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134章 府试

大明第一相 第134章 府试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8:40:24

回到房中。

斛伯嘴巴大张,惊愕之极,“三百两?”

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但还是有些怀疑人生,钱有这么好赚的么?

李步蟾点点头,呵呵一笑,心里隐隐地还是有些不太爽快。

卢藏那老东西不局气,自己说那二门对联作为赠品,他那么大一个山长就真顺水推舟当成赠品了,没有一点榜一大哥的派头,难怪岳麓书院在他手上越来越抽抽。

不过,无论如何,有了这笔钱,桂枝的坛子就不会那么寒碜了。

这么说起来,卢山长还是好人啊!

***

“咚……咚咚咚咚!”

“天将拂晓,平安无事……”

一个更夫敲着梆子走过,拉着长音,从东篱客栈前走过。

五更天,刚到寅时。

更夫刚过,斛伯拎着一盏灯笼,从客栈出来,站在门外,为后面三人照路。

李步蟾出得门来,看看天色,仿佛是天公打翻了墨池,天地之间一片漆黑,只有眼前这点微弱的烛光。

隐隐地,听着远处一声鸡鸣,李步蟾提着长耳考篮,对着黑夜呵了口气,“闻鸡起舞非吾事,心在青云第几重,走吧!”

灯笼再往前行,往文庙坪方向走去。

东篱客栈离考场有五六里,要走上小半个时辰。

一行四人都不说话,只是默默赶路,等他们到文庙坪,这里已是人声鼎沸。

如果说在县试之时,是一片星河,那眼前的府试,便是星海。

各类交通工具,有驴有马,有车有轿,如同塞子一般,全都往考棚方向挤塞,几千人一齐用力,硬生生挤出了后世春运火车站的场面。

在这样的场景,想要说话,基本靠吼。

“长沙县范先生廪保的学子到了吗?”

“善化县的学子,都到第二株槐树下集合!”

“醴陵渌江书院的学子,到我的灯笼这里来!”

“送人的到此打止,不相干的回去!”

“那架马车赶紧让来,让考生过来!”

“说你呐,你挤什么,让你家公子自己排队!”

“……”

几十个衙役竭力地维持着这副乱糟糟的场景,紧张地浑身冒汗。

这个时代的组织能力十分感人,一个不好,就是踩踏事件,由不得他们不大声呼喊,四处奔走维持。

李步蟾四人老的老幼的幼,不敢往前生扑,尽量靠边站着。

前方一队人被后浪拍走,地上留下几只鞋,人群中有人惊呼“别挤,我的鞋”,却是无法转身过来捡,只能赤脚前行了。

李步蟾看着这一幕,脸色有些发白,“斛伯,亏得你有经验,让我换了这双踩堂鞋。”

他的鞋是斛伯昨天出去,专门给他买的硬地短靴,这种鞋鞋帮紧,还有鞋带系紧脚面,不易脱落,这是专门为赶考设计的,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踩堂鞋”。

斛伯叹了口气,摇头道,“当年我随老爷赴福州赶考,一场下来,不知道挤掉几十双鞋,据老爷说,还有被踩死的。”

看着眼前的乱象,李步蟾有些无语,随口占了一首打油诗。

“五更挤断袜腰带,一只芒鞋贡院外。

不是文章能济世,谁人肯向此中来?”

几人哈哈一笑,笑过之后,张宜正有些戚戚然,他都九十了,还要跟年轻人挤科场。

张子云眼尖,看到龙门前有书吏提着一个写着“宁乡县”字样的灯笼出来,让衙役用竹竿挑在高处,“老祖,搜捡到宁乡县了!”

张宜正向李步蟾拱拱手,“步蟾,咱们就先行一步了!”

李步蟾肃颜正色地作揖道,“步蟾祝愿二位,朱衣点头,青云得路!”

祖孙二人也是齐声善祷,“步蟾也是朱衣点头,青云得路!”

张宜正打起精神,由张子云护着,往龙门挤去。

不久,一旁有安化县的灯笼也挑起来了,李步蟾便跟斛伯招呼了一声,自己拎着考篮,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慢慢地消失在斛伯的视线里。

一路跋山涉水,好容易走到考场一角。

这边早就是乌泱泱地站了一大堆,不知有一百几十人,李步蟾突然感到有些异样,抬头一望,一道目光敏感地收了回去。

李步蟾抬头一看,十步之外站着江盈科。

“李老弟,你来了,这边这边!”

“步蟾,刚才还在找你来着,总算看到你了!”

“步蟾老弟,你的鞋还在吗?”

“……”

李步蟾放下考篮,微笑回礼。

问候的这些都是这次安化县试的同侪,李步蟾在安化也算小有名气,自然有些相熟之人。

叙礼之后,李步蟾拎着考篮到这些士子当中站定,大家都不再说话,抬起头看着前方龙门,闭口不言。

鲤鱼跃龙门,步步惊心。

李步蟾在资水钓的那条鲤鱼有三条绳,童试也是三关,科试又是三关。

童试三关,府关最难。

李步蟾现在居住的宅院,原本被张成租与一位姓贺的老童生,从十岁步入考场,一直考到六十岁,考了五十年,却通不过一次府试。

府试之难,可见一斑。

谁又敢拍着胸脯说必过?

***

公堂之上,灯火通明。

冯驯捧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茶色赤酱,这是陈年的普洱。

他是云南人,习惯了这个味道,西湖龙井那样的,味道太淡太虚,没有意思。

浓重如酒的茶汤在唇舌之间滚动,一股清气直冲脑门,驱走了他残留的睡意。

冯驯有些自嘲地笑了笑,一场府试还要用茶来顶,到底是老了,这具身体也是日见衰颓了。

身为府试的主考官,他与考生一样,不到四更天便要起床,他不要排队,却要提前过来坐镇,还要向一府三千考生训话。

文庙抡才,可是不敢失仪。

“……湖湘自古多豪杰,尔等亦当志存高远。昔有茶陵李东阳位列阁老,岂非榜样?”

“……”

外头是府学教授柳安如在训话,声音浑厚,如洪钟大吕一般。

冯驯倚着椅背,闭目养神,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个府学教授,拜错门了,怎么就跑到孔孟门下了,应该去陶朱公门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