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律政锋芒 > 第223章 儿童画维权之路

律政锋芒 第223章 儿童画维权之路

作者:上官游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15:11:20

青山县的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玻璃门上。渠成顺刚泡上一杯浓茶,就看见一对父子神色匆匆地推门而入。父亲张春林眉头紧锁,身后跟着个背着卡通书包的小男孩,耷拉着脑袋,校服衣角被攥得皱巴巴的。

“渠主任,求求您帮帮我们!”张春林声音发颤,把怀里的杂志摊开在桌上,“我儿子张晓明的画被人用了,可他们连个名字都不写!”

正在整理案卷的张彩娇快步上前,递过纸巾和水杯。渠成顺推了推老花镜,目光落在杂志上那两幅色彩鲜艳的儿童画上——湛蓝的天空下,孩子们手拉手围着彩虹欢笑,笔触虽稚嫩却充满灵气。可翻遍整页,确实没有任何作者署名。

“上个月在报亭看到这本杂志,晓明一下子就认出是自己的画。”张春林喉结滚动,“我们去找杂志社,他们居然说孩子小,不配享有着作权!”一旁的张晓明突然抬起头,眼睛里蓄满泪水:“叔叔,我的画真的这么不值钱吗?”

渠成顺的心猛地揪紧。他想起自己孙子也爱画画,那些贴满书房的涂鸦,每一笔都是孩子的心血。“孩子,你的画很珍贵。”他蹲下身,语气温和,“我们一定帮你讨回公道。”

戴世龙拄着拐杖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这事儿我熟!信访局干了几十年,最见不得欺负老实人。”周万全已经翻开厚重的法律汇编,食指快速划过泛黄的书页:“着作权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就是作者,和年龄没有关系。”

方梅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相机快门“咔嚓”轻响:“这个选题太棒了!未成年人着作权保护,正是大众关注的盲区。”她掏出录音笔,“张爸爸,能详细说说投稿经过吗?”

原来,去年张晓明在市教委绘画比赛夺冠后,收到美术杂志社的约稿信。张春林满怀期待地寄去三幅作品,却石沉大海。直到发现杂志上的“侵权作品”,他才知道自己被摆了一道。

“他们说这是教委对孩子的鼓励,不用走那些程序。”张春林冷笑,“可鼓励也该有个尊重吧?”

渠成顺立刻召开案情分析会。法律服务中心的白板上,很快列出维权要点:确认投稿证据链、梳理类似判例、联系版权局专家...张彩娇连夜整理张晓明的绘画草稿、比赛证书和投稿信件;戴世龙动用老关系,打听到杂志社主编的电话;周万全则在法律数据库里搜索未成年人着作权胜诉案例。

方梅的报道《8岁小画家的“无名”画作》在晨报头版刊发后,引发轩然大波。读者来信塞满报社信箱,网络论坛里“未成年人是否该享有着作权”的话题阅读量突破百万。但压力也随之而来——说客找上门,暗示“得饶人处且饶人”;甚至有人匿名举报法律服务中心“过度炒作”。

“我们做的不是炒作,是普法!”渠成顺在晨会上拍案而起,“如果连孩子的创作都得不到尊重,谈何法治社会?”

开庭那天,法庭外人头攒动。方梅架着摄像机直播,张彩娇举着标语牌“守护童心,扞卫版权”。庭审中,周万全作为专家证人,将法律条文与现实案例娓娓道来;张忠民则用确凿的证据链,证明杂志社未经授权使用作品的事实。

“着作权是创作者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分年龄大小。”张忠民的声音在法庭回荡,“张晓明小朋友用画笔构建的美好世界,值得被认真对待。”

当法官宣判杂志社需公开道歉、支付稿酬并规范约稿流程时,张晓明突然从座位上蹦起来,挥舞着自己的画作:“我的名字终于能写在画上啦!”

这场官司后,兴华法律服务中心接到大量未成年人维权咨询。渠成顺带领团队整理出《儿童着作权保护手册》,走进校园普法;方梅跟踪报道后续,制作系列专题《守护少年的你》;而张晓明的画,被印在了手册封面上,署名下方多了行小字:法律守护每一份童真与创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