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 第320章 翻译经书是个大工程

“这塔顶的玄机,还不止于此。”

陈晨引着众人,看向四周的墙壁。

墙壁上,并非壁画,而是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李泰快步上前,从头读起。

“……慈恩传三藏法师,俗姓陈,氏……是故,此塔名雁塔。”

读到这里,李泰停了下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

雁塔?

他抬起头,环顾四周,最后将视线落在了陈晨身上。

“先生,这上面记载的,莫非就是这座塔得名的缘由?”

“正是。”陈晨点头。

“快念给朕听听。”李世民催促道。

李泰清了清嗓子,将那段文字缓缓念了出来。

原来,在摩揭陀国,有一座小乘佛教的寺院。

寺中僧人原本是吃“三净肉”的,也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的肉食。

有一天,恰逢采买之人没有买到肉,厨房断了荤腥。

一个僧人抬头,正好看见一群大雁飞过,便开玩笑地说:“今日僧众无供,菩萨应该知道我们的窘迫吧。”

话音刚落,领头的那只大雁竟折断翅膀,从空中坠落,死在了僧人面前。

全寺僧人见此情景,无不惊骇悲伤。

他们明白,这是菩萨在点化他们。

从此,寺中再不食肉,并专门为这只大雁建了一座塔,以作纪念。

玄奘法师听闻此事,深受触动。

因此,他后来在慈恩寺督建此塔时,便也取名为“雁塔”,以彰显菩萨的慈悲与教化。

整个七层塔顶,一片安静。

小兕子和小城阳听得一愣一愣的,小声问:“那只大雁,真的自己掉下来了吗?”

“是呀,好可怜。”

李承乾和李泰的心情则要复杂得多。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这座塔要叫“大雁塔”。

这个名字背后,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充满了慈悲与警示的典故。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世民喃喃自语。

“好了,这塔里的东西,就看到这里了。”陈晨的声音打破了众人的沉思。

“我们下去吧。”

众人默默点头,转身开始顺着来时的木梯,一层层地往下走。

最终走出塔门,重新站到塔外的广场上。

灿烂的阳光再次洒落,众人走出塔门,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塔内七层让他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经历了一场心灵的巨大冲刷。

陈晨领着众人,穿过广场,走向了塔后的一片更为开阔的院落。

这片院落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几座气势恢宏的殿堂错落有致,正对着他们的殿门上,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

“大遍觉堂……”

李泰念出了上面的字,又看了看左右两边的偏殿。

“光明堂,般若堂……这,这里是做什么的?”

他原以为大雁塔就是全部了,没想到后面还有如此规模的建筑群。

“这里,是玄奘法师真正开始他后半生事业的地方。”陈晨的声音带着几分郑重。

“也是他带回来的那些经文,最终得以发扬光大的地方。”

“玄奘院。”

众人迈步而入,首先进入了正中的大遍觉堂。

殿内没有供奉佛像,也没有陈列宝物,而是用一种近乎全景的方式,再现了一个宏大的工作场面。

数十个栩栩如生的人像,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有的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地聆听着什么;

有的则伏在案上,奋笔疾书;还有的在互相校对着手中的卷册,激烈地争论。

而在所有人的最中心,一个清瘦的僧人塑像,正手持一卷贝叶,口中仿佛在念诵着经文。

“这是……”李世民看着这场景,有些不解。

“这是在做什么?如此多的人?”

李泰也看出来了,这似乎是在描绘抄录经书的场面,可这阵仗,未免太大了些。

“伯父,您觉得,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六百五十七部经文,是如何将它们从梵文,变成我中原人人都能读懂的文字的?”陈晨反问。

“自然是法师他亲自翻译。”李泰不假思索地回答。

在他想来,玄奘法师佛法精深,又通晓两国语言,翻译经文自然不在话下。

“他一个人?”陈晨笑了。

“青雀,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你觉得,翻译六百多部典籍,需要多长时间?”

李泰一怔。

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他自己校注典籍,一字一句都要反复推敲,耗时耗力。

六百五十七部,那是一个他无法想象的数字。

若只靠一人,穷其一生,恐怕也难竟全功。

“玄奘法师的伟大,不仅在于他西行取经的毅力,更在于他开创了一套前无古人,甚至可以说是后无来者的翻译体系。”

陈晨指着那片忙碌的塑像群,声音里透着一股敬佩。

“这里,在当时,与其说是译经的禅院,不如说是一座专门处理知识的工坊。”

“工坊?”李世民对这个词很敏感。

“是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