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深渊集 > 第471章 频象共策

深渊集 第471章 频象共策

作者:南宫珞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29:39

焰辞纪元三年八月初五,义频塔梦议厅接收一幅匿名梦图。

图名未署,梦主身份不明。

共频器自动标注该图为“一级沉频象”:图象连续稳定十二秒以上、温感线性提升、梦频轨迹闭合、焰脉自然生长,具“梦频自成结构”。

图象为古战场。

画中旷原、焦旗、断盔、碑林、雨墓。

中央一碑模糊,题有四字:

“折剑不归。”

图帛焰频从碑起,向右横卷,出现五道魂影形状,有似跪者、有似匍者,亦有一道如覆旗之人,腰身折断。

焰温极高,呈罕见之“重频缄热”,即梦频虽强却无梦语线索,梦主本人极可能为缄者或无典人。

斐如意首次以“梦评最高权限”调取三日内共频数据。

共观人数达一千二百人。

有九百人共感“心压”、“雨重”、“魂动未息”。

其中一名观梦童言:

“我看到碑上还有小字,写着‘此战无名’。”

焰频比纹室初步检测,图中战具样式、军制部署、地形路径,与当今大唐史所载无任何一战吻合。

反而与西南旧荒道遗址之兵纹极为相似。

焰语局随后调档,发现在开元十七年《南征志略》中,有一页内容曾被典史删除,内容为“南道乱军自毙、朝廷不予修名”。

疑似为此梦图所涉背景。

辞章院态度强硬。

副典沈居章断言:

“焰图虽有温,但不可凭虚梦修史。朝廷不立此战之名,自有其因。若此风开,凡梦所梦皆可证政,史将不史,梦将成毒。”

沈茉凌凝视梦图三日三夜,焰帛不褪。

最终在焰议堂提出:

“此图不为证史,只为听心。此梦不求改政,只求记录。”

楼子赫亦发言:

“被忘记者不可自申名,唯有梦之光照其碑。你不必记他,只需让他在梦里有一次被看到的机会。”

通义院因此召开历史上第一次:

“梦频对策象听会”

该听会设六席:

焰梦公席代表:温素迁

梦频调研官:斐如意

焰频技术总监:骆应镜

辞章院史策代表:沈居章

民信观察使代表:阿兰·摩泽

无署名席:空留一席,象征梦主之在场

会议开始前,焰墙忽自浮图一幅:图中战阵未乱,唯将旗伏地,魂影自阵下而起,挥手示别。

共频器自动附语:

“名之未见,魂之未息。”

沈茉凌命塔下刻碑:

“焰所照,不为重写史,而是照出史书未敢写之页。”

梦象对策象听会正式开席,焰议堂中空无帛饰,仅设一幕灰纱帘,将“无署名席”同余者隔开。

沈茉凌亲坐观察席,未言未动,仅以帛录随身。

第一轮陈词由辞章院史策代表沈居章发起。

“史由证成,非由焰梦。焰可启感,不可证史。此梦图虽感伤、虽清晰,但梦之清晰,亦可由情构而非由实。倘以焰梦入正史,恐开不可控之源。”

随后焰频技术官骆应镜出列。

他在焰镜上列出四组频纹对比图:

匹配于梦图战阵纹理与西南旧军废道之斜阵线;

图中魂影形态与《缄魂志略》中未归军姿所描录对应;

焰脉回溯显示梦主心频稳定度超过八成,非假象所能达;

共观温感重合率达92%,出现“未识场景共感”。

他总结:

“若图为伪,则共感者皆幻;若非伪,则梦象应听。我们非修史,仅证梦频确实曾在。”

斐如意起身,步至堂中焰镜边,将一页古帛铺开:

“这是开元十七年南征残卷,有一页被点去的战报。其中列军号、进退轨迹,与梦图魂影布局近似。”

她抬眼望辞章官席:

“我不是来修正你们的史,我来问一件事——这段空白,是否也该被看一眼?”

梦使代表阿兰·摩泽以异语译辞发言:

“我族有碑,刻无名战者名;梦中若有其影,则不忘。我见此图,不为修史,只为焰中尚有人未眠。”

而“无署名席”后帘中,焰温忽然波动,共频器自动捕捉到焰频振荡曲线,自内而外似有回应。

塔心记录者低声道:

“梦主似在回应,但不肯出声。”

会议第二轮,争议聚焦于“梦象可否入史”的原则。

辞章官沈居章强烈要求:“若开此例,需设‘梦史禁限条例’,防民梦夺史之权。”

楼子赫起身反问:

“夺?不曾拥有何来夺?史是你写的,梦是我们做的。焰只求一照,不求篡书。你若怕梦,是否你写下的本就不是全部?”

此言顿引哗然。

沈茉凌此刻起身,执帛前行,将梦图高举示众:

“此梦,不改史书之名,不列帝王之事。但请留一页,于‘焰梦异象录’,名为‘无碑之战’。”

她望向焰频之上魂影:

“你不必被写,但你被看见。”

最终,会议达成中间协议:

梦频图可列入“焰梦异象录”,设“梦史象识页”;

此类焰图不构成官方史实,不可修章定策;

然若共感频率持续稳定,并出现外部遗迹验证者,可升格为“焰志补录”;

焰志不得篡史,可与官史并列;

梦主若身份公开,则其梦图可带署名,列“魂梦纪”;

匿名梦图统一列“共梦章”之内,称为“众频象”。

义频塔焰墙当夜浮现新图:

图中旧战场不再焦黑,而为焰光轻流,魂影静坐碑前,帛纸飘扬,一人覆袍书之。

其下自动生字:

“吾不求写名,只求无再忘。”

沈茉凌登高帛墙,命将“无碑之战”列入首章之首。

楼子赫题字:

“史不可全,梦不可废。”

焰辞纪元三年八月二十六日,义频塔中央共频器首次接收到异域焰频图象。

焰频图来自大食东府“曦绥梦馆”,为其梦使阿布·伊本·纳哈尔(Abu Ibn Nahar)以焰频镜远投。

共频器自识其频轨与中原制不同,但梦频完整、焰脉连续,图象稳定达九十秒,被系统列入“特级外频象”。

图象为环形沙原,一人背坐,周围书卷散落,星空倒挂。

梦图之末,一行焰文浮现,以中原辞章约译为:

“若无名之人也可梦千年,则我愿将书卷焚为焰,只为一次被信。”

焰频局旋即启动“外频接引试范”程序,义频塔紧急联络异域五馆:

大食曦绥馆

波斯伊拉礼院

高丽梦述坊

日本古焰塌

拜占庭旧语梦宫

同步开放“焰频桥”协议,允许外邦梦频一日一投,进入中原梦议体系。

是夜,通义院召开“梦频跨域协议会”。

梦频官骆应镜汇报:

“大食梦图使用‘焰词纹嵌频法’,其焰文具高度象征性,不直接描绘梦象,而以‘梦辞’植于频脉。”

斐如意在共频镜下逐字解焰,发现梦频末段文义为:

“我梦一书,其上无人名;我名亦未留。”

楼子赫由此提出:“焰梦制度需增设‘共梦席’,供异邦梦象得以共议。”

他指出:

“梦为人共有,焰为象之通感。政不通,语不通,梦可以通。”

沈茉凌对此立刻裁定:

“设立‘梦际厅’。”

梦际厅设于义频塔南台,三帛三墙:

“频象帛”:每日更新异域梦图;

“共识帛”:中原梦使与异邦梦使共同签焰;

“语映帛”:以梦频转译中原文,供辞章通感。

首批梦际会议,于义频塔与大食曦绥馆同步举行,主题为:

“是否允许梦象互证,作为异邦政务参考。”

会议中,波斯梦官提议:

“贵朝梦频精准,望以梦像观我波斯北川山谷之潜震焰频,代作防御图策。”

中原焰频匠谨慎回应:“可观不可定。梦可映危,不可代策。”

梦使阿兰·摩泽提出中间方案:

“梦频不代政令,但可作跨国共证参考。异域若梦象重复,可列‘共梦录’,供各国同时参考。”

共梦录制度因此设立:

两国以上梦图频轨相似者,可列“共梦象”;

共梦象可提至“梦象世界共议会”;

每年焰语厅将发布“世界梦频共震图”;

各国可视情况将其引入民策、灾防或边议系统;

共梦录制度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九星图频案”:

大唐梦童梦九星落地;

同时,高丽童梦星花之雨;

波斯梦者绘星陨破殿;

日本梦者描五桥折星;

三日内五国七图共显“星崩”象。

焰频师将七图合并,图象轨迹重合率达85%。

一周后,北天出现小型彗陨,划过五国交界,虽未成灾,却正如梦频所示。

沈茉凌将此七图合帛命名为:

“众焰之合 · 星象梦章”

题词:

“共梦之时,梦无疆。”

焰辞纪元三年九月初九,焰语局在接收共梦图时,发现一幅来自“高丽梦述坊”的图频异常沉重。

图象描绘一块封闭石台,周围数十书简横陈,焰频自图中缓缓升起,形成一道“锁焰环”,将图帛封印。

图中有残句,以异语隐刻,其意大致为:

“有事不可记,有人不可说。”

斐如意与楼子赫通夜分析,初断此为“梦频缄封图”。

梦频缄封为极罕之梦象,仅出现在梦主受“长久压抑感忆”所引发之梦形。

该梦图无主署,无梦语线索,但梦频反应极强。

其焰频与大唐典史中某段被“禁封处理”的旧史象极为相似。

焰频技术官骆应镜比对旧频录,发现:

该梦频脉象与二十年前“北涿诗案”焰频轨迹重合度达87%。

所谓“北涿诗案”,为当年某词士因揭朝政秘史被赐死,作品封存不传,史书略之。

焰语局建议:

“封存此图,列为‘焰频忌录’,不得议,不得传。”

沈茉凌听罢,沉思良久,命焰墙焰帛展出原图,并张贴议题:

“梦频若触国家禁史,当弃之、藏之、审之、抑之、或听之?”

民间即刻引发激辩:

一派曰:“梦为焰,不应触禁,触即伤国。”

一派曰:“焰为梦,不应设禁,禁即蔽心。”

梦频观察室三日内收到超过万条共频签焰,绝大多数呈“共压感”与“无名影象”。

这表明:不仅该梦频真实,还与众人心中潜意识中“隐封象”高度吻合。

楼子赫提出:

“梦频既不能写史,亦不能替史,但若史书自缄,梦图自发,此为记忆之回声。”

焰议堂设临时听会。

辞章院再度施压:

“梦频触禁史,恐为政治所用,或引造梦之乱。”

沈茉凌此次并未即表态。

她提笔在焰帛上写下一句:

“若政不可言,梦亦不可做,则人只余静死。”

斐如意提出中案:

“焰梦中缓制”:

梦频若牵涉禁史,不得入公开梦录;

但可设“焰封之册”,供特定梦使与史官共察;

梦频如经史事佐证,可转为“史梦异典”;

此类梦不得定案、不得传布,但可存档;

十年为一审,重新定其开封或封锁。

“焰封之册”制度设立之夜,塔下雨落如缄,焰帛悄然自湿。

共频器中心自动浮现一句梦语,未曾输入、未曾生成:

“吾梦吾知,但愿他年他人敢写。”

义频塔首次设立“焰封堂”,内藏梦频之不宜公议者,称之“焰夜页”。

由焰梦、辞章、梦使三方共守。

其墙刻字:

“非为遮梦,乃为待梦之时。”

此后,梦频之势不衰,反更凝重。

人民开始将焰频当作心中真实的地图。

焰梦制度,不再只是未来之梦,而成为对现实的检验之焰。

焰辞纪元三年十月初一,义频塔外秋风起。

塔心高帛之上,首次展示一幅题为《众象之频》的梦图合帛。

图内非一象,而百象交织。梦频交错、焰温叠映,自如一片翻腾帛海,图中浮现山川断续、高台共议、远洲焰光。

这一图,集合近三月来共梦录中的“未来象频”:

有大洲浮沉、旧语再现;

有星轨移位、图谱重置;

有异族言焰、文字共鸣;

有律法生于梦频、政令调自梦议;

有魂焰聚城,焰塔如星。

图末题句无人署名,仅焰频自动生成:

“此梦非我一人之梦,此象非某国之象。”

焰频系统自动识别:此为频象聚合态,系统首次标记为“全域共梦态候象”。

焰议厅当即调集“梦频政策高级听会”。

主题——

“焰梦制度是否可预设未来国策体系?”

辞章院震动。

副典沈居章提出最激烈反对:

“梦之政用,本为感象与现策对照之辅。若以梦频构建制度,将非但夺笔于辞,更引亡于焰。”

但通焰局却首次提出反证:

“据统计,自梦频制度试行百日,焰梦提早示警之事件共计十三例,避免政策延误九起,提前防灾五起。”

梦频系统负责人骆应镜提出建议:

“通频前策议案”草案要点:

对梦图中多频象出现之结构图进行周期性合并,称为“频象谱”;

频象谱不构成政策依归,但作为“未来政策方向气象图”供参;

梦频内容超过七国共频重合者,进入“世界焰共听计划”;

焰议塔设“焰梦问世厅”,专门研判此类梦象所预示文明转向。

楼子赫言:

“梦频非神谕。我们不以梦为律,却可让梦告诉我们下一页或许该怎么写。”

沈茉凌在听会最后发言:

“焰梦制度设立以来,我们听到了前所未闻的声音。这些梦,也许不能决定我们是谁,但一定告诉我们,我们不再孤独地思考‘未来是什么’。”

会议全票通过设立“焰梦问世厅”。

焰梦问世厅设于义频塔之顶,仅有一席:

“频象席。”

不设人名,不设派别,凡梦象共合、焰频重叠者所合之图,皆可送至此厅,由焰使辞官共议。

其下设“象议帛墙”,题名:

“梦非未来,梦是向未来提出的问题。”

《频象共策》此章至此完结。

焰梦制度自此步入第三阶段:

梦频不止为记录过去,也不止干预当下,而开始向世界提出问题;

梦频成为“全域心意共识图”的生成工具;

梦象作为“超边界政议参考项”正式进入世界体系讨论范围。

斐如意登塔,望远洲未明之焰,言:

“下一个焰梦,不再只是中原之梦。”

沈茉凌低语:

“那将是世人的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