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67章 太子登基,风云再起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第67章 太子登基,风云再起

作者:非也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7:54:28

大昭十七年春。

帝驾崩,太子允昇临朝。

这一日,长安百官肃立,文武齐聚金銮殿。钟鸣九响,礼官高声宣读诏令,太子允昇身着冕服,步履坚定地踏上御阶,跪拜天地,受三公九卿之礼,加冕为帝。

年号:永宁。

新帝年仅十九,却目光坚定如磐石,眼底无惧无怯,惟有深藏的锋芒与果决。

新帝登基礼毕,归寝宫未久,便传召户部尚书、兵部侍郎、御史中丞夜议三案。

左右皆惊。

有人低声议论:“新君尚年轻,竟连登基喜宴也未设,便着手政务……”

也有人冷笑:“此子不过是仰仗沈长公主余威,空有虚名罢了。”

但夜至三更,君臣三轮议事完毕。

户部尚书跪倒叩首:“臣愚钝,竟未曾觉察漕银亏空已达十万两之巨。陛下慧眼如炬,实乃大昭之福。”

兵部侍郎亦战战兢兢:“陛下洞察军饷兵器账册作伪,已查得七府十六营之弊案,臣等惭愧至极。”

御史中丞原本是齐王旧部,然此夜归来,便于翌日奏折中写下十二条治弊要策,自请巡视东南六州。

朝野震动。

而真正知情者,却明白一件事——

陛下动手了。

新帝允昇,是沈婉宁一手教养出来的。

自小便在风雨中学会看人、用人、断事、藏锋。太后想扶持齐王,他便扮猪吃虎。皇帝迟迟不立太子,他便借“婉宁之威”稳住局面,却从未贪功。

如今沈婉宁死后,江南归隐的谢无极也未再现身。

朝堂之上,再无前朝旧人可依。

但他,依然能稳住天下。

登基第三日,陛下亲赴昭敬皇姑祠,素衣跪拜三刻,献上亲书金匾:“护国长宁”。

百姓传颂之。

是夜,大雪再临长安,仿若当年沈婉宁殒命江南之日。

允昇独坐殿前,看着庭前梅树出神。

那是婉宁姑母亲手种下的梅种,枝干已粗壮挺拔,花开正盛。

“姑母,”他轻声呢喃,“孩儿,做到了。”

“如今,山河稳了,百官服了,天下归心……只是,再无人唤我‘昇儿’了。”

登基百日,新帝下旨整饬后宫,仅立一位皇后,为尚书令之女韩婉仪,清正寡言,才德兼备。

后宫从简,不设贵妃,不选三千。

百姓称新帝“礼法之君”,更尊其为“幼帝圣主”。

朝堂之上,暗流虽动,却再无狂澜可起。

某日,御前奏折中一纸密函震惊朝野。

东海边境,一名自称“谢氏”的散人,自请开垦旧地,为大昭设南市商港。

户部尚书大惊:“此谢氏,莫非与……护国长公主之伴侣同名?”

新帝阅毕,只轻轻一笑:“准奏。”

一字未多,却眼底含笑。

他知道,是谢无极归了。

归来不是为权,不是为利,而是为兑现那句诺言——

“你护山河,我护你。”

大昭永宁五年,南市初成,商贾如潮,百业复兴。

沈婉宁生前亲撰《宫律三卷》被太学列为官员必读之书,列入正典。

谢无极于南市讲武,收门下三百,皆成一方良将。

而在长安,凤仪祠香火不断,妇孺皆知沈婉宁传说。

百姓感叹:“那是大昭最好的女子。”

是年秋,陛下独游江南,夜宿一村,访一老翁。

翁问:“陛下何来?”

允昇答:“寻旧梦。”

老翁抚须而笑:“你若来迟一步,便赶不上沈姑娘的琴声了。”

新帝一愣:“您见过她?”

“自然见过,”老翁指向西湖边一座小坟,“她便长眠于此。”

“生前种满桃花,谢公每日拂尘焚香,从不离去。”

新帝跪地三叩,流泪而归。

而后朝中再起动荡,允昇早已沉稳应对。

他不再仰赖任何人,而是自己撑起了这片江山。

但在每一个除夕夜,他都会手写一封信,烧于凤仪祠前。

内容都只有一句:

“姑母,你教我的,我都记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