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125章 输赢

大明第一相 第125章 输赢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8:40:24

去年大旱,长沙知府冯驯来岳麓书院与卢藏相商,卢藏正在拿捏之时,冯驯收到了安化知县的公文,让卢藏丢了大脸,在家中称病三月。

卢璥本以为卢藏会闻言欣喜,却只看到卢藏依然无言背立。

良久,方听到卢藏问道,“你们约斗三场?”

“是。”

“斗文,斗诗,斗书?”

“是。”

“你们三人,斗他一人?”

“是。”

卢璥掩饰不住的得意,“儿子会尽邀书院这三道最强者,让那李氏子……”

他的话还未说完,却听到卢藏幽幽地问道,“卢璥,我与你有何冤仇?”

卢璥一呆,“父亲大人,这话……”

卢藏接着问道,“卢璥,岳麓书院与你又有何冤仇?”

卢璥脸色发白,“没有没有,这是哪里话?”

“既然无冤无仇……”

卢藏嚯地转身,盯着卢璥喝问,“那你为何要害我,为何要害岳麓书院?”

卢璥是卢藏的幼子,是他五十寿辰时所得,一向最为喜爱,现在卢藏看着卢璥,却是恶狠狠的,巴掌上青筋鼓起,随时可能抽过来。

“大人,这是从何说起啊?”卢璥哭丧着脸,一脸委屈。

卢藏巴掌都扬起了,看他这副委屈的模样,又垂了下来,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问道,“我问你,岳麓书院是什么地方,你们又是什么身份?那李氏子是来自什么地方,他又是什么身份?”

卢璥一下就惊醒了。

岳麓书院名列天下四大书院,汇聚了楚南的读书种子,而约斗之人又是这些读书种子当中的翘楚。

李步蟾呢?

他就是一个来自安化县的小小少年,不说岳麓书院,长沙府学,连县学都没有读过。

“以岳麓书院最优秀的三名学生,约斗一名乡野少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卢藏看着儿子,恨声道,“你们就算是赢了,也是输了。反而言之,那李氏子即使输了,他也是赢了,他是虽败犹荣,而万一他要是侥幸赢了,岳麓书院的山门还要不要开了?我这个山长还要不要当了?”

卢藏的话如同当头一棒,让卢璥如梦方醒,大汗淋漓。

枉他自以为得计,原来只是踩着父亲和岳麓书院的名声,来为人家扬名?

难怪那李氏子随便他们拟订章程,他全盘接受,半点异议都不曾提出,想必当时他在内心狂笑?

“再有,听那李氏子说的什么,白虎观!就你们一帮生员,竟然被他说成白虎观,他是谁?你们是谁?班固又是谁?”

卢藏一时心累。

在场的十多人,都是岳麓书院的精英学子,平日里都自命卧龙凤雏,现在不过是一个乡野少年小试牛刀,就现出了原形。

儒家在汉代有两次最重要的辩经,石渠阁辩经和白虎观辩经。

白虎观名为辩经,实为打压,为了争夺正统,所有大儒都赤膊上阵,打得不可开交,此次辩经由班固记录,写成《白虎通义》四卷,立下儒家正朔。

李步蟾扯着虎皮做大旗,一场小辈的游戏,被他冠以白虎观之名,往死里拔高,踩着岳麓书院学子,成就他之名声。

从此之后,坊间谁还会说什么安化县的假父假子,都只会津津乐道安化少年独挑岳麓书院了。

想到这里,卢藏倒是有些欣赏那李氏子了,明明是诋毁他名声的事情,却被他反掌之间,成了替其扬名之举。

到了这会儿,卢璥也是想清楚了,有些忐忑地问道,“父亲,要不要我去通知书院所有学生,明日齐聚正脉堂,来次内比?”

“呵呵,还要大张旗鼓地内比?”

卢藏没好气地横了卢璥一眼,“你是嫌脸丢得还不够大?”

卢璥讪讪闭嘴。

“如今输是输定了的,就只能想法子,看怎么输得体面一点。”

卢藏眼睛一闭,转身对着那盆并蒂昙花,幽幽一叹,“那李氏子不是出了上联吗,我倒是有个下联。”

“昙花少纵则逝,只缘日下多云。”

***

“恩师,这一局却是承让了!”

冯驯信手将一颗白子扔进棋篓,呵呵一笑,眉宇之间甚是得意。

他的对面坐着一位花甲老人,捋着颔下的三缕长髯,有些无奈地看着棋盘上的局势,一条黑龙在白棋的重重包围之中,左冲右突,各种手段用尽,还是被束于屠龙台上,引颈就戮。

“该退让的时候没有退让,不该搏杀的时候,偏要奋起搏杀,安能不败!”

老人摇摇头,将棋子一颗颗拈起来,放进棋篓,打趣道,“老夫难得来一趟长沙,你却举起这么快的大刀来屠老师的大龙,有你这般做学生的么?”

老人名叫蒋冕,是三国蜀相蒋琬之后,是冯驯的座师。

去年,蒋冕继杨廷和之后成为内阁首辅,却是在两月之后,便上疏致仕,退居老家永州零陵。

蒋冕在退居零陵之后,不问世事,不见外人,闭门整理旧作,得诗词七百多篇而成《湘皋集》。

这几天他来长沙刻书,却正好被冯驯撞见,冯驯大喜过望,死活请到后衙,朝夕伺候了两天。

见蒋冕似乎想起了往事,有些意兴阑珊,冯驯起身给他续上茶,挑起话题道,“恩师有多久没回岳麓书院了,明日学生陪你故地重游如何?”

“岳麓山?怕是四十年来未曾游了?”

蒋冕呵呵一笑,“当年在京城,与西涯兄对酒当歌,每唱必有岳麓山,如今西涯兄已然作古,我也垂垂老矣,只有岳麓山如故啊!”

西涯兄便是茶陵李东阳,他与蒋冕二人,在少年时都曾求学于岳麓书院,两人算是岳麓书院最优秀的两位学生了。

“恩师,岳麓山恐怕也不见得如故啊!”

冯驯嘴角挂着一丝讥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二泉先生之岳麓山,比恩师之岳麓山,要低了十丈,如今之岳麓山,比二泉先生之岳麓山,低了不知百十丈也!”

蒙元末年,彭和尚为祸长沙府,岳麓书院一度荒废。

直到成化年间,长沙知府钱澍重建书院,恢复讲学,出了李东阳,十年后又出了蒋冕。

过二十年,李东阳的门生邵宝提学湖广,岳麓书院连续七人高中进士。

然则近十五年以来,岳麓书院非但不见进士,连举人都难得一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