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267章 杀局(2)

我的父亲是曹操 第267章 杀局(2)

作者:星辰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0:58:43

以仓亭会战再败袁绍,曹操彻底坐稳丞相之位为分水岭,谯县曹氏不再像先前那样,是存有被击败,被重创,甚至倾覆的危险,谯县曹氏真正朝向天下皆知的大族迈进。

这点,汝南袁氏所获种种优势,便是最好的明证了。

正如同为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在这点就比汝南袁氏要差许多,因为两个家族走的路线不一样。

弘农杨氏重清名与朝堂执掌,而汝南袁氏则重布局与势力延伸,正是这样的差别,使得乱世降临时,两个家族的命运轨迹出现了偏差。

而毫无疑问的,谯县曹氏选择的路径是与汝南袁氏相仿的,但两者却存有本质不同,汝南袁氏历经四代,甚至还要向前追溯,一步步夯筑根基,经营势力,才使袁绍、袁术这一代得以雄踞一方,声势煊赫。

谯县曹氏呢?

是紧密围绕曹操运转的,而这个基础,有一部分是依靠夏侯、丁家两族先后支持,才得以使曹操以一个较长的周期,此外恰逢黄巾之乱、中枢争斗等特殊事件发生,使得曹操得以在乱世中迅速崛起。

没有曹操,就没有今日之谯县曹氏,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同样的,恰是这一切来之不易,使谯县曹氏在如今的风波下,不能走错一步,一步错即万丈深渊!

没有成此势前,谯县曹氏尚能破罐子破摔,但眼下却不成了,已成利益最大获取者,如何能不顾一切的,去跟一帮正在失势的旧派势力死磕?

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

更何况,旧派势力虽渐势微,但其根深蒂固,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逼之太甚,反激起同仇敌忾之心,反而会催生出不好之事来。

所以大义就更为重要了。

“其实在这件事上,我等没有必要太过急躁。”

贾诩撩了撩袍袖,抬眸看向不言的郭嘉,“早先在襄阳时,公子就遇到过类似之事,或许不如今下如此凶险,且杀局很大,但道理是想通的。”

郭嘉眉头微挑,打量着贾诩。

“而在那个时候,诩的反应和所想,其实与奉孝很像。”贾诩没有在意,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即便过去这般久,诩对公子的话仍记忆深刻,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朋友或敌人,有的只是永恒不变的利益!”

“公子这句话,道尽了这世间的一项本质与铁律,说回到今下之局,奉孝其实不难看出,其实双方都不愿撕破脸皮,不然事情就不是这样了。”

郭嘉的表情有了变化。

这话说的在理!

别管外界如何纷扰混乱,但本质核心就在那儿摆着,说白了,这是由中枢权力之争所引发的,涉及其中的就两方势力,一方是以曹氏为核心的新兴势力,另一方则是盘踞朝堂数代的旧族门阀,而紧密围绕这两方势力,还有别的群体在观望、在权衡、在选择依附何方。

以下邳陈氏为代表的徐州诸族。

以蔡蒯两族为首要的荆州旧派。

派系复杂、利益不同的冀州诸族。

以陈宫为表面首要的兖州一派。

以……

紧密围绕上述所提种种延伸开的,是曹氏这边是以曹昂在前,曹操在后的布局,所以很多事情与风波,都是围绕着曹昂所领卫将军府展开的。

而另一方呢,本该是群臣在前,天子在后的格局,可问题是现在反过来了,不该表态的天子偏偏下场了,反倒是该在前的群臣,却躲在后面推波助澜,这也加剧了矛盾与冲突,使得本就微妙的局势变得更扑朔迷离了。

“在如此背景下,我等需要弄清楚的,是要争取到什么,与之相对的,是为了争取到什么,哪些是可以暂时搁置的,哪些是必须要做好的。”

当贾诩这番话讲出时,一个强烈的念头,在郭嘉的心头生出。

公子定然是对贾诩说了什么!!

一定是这样的!!

“南北两军就不提了,这是必然要做好的。”

对郭嘉的反应,贾诩好似没看到一般,“南北之敌虽被丞相、公子相继解决,但在这世间,仍有一批不臣在,甚至这其中,还是伪装成汉室臣子的不臣。”

“南北两军不止是拱卫中枢,确保卫戍,严抓禁卫的,更该是在天下出现事端,危害到社稷,动摇中枢威仪时,坚决的展开军事打击!”

“文和公说的没错。”

郭嘉点头认可道。

这点是毫无争议的。

不然得话,自家明公不会将大批精锐,还有一批将校,特别是夏侯廉、曹真、夏侯尚他们调至卫将军府所辖南北两军中。

除却贾诩提及的,还有一个层面,郭嘉是知晓的,那就是通过南北两军的整顿,增强曹昂威望的同时,为后续推动更大范围的军改谋势。

作为上位者,出于各方面考虑,都积极地进行调改,那么作为下属的,特别是明确表态的追随者,难道就能不涉足其中?

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好,这点是明确的,那后续要做好的,还有两点,一个是光禄勋,这个职务不拿下,则后患无穷,所以骆俊势必要打倒的,至于打倒到何等程度,这个另说。”

贾诩伸出手,对郭嘉说道:“另一个要做好的,是选择何人作为惩戒与警告,既要叫天子消停下来,还要叫其他躲在幕后的消停。”

“只有这两方面做好,配上公子整饬的南北两军,反馈到丞相府这边的,是进一步掌握朝中大势,顺带借此机会清除掉一批群体,如此这就能顺势带到地方,那些过去难办的,困难重重的事情,岂不就变得好办了?”

郭嘉眼前一亮,探身对贾诩说道:“所以公子现在做的,是在将水给进一步搅浑,顺带着去看有哪些忍受不住的,会主动跳出来?”

“正是如此。”

贾诩点点头道:“水愈浑,鱼愈易露形。公子借势而动,非为一时之利,实为长远布局。那些藏于暗处、觊觎权柄者,终会在躁动中自曝其迹。”

“届时一网打尽,方可肃清朝堂,奠定根基。”

“在这等态势下,不是丞相想知道什么,而是我等作为下属,需要叫丞相知道什么,这不是隐瞒,更不是欺骗,而是为主君分忧!”

难怪公子要拜其为老师。

郭嘉的思绪变了,看向贾诩的眼神也变了。

其实到这里,郭嘉心中已了然。

这等局势下,自家明公与公子,其实早已达成了默契,彼此心照不宣,而他需要做的,是给双方都留有一个缓冲。

锦衣卫,不就是这样吗?

“接下来渗透的眼线必须增加才行。”也是这般,郭嘉表情正色道,必要的时候,追随明公的文武中,也要适当安插一些。

当然这话,郭嘉没有讲出口,而是在心中默默讲的。

文若啊文若,你可千万别糊涂啊。

也是这般,郭嘉脑海里,浮现出荀彧的身影。

“那件事,诩觉得可以筹划了。”

贾诩突然开口,讲了与郭嘉所言不搭边的话,“公子这边在做局,能钓出一些最好,但要没有钓出,我等就要配合公子,把这个局给做下去。”

“此事嘉要好好想想。”

郭嘉听后,反倒是没有急着表明态度,不过透过其微蹙的眉头,不难看出其内心是怎样的。

他需要权衡的,不只是眼前这步棋的得失,更是后续十步、二十步的走势。

作为曹操最信赖的谋主,郭嘉是紧密跟随曹操脚步的,甚至有些事,其态度很明确,即便天下换了新主,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他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

只不过郭嘉要更含蓄些,但他的这种含蓄,是能够让曹操看出来的,别管曹操是否有这个想法,但看到这个态度,曹操反正是很欣慰的。

……

“父亲,怎样了?”

深夜之下,杨府。

一直没睡的杨修,得知其父回来,第一时间就赶到书房,看到在喝茶的杨彪,杨修连忙上前询问。

其实今夜陈王邸宴请,杨修是劝说杨彪不要去的,自到卫将军府下任职,曹昂的异常反应,特别是在很多场合下,如此捧蔡瑁等人,使杨修深感不安。

他总觉得,这背后藏着一场巨大的风暴。

早先他是被曹昂以征东将军之名强辟,也是这样,使其,还有不少子弟,被曹昂带到了荆州地界。

哪怕是到最后,其被打发到荆南去了,到了鲁肃麾下任职,但是通过一些途径,他是知曹昂的手段与城府的。

眼下在许都的曹昂,跟先前在襄阳的,完全就是判若两人啊。

这种转变,让杨修感到一种深不可测的寒意。

“德祖,或许你才是对的。”

杨彪放下茶盏,以一种极为复杂的表情,看着杨修说道:“当初这趟浑水,我弘农杨氏或许就不该掺和进来。”

言罢,杨彪轻叹一声。

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在陈王邸发生的种种,特别是每个人的神情举止,不断在他脑海里浮现。

但也是这样,尤其是陈王宠的表现,让杨彪感到深深不安,其因为早先的事,是完全没把曹昂放在眼里的。

那实在是太一言难尽了。

历经无数风波,甚至是杀局的杨彪,这一刻内心是复杂的。

“父亲,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杨彪这样讲,杨修不由上前,表情复杂的询问。

“唉。”

杨彪长叹一声,但却没有说什么。

“为父累了,先下去吧。”

杨彪闭上眼睛,身倚在凭几上,朝杨修摆了摆手。

“……”

杨修想说些什么,但见杨彪如此,他却张不开口了。

“孩儿告退。”

尽管不愿离开,但杨修沉默刹那,还是抬手作揖道。

“嗯。”

杨彪应了声,没有再说别的。

吱……

当门被轻轻合上,杨彪缓缓睁开眼眸,目光深邃地望向紧闭的房门,心中翻涌着难以言说的忧虑。

他深知,弘农杨氏百年清誉,如今却被卷入这权谋旋涡之中,是进退两难的,即便如今他有了悔意,可真要他再选择一次的话,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这样选。

因为弘农杨氏退无可退了!!

自钟繇入主司隶校尉,弘农杨氏在关西的根基,在被一点点的消磨,如果在朝不能打开局面,那弘农杨氏四世三公的底蕴,必将断送在他手中。

作为弘农杨氏家主,他必须为家族寻得一线生机。

更别提在弘农杨氏之下,还有一帮宗族,依附的门生故吏,即便不为家族,也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要是他什么都不做,那这些或跟弘农杨氏沾亲带故的宗族,或存有极深利益的宗族,还有大批门生故吏,他们一个个会怎样想?

弘农杨氏的底蕴,不止是本族所凝聚的,也是上述这些凝聚的,杨彪对此很清楚。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接下来要更谨慎才行。’

亦是想到了这些,使杨彪眼神冷了下来,‘接下来的关键,不止在于南北两军,也在于别处,既然有人想冲在前面,那就叫他们冲好了。’

别看他们因为利益凝聚在一起,但那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曹氏的势头太强了,持续这样下去,局势只会愈发不利。

但经过近来发生的事,杨彪赫然发现,想从中算计,甚至不愿沾身的太多,尤其是赵温这老贼,做的太稳了。

一想到这里,杨彪就有些后悔,早知是这样,当初在骆俊一事上,他就不该参与其中,不知为何,杨彪总觉得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但到底在何处,他却看不真切。

“曹孟德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也是这样,杨彪喃喃自语起来,他对这个快而立的青年,根本就不敢小觑,别的不说,单单是其回归许都,没有叫他的兄弟一起带回来,杨彪就知这青年城府太深了。

许都是一个利益场,哪怕是亲兄弟,真要沾染了什么,或许短时间瞧不出什么,但时间长了,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问题是要涉足其中才行,没有涉足,其他的就不要谈了。

这也使得有些招数,除了作用到曹昂身上,至于别的,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使出来,总不能跑去荆扬两州治下去吧,但问题是这两州之地,被曹昂在回许都前就经营的铁板一块,根本就没办法去做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