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武神伐仙 > 第111章 风波起

武神伐仙 第111章 风波起

作者:山桔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1 17:43:51

“如果再让他这么折腾下去,那么勋贵武将那里,恐怕要多生波澜。”

兵部尚书庄兆忧心忡忡地说道。

如今打压勋贵,压制武将,是所有朝堂官员默认之事。

就连皇帝都无法阻止。

如今靖安伯领兵在外,难免让一些硒鼓的勋贵们重新燃起希望。

想着重新掌握军权,又或者重返朝堂。

如此一内一外,极为麻烦。

更何况,那位靖安伯又是一位不安生的主,做出一番功绩几乎已经成了必然。

王无修哂然一笑:“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倒是对这位靖安伯,我们可以做一些应对。”

随即他的眼中充满了睿智,看向兵部尚书,问道:

“你说,这靖安伯如今最特殊的地方是什么?”

兵部尚书庄兆面露思索,在脑海里想着靖安伯的一举一动,以及民间士林的反应。

沉声说道:“民间声望!”

平灭白云部的事迹,已经被朝廷宣传了出去。

不少百姓听后先是觉得不可置信,又是觉得匪夷所思。

直到看见林青从一名百户一跃成为靖安伯,这才相信了。

封伯是如何也造不了假的。

而主动出击草原,在民间百姓看来,这就是扬我大乾国威!

让一些早就对大乾失望的百姓们,燃起了一丝希望。

兵部掌管全国兵册,在此事发生后。

大乾境内踊跃参军,想要去北方杀敌的军卒数不胜数。

希望也能如靖安伯一般,加官进爵。

思索间,二人来到了皇宫的午门前,这里已经有不少官员在静静等待了。

“那他这些民间声望又是如何来的?”王无修哂然一笑,一双祥和的眼睛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兵部尚书庄兆思考了片刻,最后缓缓摇摇头:

“下官不知,还请首辅大人解惑。”

“独一无二。”

王无修淡淡扫了庄兆一眼,留下了一众大臣。

便自顾自地向前走去,他作为百官之首,自然要第一个入午门。

一刻钟后,经过侍卫的检查,一众大人这才彻底进入了皇宫。

六部的官员去到自己所属的地方办公。

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武将勋贵。

则是默契地前往了御书房所在。

他们除了朝廷的邸报以及各种文书,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

对于北乡城发生的事,他们如今都已知晓。

即便有些人没有看过奏折密信。

得到通传后的一众官员进入了御书房。

正埋在厚厚奏折中的光汉皇帝露出了半个额头,以及头上的一些青丝。

见一众大人们进来,皇帝抬起了头,越过奏折看向他们。

顿时面露惊讶,连忙笑着说道:“今日是何日子,竟然让诸位爱卿齐聚于此,快快赐座!”

几位小太监将座椅搬了上来,一众大人坐下后,目光灼灼地看向皇帝。

引得光汉皇帝微微一愣,笑道:“诸位爱卿为何如此看朕?”

兵书尚书庄兆站起身,恭敬一拜,随即从袖口拿出了四封奏折。

“臣有事启奏,还请陛下过目。”

一旁的小太监将奏折接了过去,快步行到皇帝身前,将奏折放于桌案之上。

光汉皇帝面露疑惑,“这是何事?居然引得一众爱卿齐齐到来。”

他没有停止手中的动作,径直将奏折拿了起来,细细查看。

只是第一封,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狐疑地看了一眼朝堂诸公。

继续阅读。

御书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寂,光汉皇帝不时面露愤恨,不时面露惊叹。

时而震惊,时而暴怒!

最后,他长出了一口气,将奏折放于桌案之上,抬头看向朝堂的衮衮诸公,

“诸位爱卿,这些奏折是何时到的京城。”

“回禀陛下,是午时一刻抵达的五军都督府,臣见到后就即刻入宫。”庄兆起身回答。

“嗯,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光汉皇帝端起了茶水,用茶杯隐去了眉宇间的一抹笑意。

王无修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帝,以及在皇帝身后静静站立的黄俊,淡淡开口:

“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所说的..哪件事?”

“官糖一事,虽说靖安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那死的都是蛮子,而这官糖私卖一事,死的是我大乾百姓!”

啪!

光汉皇帝直接将手中精致的茶杯摔得粉碎,猛地站起身,来回踱步。

嘴里咬牙切齿,看起来愤怒无比:

“岂有此理,大乾居然有如此蛀虫,如今军中缺糖,但我大乾生产的糖却大摇大摆地送去了草原,长达十年之久!!

多少百姓因此而失去了性命,其中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又有多少贪官污吏,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

光汉皇帝目光锐利,带着对于贪官污吏深深的恨意,径直离开桌案,来到王无修面前。

死死地盯着他:“王首辅,你来告诉朕,死了多少百姓!!”

王首辅默默叹息一声,站了起来,沉声说道:“老臣死罪!!”

其余大臣也同样如此,默默站了起来,齐声喊道:

“微臣死罪。”

光汉皇帝呼吸急促,愤怒地转过身返回了桌案。

但在转身的一刹那,他的面容恢复了平静,哪还有气急败坏的模样。

坐回到长椅之上,光汉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在平复怒火。

随意摆了摆手,说道:“诸位大人起来吧,你们远在京城,如何能知道边关小城之事。”

一时间,御书房中陷入了死寂,压抑的气氛开始弥漫。

吏部尚书宫慎之慢慢站起了身子,他的年纪极大,已经七十有二,乃三朝老臣。

在大乾官场与士林中都有很大的威望,虽然他胡子头发早已花白,

但说话却清清楚楚,果断异常:

“陛下切勿动怒,北乡城之事虽然触目惊心,但如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此话一出,一些大臣的眼神晦涩难明,将头缓缓低了少许,将眼神藏了起来。

“哦?何事?爱卿请讲。”光汉皇帝像是来了兴致,问道。

宫慎之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臣恳请陛下彻查各地制盐制糖工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