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97章 四年

大明第一相 第97章 四年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8:40:24

兽锦夺袍新。

这是杜甫写给李白的诗,用的是武则天夺袍的典故。

当年武则天率群臣同游洛阳龙门石窟,命随行官员赋诗记胜。

一个叫东方虬的最先写完,将诗呈上,武则天一看不错,便高兴地赏给他一件锦袍。

没想到很快宋之问的诗也有了,武则天一看,觉得比东方虬那首诗要出彩,就将刚刚赏赐给东方虬的锦袍又要了回来,重新赏给宋之问。

这个事情一出,“夺袍”便成了文人之间比斗获胜的专有词。

蒋桂枝站在刘敦书的后头,看着那一身湖蓝色的襕衫,眼睛都快移不开了。

“嘿嘿,瞧这儿!”

李步蟾张开手掌,上前在她的眼前晃了晃,“大兄说的不错,这身青衿,明年就看我和同书的了!”

蒋桂枝“啪”地打了一下手,嗔道,“家里什么都没有,大兄来了,就能吃个馒头,像什么样子呀?”

“桂枝,跟我就别客套了,再说……”

刘敦书紧吃两口,把半个馒头往嘴里一塞,拍了两下手,“眼下这光景,有馒头吃就很好了,要真是大鱼大肉的,吃了反倒心里隔应!”

大灾之年,民生艰难。

去年秋天,百足刘氏也挺不住了,万般无赖之下,解散了族学,刘诗正也回了江南镇。

想到百足村的那两株泡桐,李步蟾心里暗叹,拉着刘敦书到院里石凳上坐下,“小登科接着大登科,大兄,你的好日子定了没有?”

刘敦书脸色一红,嘿嘿笑道,“定了,就在九月初九。”

人生最得意,莫过于大登小登。

刘敦书不敢想进士及第,但如今功名在身,也是妥妥的双喜临门,够得意的了。

“大兄,新娘子漂亮不?”蒋桂枝在旁边插话道。

“这我哪知道,我也没见过。”

说起这个,刘敦书有些扭捏,他的老泰山也是县学的生员,以后翁婿之间不愁没话说。

“九月初九……就在眼前了!”

李步蟾琢磨道,“大兄,有什么需要我们的,一定开口啊!”

“那是自然……”

“轰隆!”

突然一声炸响,仿佛有人在耳边猛地敲了一声铜锣,让刘敦书霍地跳了起来,“怎么回事?”

李步蟾和蒋桂枝也是茫然,哪来的巨响?

“轰隆……轰隆!”

“啊!”

蒋桂枝一声尖叫,有些哆嗦地指着天上,“打雷了!”

“打雷了?”一向机灵的李步蟾,这时反倒是呆住了,呆呆地看着天空,宛如沙湾村口的土地公。

这时外面也是猛然沉寂,好像被一只大手摁住了时空,又突然一松,无数的尖叫汇合成河流,逆向朝天空冲去。

声音中充满了欣喜,夹杂着惶恐,包含着希冀,隐藏着怨愤,不知道是各样的情绪。

“打雷了!”

“龙王爷开恩了!”

“老天爷开眼!”

“下场雨吧!”

“……”

一张暗黑的大幔陡然出现在高天之上,又是轰隆两声巨雷,一道金蛇凭空出现,疯狂地舞动,将黯淡的苍穹割裂,分解成大小不一的碎片。

“呜呜……呼!”

紧接着,天地之间开了一条缝隙,狂风从缝隙中挣扎而出,拉扯出一道破碎的长音,摇动着山河,也摇动着这座小院里的桃树。

“哗哗哗!”

李步蟾脸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雨还是泪,看看身边的两人,脸上比他还湿。

“老天爷啊……总算是下雨了!”

***

清晨。

刚到辰时正刻,天地之间还有些晦暗,县城却被雪光映照得分外亮堂。

小寒之后,连续下了三场大雪,将前两年积压的戾气涤荡得干干净净。

上元节刚过,时不时还有零碎的纸炮声响起,零碎的纸屑崩散在雪堆上。

爱莲堂是文昌街上的老字号,看这个字号就能知道,这是文房店。

周掌柜从店里出来,脸上还残留着年节的残醉,打着呵欠,指挥着伙计一块一块地抽着门板,自己则是提着一杆旱烟,往烟锅里装了一把烟丝,徐徐地抽了起来。

“周掌柜,新年大吉啊!”

一个热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掌柜回头一看,脸上马上堆起笑意,“谢谢谢谢,小李先生新年大吉!”

嘉靖四年了,十二岁的李步蟾头戴方巾,棉袄外头罩着浆洗干净的长衫,幽深的双目特别明亮,脸上透着勃勃的朝气。

周掌柜将烟袋在脚边磕了两下,“小李先生倒是来得巧了,小号刚从长沙府进了一点澄心堂的好纸,看合不合你的心意?”

“周掌柜的莫开玩笑,都是老街坊了,我的底细你还不清楚,我何时用得起澄心堂的纸了!”

李步蟾笑了笑,满面和气,“还是老规矩吧!”

“哈哈,就小李先生这支笔,写澄心堂不是迟早的事?”

周掌柜让伙计走开,自己从货架上取下一刀泛黄的竹纸,又从屋内取出来一叠洁白的呈文纸,摞在一起卷上,再用带子捆好,“桃江竹纸一刀,八十文,大呈文纸一刀,二百四十文,承惠三百二十文。”

李步蟾接过纸,习惯性地划价,“三百二十文?周掌柜,新年新季的,讨个彩头吧?”

周掌柜苦着脸道,“这些纸卖给别人,少了四钱银不干,你再划价,我就亏老本了呀!”

看看门口通红的桃符,他轻轻叹口气,“新年新季的,你来捧我老周的场子,做个开张生意吧,你再买一刀竹纸,我再给你便宜十文钱。”

“哈哈,承情承情!”

李步蟾眼睛一转,“这是昭明太子的《文选》?这是闽刻吧?”

“小李先生好眼力,这还真是建阳的书坊所刻,比起蜀刻苏刻,刻工是要稍弱了一分,但纸张油墨丝毫不差的。”

周掌柜拿起书,随手翻了翻,递了过来,“若是你要,就算一百文吧。”

“周掌柜,你这就不厚道了,刚刚你还说比不上苏刻,转头又叫了比苏刻还贵的价钱。”

李步蟾将书放在纸上,心算了一下,“两刀竹纸,一刀呈文纸,正好四百文,一个整数,我也不跟你划价了,我给你四钱银,你将这本《文选》做个添头,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