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108章 试帖

大明第一相 第108章 试帖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8:40:24

“铛铛铛!”

到了午时,云板连响三声。

意思是考生可以饮食如厕了。

不少三急的考生开始叫唤,等衙役过来领人,一个个排着队去茅厕解决大事。

这个场面其实很带感,自己在里面搞事,不但有人旁观,还有一堆人隔门候补……

今天起得太早,李步蟾早就有些饿了,他没有赶着如厕,而是先吃饭。

他的午饭简单,就是两个馒头,两个煮鸡蛋,这个馒头是真馒头,不是带馅的包子,天气太冷,馅儿凝固成一团猪油,委实难以下嘴,还容易污了考卷。

蒋桂枝很是细心,馒头和鸡蛋都是切开的,免得入场之时,被衙役掰碎弄脏。

馒头吃了口干,李步蟾小小地抿了一口水,再往嘴里塞了一块果脯。

果脯是酸杏,又甜又酸,满口生津,最是解渴,这是为了少喝水少上厕所,为前列腺减压。

馒头又冷又硬,李步蟾慢慢地啃着,雪白的馒头上,不时有黑色牙印,那是墨迹。

这个鬼天气,毛笔写不了几个字就冻上了,必须在嘴里含一下,才能化开笔尖,含来含去,唇齿都是黑的。

沾了墨的馒头,李步蟾也不在乎,已经是一嘴的墨味了,那还有什么可讲究的呢?

勉强吃完饭,李步蟾也招手叫来衙役,去茅厕走了一遭,从茅厕回来,他不由得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要是先如厕再吃饭,估计是吃不下的。

他的邻居是个小胖子,对着饭食鼓着腮帮子,眉头都挤成一坨,嘴巴不停地咀嚼,但饭食就是不见少。

这也算是考场花絮,回家之后可以逗蒋桂枝开心。

进出口的事儿解决了,一身轻松,李步蟾便开始思考最后一题,试帖诗。

试帖诗也叫应试诗,规矩和时文类似,也是选用一句前人诗作,在前头冠以“赋得”二字,就在这个框框之中写,不能放飞自我。

说起来,虽然有框框限制,又是在考场之上,还是有不少天才选手,写出过让人拍案叫绝的试帖诗,这个不服不行。

除了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还有钱起的《湘灵鼓瑟》,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成为千古绝唱,被称其“神来之笔”,列为试帖诗典范。

最有个性的当属祖咏,原本是要求考生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祖同学却只写了四句便交卷了,考官问其故,他轻描淡写地回答道,“意尽矣!”

这四句诗,便是“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虽然不符考试要求,但这四句诗写得实在太好,祖咏还是因此而中了进士,这首诗也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对试帖诗,李步蟾并不上心。

在科举长河中,试帖诗曾经是重中之重,不过在王安石之后,就沦落到只是一个点缀了。

现如今的科考,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道四书题,这道题决定中不中。其次就是第二道五经题,这道题决定排名。

至于试帖诗,就是有这么个东西,但不能不写,也不能像祖咏那般只写一截。

既然是这样,李步蟾当然就懒得花心思揣摩了,就是突出一条,四平八稳。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道题答完,李步蟾再仔细地查看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就开始誊录了。

他小心地铺开呈文纸,重新将墨研磨了一下,让墨没有那么凝重,再闭上眼睛,自我放松片刻。

“你就交卷?”

这时有考生招呼,巡场的衙役过来,知道是要交卷,出言确认。

此时刚到未时不久,这位考生便举手交卷,确实有几把刷子,待考生出来从身侧的过道经过,李步蟾一瞥,这人他见过,是潘彦的朋友,好像叫江盈科。

李步蟾微微一怔,这江盈科不是早就过了府试了么,怎么还要坐在这里跟他们同场较技?

这江盈科不愧是老鸟,像这般提前交卷,当然是有用意的。

要知道这样一次考试,大几百份卷子,考官看得头昏眼花的,如何才能给他留下印象,这就有讲了。

最好的办法,是提前交卷。

这个档口正是考官清闲的时候,有时间细细阅卷,要是文章一下入了考官的眼,再与同侪水准相若时,自然就占了先入为主的便宜。

若是祖坟冒个青烟,考官一拍脑袋,搞不好就直接录取了,都不用再考后面的几场。

李步蟾懒得去想这些小花招,他有自己的节奏,按照节奏来就好。

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心无旁骛地走自己的路,不受外因所干扰。

县试第一场的结束时间,规定是申时正,现在还有一个半时辰,十分充裕。

李步蟾在誊录之时,没有用自己拿手的灵飞经,而是用的台阁体,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馆阁体,每个字都写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乌黑透亮,跟雕版刻上去一般。

他的台阁体学的是永乐年间的翰林沈度,沈度的字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朱棣特别喜欢,他也由此名重朝野,片纸千金。

考卷的誊录,是考试的临门一脚。

考卷就如美女,文章内容是内核,书法是外表。

字写得漂亮了,考官眼前一亮,印象分就到手了,字写得不好,再好的文章也倒胃口,文征明和董其昌两位书法大家,都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之后,苦练书法,倒逼着成为一代宗师的。

很多考官就是颜值控,只有外貌过关了,他们才会去看美女有没有才华。

到了满清中后期,更是外貌协会当道,与其说是八股取士了,不如说是书法取士。

字好的上金銮殿殿试,字不好的回去练字去!

等李步蟾写完,堪堪到了申时。

再有半个时辰,考场就会击响云板,云板一响,必须交卷。

若是乡试会试,考生还有些许没有写完,还可能向考官申请“给烛”,但童试是不给烛的,写不完的直接请出。

李步蟾将毛笔插入笔帽,朝卷子轻轻吹了口气,举手交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