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188章 储位相让,圣意暂缓

医途大唐 第188章 储位相让,圣意暂缓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17:15

庐陵王李显坐在车驾之内,神情略显憔悴,脸上带着几分旅途的疲惫,可那双眼眸中却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他身形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座椅的扶手,透过车窗缝隙,紧张地张望着京城的街道。一路上的颠簸并未消磨他对未来的憧憬,反而让他对即将面临的朝堂局势更加期待。此刻的他,身着一袭朴素却不失庄重的锦袍,虽历经磨难,但身上那份皇家的威严依旧隐隐散发。他深知此番回京,朝堂局势波谲云诡,自己的命运与武周的未来紧密相连。而在这复杂的局势背后,他心中还有一份对兄弟李旦的牵挂。当车驾缓缓驶入京城,李显的目光不自觉地望向皇嗣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温情,喃喃自语道:“旦弟,多年未见,不知你如今可好。”

车驾抵达府邸后,李显稍作休整,便迫不及待地命人准备了一份薄礼,打算前往皇嗣府探望李旦。他深知此时朝堂局势敏感,此次会面需格外小心谨慎。夜幕降临,李显乔装打扮,带着两名贴身侍卫,趁着月色,悄悄出了府邸,朝着皇嗣府走去。

与此同时,皇嗣李旦在府中亦是心事重重。他身着素色长袍,长发束于脑后,面容清瘦,神色间透着忧虑。李旦踱步至书房,在书桌前缓缓坐下,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宣纸,随后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他微微皱眉,目光专注而坚定,开始书写上书武曌的折子。“陛下,臣自感身体抱恙,难以履职。今庐陵王李显归来,其德才兼备,更具正统之身,实乃储君之不二人选。臣恳请陛下立李显为太子,以安天下之心,保朝堂之稳。” 李旦的字迹工整而有力,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兄弟的情谊。书写过程中,他不时停下笔,微微抬头,眼神望向远方,脑海中浮现出与李显相处的过往。那些年少时一同玩耍的画面、患难与共的日子,一一在眼前闪过。李旦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显兄,愿你此番归来,能为朝堂带来新的生机,我自当全力助你。”

正想着,管家匆匆走进书房,在李旦耳边低语几句。李旦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忙起身,快步朝府门走去。

在皇嗣府的偏厅中,李显和李旦终于相见。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李显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李旦的双手,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旦弟,多年不见,你清瘦了许多。” 李旦眼眶微红,回握住李显的手,说道:“显兄,一路奔波,辛苦了。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两人相视而笑,往昔的情谊在这一笑间尽显无遗。

他们在偏厅中坐下,侍卫们守在门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李显环顾四周,感慨道:“旦弟,这皇嗣府,还是老样子。” 李旦微微点头,说道:“是啊,可这朝堂,却已历经诸多变故。显兄,你此番回来,朝堂局势复杂,你要多加小心。” 李显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说道:“我明白,这些年在外地,我也听闻了朝堂之事。旦弟,你这些年身处朝堂漩涡,想必也不容易。” 李旦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为了朝堂安稳,为了李唐宗室,再难又何妨。显兄,我已决定上书陛下,将储位让与你。你乃正统,又有大臣支持,定能带领朝堂走向正轨。”

李显听闻,心中感动不已,他紧紧握着李旦的手,说道:“旦弟,你的心意我领了。可这储位,本就不该让你一人承担如此压力。我们兄弟二人,当共同为朝堂出力。” 李旦看着李显,坚定地说:“显兄,莫要推辞。我心意已决,只有你成为太子,才能平息朝堂纷争,保我李唐宗室。” 两人又低声交谈了许久,分享着这些年的经历,互相倾诉着对朝堂局势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直到夜深,李显才起身告辞。两人在府门口依依惜别,李显再次紧紧拥抱李旦,说道:“旦弟,你我兄弟,日后定能携手共进。” 李旦用力地点点头,目送李显离去。待李显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李旦才转身回府,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更加坚定了上书让储的决心。

折子呈递到武曌手中时,武曌正坐在龙椅上,思索着立储之事的诸多利弊。看到李旦的折子,武曌先是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对李旦再熟悉不过,李旦向来行事低调,为人谦逊,多次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退让之态,此次上书相让储位,倒也符合他的性格。武曌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慰,李旦这般顾全大局,着实难得。

但转瞬之间,武曌的眉头又紧紧皱起。她深知立储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立李显为太子,从民心所向来看,李唐正统深入人心,百姓们对李唐仍存有眷恋之情,立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民心,稳固武周统治的根基。从朝堂局势而言,支持李显的大臣不在少数,狄仁杰等一众忠良之臣,皆力挺李显,若立李显,能凝聚这部分大臣的力量,朝堂或许能重归平静。

然而,武曌的目光中又闪过一丝忧虑。武氏宗族在武周政权中势力庞大,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他们为了武氏能够延续统治,四处奔走、拉拢人心。若立李显,武氏子弟必定会强烈反对,朝堂之上恐怕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各方势力相互倾轧,武周政权的稳定将受到极大威胁。武曌在心中暗自思忖,自己辛苦建立的武周,不能因立储不当而陷入混乱。可若继续拖延立储,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只会愈演愈烈,大臣们心思皆放在立储之争上,无心政务,长此以往,国家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

武曌缓缓放下折子,靠在龙椅上,闭目沉思良久。她的内心在两种选择之间来回挣扎,难以抉择。一方面是顺应民心、稳定朝堂的李唐宗室子弟,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武氏宗族势力。武曌深知,这一决定不仅关乎着朝堂的未来,更关乎着武周政权的生死存亡,自己必须慎之又慎 。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听闻李旦上书请让储位给李显,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李显的大臣们面露喜色,认为这是顺应天命之举。狄仁杰等大臣相互对视,眼中满是欣慰,他们深知李显若能成为太子,李唐复兴有望。而武氏子弟一方则是群情激愤,武承嗣更是怒不可遏,他在府中来回踱步,口中大骂:“李旦这是何意?竟要将储位拱手让给李显,这不是坏我大事吗!” 武三思则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一突发状况,试图挽回局面。

最终,武曌决定暂缓立储。她在朝堂上神色威严地宣布:“立储乃国之重事,朕需再行斟酌。李旦所奏,朕已阅悉。朝堂之上,诸位大臣当以国事为重,切勿因立储之事再生纷争。” 武曌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大臣们纷纷跪地领旨。然而,朝堂之下,暗流依旧涌动,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武曌最终的决定,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而庐陵王李显在京城的府邸中,也在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安排,他坐在书房的榻上,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起身踱步,心中牵挂着远在皇嗣府的李旦,深知自己的未来,乃至武周的未来,都悬于武曌的一念之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