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241章 武曌定策

医途大唐 第241章 武曌定策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17:15

武曌在众臣退下之后,并未急于回寝宫休憩,而是独自一人留在了朝堂之上。空旷的朝堂内,烛火摇曳,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她缓缓踱步,目光在那雕梁画栋间游走,精美的龙凤雕刻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可此刻武曌无心欣赏这奢华的装饰。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林羽的上书以及诸位大臣激烈的争论。地上的金砖被她的脚步叩击出沉闷声响,仿若在为这场关乎武周未来走向的思索打着节拍。武曌心中暗自纠结,一方面,祥瑞频出,若能善加利用,无疑是彰显武周顺应天意、巩固统治的绝佳契机,佛教在凝聚民心方面也确有成效;可另一方面,保守派大臣们所担忧的耗费国力、冲击本土文化等问题,也如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心头。武曌不禁在内心叹息,武周初立,根基未稳,任何决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这朝堂之上的争论,看似是对祥瑞与佛教的看法分歧,实则关乎武周未来的兴衰存亡,实在容不得半点马虎。

良久,武曌停下脚步,心中已然有了主意,轻声唤道:“来人,宣狄仁杰进宫。” 她的声音在朝堂内回荡,带着一丝疲惫与坚定。武曌心里清楚,狄仁杰心思缜密、见识不凡,或许能为这棘手的难题提供破局之法,唯有与他商议,自己才能更为笃定地做出决策。

不多时,狄仁杰匆匆赶来。宫殿外,侍卫通报的声音传来:“狄仁杰大人到 ——” 武曌微微抬头,望向殿门方向。只见狄仁杰身着朝服,虽一路疾行,却依旧身姿挺拔,尽显沉稳气度。他快步踏入殿内,在武曌面前站定,撩起衣摆,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参拜:“陛下深夜宣臣,不知所为何事?” 此刻,狄仁杰心中也在暗自揣测,朝堂上关于祥瑞与佛教扶持的争论如此激烈,陛下深夜宣召,想必是为了此事。他深知此事棘手,关乎国家走向,回答时必须慎之又慎,因而低垂着头,目光落在地面的金砖上,等待陛下开口。

武曌抬了抬手,示意狄仁杰起身,而后说道:“今日朝堂之上,关于祥瑞与佛教扶持之事,争论不休。狄卿,你对此有何看法?这事儿,就像那海上行舟,风向不定,稍有差池,便可能偏离航道啊。” 武曌微微眯起眼睛,目光紧紧盯着狄仁杰,试图从他的回答中探寻出最恰当的决策方向,这 “海上行舟” 一语双关,既指朝堂决策如行舟般艰难,也暗示武周政权在复杂局势下的飘摇。武曌内心思索着,朝堂上两派观点针锋相对,自己虽有想法,却也需听听狄仁杰的见解,毕竟他总能从细微处洞察关键,说不定能给自己的决策增添几分周全。

狄仁杰微微思索,心中快速权衡利弊,拱手回道:“陛下,林羽上书所言,有其合理之处。祥瑞既现,确实可鼓舞民心,彰显我武周国运昌盛。这祥瑞,犹如春日繁花,能让百姓瞧见我武周的勃勃生机 。” 狄仁杰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头,观察武曌的神色,见陛下神色专注倾听,便继续说道,“适度扶持佛教,在教化民众、稳定民心方面,或有裨益。不过,若过度兴佛,就好比田间杂草疯长,会抢了庄稼的养分呐 。” 他顿了顿,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然保守派大臣们的担忧,亦不可忽视。过度兴佛,耗费巨大,冲击本土文化、扰乱阶层结构、影响人才发展,于国之根基有损。这就像一座大厦,根基若不稳,再华丽的装饰也无济于事。” 狄仁杰用 “杂草抢养分” 暗示过度兴佛对国家其他方面发展的阻碍,“大厦根基” 则隐喻国家的根本所在。武曌听着狄仁杰的话,内心暗自点头,他的分析与自己的担忧不谋而合,看来自己召他前来商议是对的,只是具体该如何落实,还需进一步探讨。

武曌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狄卿所言,正合朕意。朕意已决,先遣朝中饱学之士,会同钦天监,奔赴各地,仔细勘察祥瑞之真伪。这勘察一事,可得像那工匠雕琢美玉,细致入微,莫要放过任何瑕疵 。” 武曌站起身来,缓缓走向狄仁杰,目光坚定,“若祥瑞属实,可昭告天下,宣扬我武周顺应天意。至于佛教,可先从修缮部分破旧寺庙做起,不可大兴土木,以免劳民伤财。修缮寺庙,如同修缮旧船,需稳固船体,而非盲目扩建。同时,在学堂之中,仍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确保本土文化传承不断。狄卿,你觉得如何?” 武曌以 “工匠雕琢美玉” 暗示勘察祥瑞需谨慎,“修缮旧船” 隐喻对佛教的适度扶持,避免过度扩张。武曌在说出这番决策时,内心其实也有些忐忑,不知这样的安排是否真能平衡各方利益,既顺应民心对祥瑞的期待,又稳固国家根基,只能寄希望于执行过程顺利。

狄仁杰听闻,再次行礼,心中暗自感叹陛下决策之英明,说道:“陛下圣明,此乃兼顾各方之良策。如此一来,既能顺应民心对祥瑞的期待,又可避免过度兴佛带来的诸多弊端,实乃我武周之福。这就好比在崎岖山路寻得一条平坦小径,稳稳当当前行。” 狄仁杰用 “崎岖山路寻小径” 暗示决策的艰难与正确决策带来的平稳发展。武曌听了狄仁杰的夸赞,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稍有放松,至少狄仁杰认可了自己的决策方向,这让她对未来的执行多了几分信心。

武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此事便交由狄卿负责。选派得力之人,尽快启程勘察祥瑞。修缮寺庙之事,也需谨慎安排,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狄卿,你这担子可不轻,得像那驭马高手,牢牢掌控缰绳 。” 此刻,武曌将重任交予狄仁杰,心中既有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有一丝担忧,担忧此事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状况。她再次看向狄仁杰,目光中满是期许,“驭马高手掌控缰绳” 暗示狄仁杰需把控好勘察与修缮事宜的节奏与方向。武曌内心默默想着,狄仁杰办事向来靠谱,可此事太过关键,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朝堂动荡,希望他真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般,将事情圆满办妥。

狄仁杰神色庄重,双手抱拳,高声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而后缓缓退下。武曌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此次决策,关乎武周兴衰,切不可有丝毫差错。唯有谨慎行事,方能让武周在这风云变幻之世,屹立不倒。” 武曌深知,未来的路充满挑战,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稍有差池,武周的江山便可能动摇。她在心中默默为武周祈福,也期待着狄仁杰能顺利完成任务,为武周带来新的生机与稳定。

几日后,一支由朝中官员、钦天监监正及数位学识渊博的大儒组成的勘察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洛阳城。他们肩负着武曌的重托,奔赴各地,去探寻祥瑞背后的真相。与此同时,工部也开始着手挑选需要修缮的寺庙,拟定修缮方案。洛阳城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关于祥瑞与佛教之争的最终结果,而武周的命运,也在这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悄然发生着改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