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202章 密诏风波,权谋博弈难解局

太和殿之内,气氛如寒霜罩顶,满朝文武皆噤声不语。

太后高坐殿上,手中权玺熠熠生辉,那卷密诏,如一把利剑,斩断了诸多人的心防。

皇帝神色恍惚,目光在太后与摄政王之间来回游移,似在挣扎,又似在动摇。

萧霁面色不动,眼神却冷若冰霜,他早知太后藏有后手,只是没想到,她会在此时亮出这张底牌。

“皇祖母,”萧霁拱手而立,声音不疾不徐,“您既执密诏而来,自称摄政之权未失,是否也愿听听臣的一封密疏?”

太后眯眼:“密疏?”

萧霁一挥手,沈霖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呈于皇帝。

“陛下可阅。”他道。

皇帝接过,展开细看,不由脸色剧变,满脸震惊地望向太后:“这……是真的吗?”

“什么?”太后神色未变,却隐隐有一丝不安。

“信中揭示,”皇帝语调发颤,“当年江家之案,并非单纯通敌,而是有人蓄意栽赃——而谢无忧,正是其中关键!”

殿中一阵哗然,众臣面面相觑,谢无忧的名字已多年未曾提及,如今忽然出现,竟成旧案关键?

太后眉头一紧:“谢无忧之事,早年便已结案,摄政王莫非欲以旧事混淆视听?”

萧霁冷然道:“太后莫急,此信为禁军旧统领沈尚所留,乃当年亲历者所书。他口述录音、指证多人,包括已供认的沈嬷嬷,皆言谢无忧实为暗线,并非通敌之人。”

“更有密账为证,太后亲批银两,命人封口。”

萧霁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皇帝手颤地将信交给太后:“皇祖母……可有此事?”

太后面色不变,却缓缓闭上了眼。

“谢无忧……是我错了。”

她语气忽然平淡,众人皆是一愣。

“本宫以为,他叛国;以为他背叛了皇室;以为他为江家之余孽所用……可事实,却是我错信了他人。”

萧霁眯起眼,察觉太后态度转变,未急着追击,只静观其变。

太后慢慢起身,声音如秋叶落地:“既密诏已出,既旧案重提,既尔等质疑本宫之政,那就让百官公议,由陛下裁断。”

皇帝迟疑片刻,缓缓开口:“朕……明日召百官议政,再决太后摄政之权。”

太后神色不动,只轻轻一笑:“好。”

一场朝堂风暴,暂时落幕。

太后携密诏退宫,萧霁回府整顿旧案,朝局暗潮涌动,而林婉儿,却在另一边悄然落子。

——

当夜,摄政王府书房。

林婉儿正整理谢无忧留下的旧物,忽地,从一堆旧袍中,翻出一枚青玉玉佩。

那玉佩形制古朴,背后却刻有一个字——“柳”。

她眉头一动,喃喃道:“柳?……柳家?”

忽而,她想起一人——当年江家案发后,唯一未牵连的江家远亲,江父的胞妹,嫁于柳氏为妻,却在案发数月后离奇失踪。

“难道……谢无忧当年未死,而是被柳家暗中庇护?”

她手持玉佩,立刻命人彻查京中柳氏族谱。

不出一日,果然查到:柳家近年低调无比,却有一名家仆,名为“无谢”。

“无谢”者,即“谢无”——谢无忧倒名。

林婉儿握紧玉佩,冷声道:“原来他还活着。”

若能将谢无忧请出,揭开二十年前的真相,太后纵有密诏,也难以立足!

——

翌日,太和殿再度召朝。

群臣毕至,朝堂肃穆。

皇帝面色凝重,身着明黄朝服,坐于高位。

太后未着凤袍,仅穿素色锦服,面容淡然。

摄政王一身朝服,气度沉稳,立于龙案之下。

“诸臣可有议?”皇帝开口。

户部尚书上前奏道:“臣等观太后密诏,诚为先帝遗命,然摄政年限已至,朝纲应归陛下掌持,太后权柄当退。”

兵部尚书紧随其后:“摄政王辅政有功,弹压边患,清肃朝纲,应承权政。”

太后并不言语,只是淡然一笑,目光微带讥讽。

皇帝沉吟片刻:“太后之恩,朕心感铭,摄政王之功,朕亦深知。然国之大器,终归一统。今日,朕收回政权,太后退居宁寿宫,摄政王入阁辅政。”

众臣皆呼:“圣明。”

太后缓缓起身,施礼道:“本宫退位之日,亦是孽因果断之时。尔等且看,朝堂之事,是否真能明朗。”

她声音微冷,回眸望向萧霁与林婉儿:“你们的胜利,不会长久。”

言罢,缓缓转身,袍袖拂地,如秋水无波,却寒意沁骨。

朝堂之后,林婉儿轻声对萧霁道:“她不会甘心。”

“我知。”萧霁看向东方,晨曦微露,“但我等得起她的下一步。”

林婉儿眯起眼:“我会亲自带人去柳家,找谢无忧。”

“我陪你。”萧霁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坚定,“这局,该收了。”

朝堂之战未休,真相与血债仍缠绕如藤。

而权与情、谋与恩、恨与义,才刚刚真正展开最后博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