快了三分。

味道实在酸爽,考场上已经有人按捺不住了,动静越来越大,冯驯眉毛一扬,大声呵斥道,“肃静!”

“考场不得喧哗出声,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起身张望,不得左顾右盼,违者按作弊论处,逐出考场,三年不得府试!”

他这一声呼喝,考场内为之一静。

冯驯又喝道,“不就是一点臭味么?就当是坐个臭号,有什么打紧了?这点臭味都受不了,何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李步蟾倒吸了一口臭气,这个说法好强大,只是,除了封闭六感强忍之外,也没有办法。

冯驯说得不错,身在考场之上,别说一点臭气,就是天上泼粪,地下着火,也要忍着,贡院起火考生团灭的事儿还少了?

不知道其他的考生如何,但对于李步蟾来说,恶臭好比催化剂,笔下就不见停顿,率尔操觚,毫无滞涩。

等他将五道题全部答完,竟然刚刚午时。

身处这么个环境,也别想着吃喝拉撒了,赶紧写完交卷才是正经。

李步蟾检查一遍,便开始誊写。

他刚刚誊了不到两行,堂前就传来冯驯的问话声,“敢问耆老高寿?”

答话的一个熟悉的声音,“劳府尊下问,老朽今年八十又九岁。”

张宜正?他竟然这么快就交卷了?

李步蟾微微抬头,前方果然巍巍站着张宜正,想想也正常,老人这个岁数,不能久战,必须一鼓作气,想必他连草稿都不曾打,打了腹稿后直接在正卷上书写的。

“竟然是鲐背之寿?”

官椅“嘎吱”一声,冯驯起身,惊异地给张宜正还了一礼,目光在老人与考卷之间流连滑动。

“宁乡官山,张氏?”

冯驯沉吟片刻,肃然问道,“官山是南轩先生父子佳城所在,你与他们可有渊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