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列国大修士 > 第368章 帝王之术

列国大修士 第368章 帝王之术

作者:快乐的裱糊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5:11:04

可以说,眼前这位寿王的实力和所控制的地盘并不比郑九差多少,如此巴巴的赶来投靠,是何居心?

这让郑九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忍不住瞪了一眼刘士功。

正自得意的刘士功吓了一跳,一下子面色煞白,豆大的汗珠布满额头,慌忙拱手垂头,“大王有所不知,寿王殿下他五日前便赶来孟县,一直在等候您,所以……”

郑九摆摆手,打断了刘士功,扭头又问郭永寿,“寿王殿下兵强马壮,在河下深得乡绅豪强的拥戴,何故转身他投,岂不让那些追随者失望?“

郭永寿闻听吓的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永寿之决定,乃下河郡所有父老乡亲的愿望,绝非为一己私利,请韩王千岁明察。”

郑九皱起眉头,却见刘士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其中应该还有些隐情,便亲手扶起郭永寿安慰两句,但是否同意投靠,只字未提。

为了避免尴尬,刘士功又硬着头皮连续介绍了后面的一帮身着华服的陌生人,要么是划地称王的豪强,要么是聚啸山林悍匪头子,人人手中都有点人马辎重。

关键是这些人马分布在韩国的中西部广大地区,说白了,很多都是在魏军占领区内,若真要起事的话,会在一夜之间四处起火。

“诸位朋友是如何穿过魏军的重重封锁来到我孟县的?”

“回大王,所谓重重封锁不过尔尔,魏人之志远不止韩国,所以贪念太盛,没有足够兵力在各县驻防,魏军驻地看似铁通一块,实则漏洞百出。”

说话的阳泉县的牧王,原本只是个县衙小吏,阳泉被魏人占领后留下的驻防军不足千人,乱世出英雄,这位牧王当时就带着一帮子兄弟造反了,现在手中居然也有几千人马。

“难道东西两路的魏军主力没有围困我孟县?”郑九越听越奇。

“回大王,两路魏军早撤了,西路军撤到了卫辉,只为了看住西北门户,东路大军更绝,已经撤出了韩境,现在恐怕在燕国打仗。”

竟然已经跑到了燕国?原来如此。

郑九听到这些,心里已十分了然,说了几句好听的敞亮话便宣布晚间宴请各路英雄,着费佳亲自安排。

然后,郑九便借口有紧急要务处理,喊刘士功到房间谈话。

见众人散去,郑九还是随手扔了一道隔绝屏障,他需要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做一些决定,不希望被任何人听去。

刘士功自然是受宠若惊,连着喝干两大碗白水,这才抹抹嘴,将这一个月来发生的所有要事都详细说了一遍。

其一,按照魏军撤离的时间推测,此刻的燕国可能已经灭国了。

只是消息还没有那么快传出来而已,目前韩国境内除了分散在各地的驻防军,加起来不足三万,魏军只有一支六万人的主力西路军。

韩国空虚是不争的事实,各路反王前来投靠,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其二,经过刘士功、费佳等人大肆招兵买马,郑九麾下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了五万人,若是把这些反王全都收进来,兵力规模最起码也在十万上下,实力已经超过了在韩境的魏军。

当然,这些人马成分驳杂,实际的战斗力如何?是否存在别有用心的反王?还需要花大量时间甄别,但时间不等人。

其三,从全局看,郑九必须要抓住这个天赐良机。

随着燕国被灭,魏赵宋三国的实力大增,大周更是在西部战场节节败退,实际上已经孤立无援。

若是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魏赵宋联军西出大周是必然,甚至还会拉拢盘踞在北方的罗刹国一起出兵,大周覆灭是迟早的事。

还有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是五日前传来的,川蜀国以楚人蛮横占据枝江水源为借口,正式与南楚国开战,让本就错综复杂的东州大陆更加混乱。

所以,在刘士功看来,郑九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思路,在这乱世中攫取最大的利益。

“以你的说法,必然要把这十一路反王都吃到肚子里?”

“主上明鉴,咱们不吃,别人也会吃,况且这些反王全是主动来投靠,并非我等拿着刀剑相逼,若是能把这些人马吃下,稍加整合,趁着魏人东进大周的时候,拿下整个韩境都不是问题。”

“嗯,可这些人良莠不齐,如何甄别?又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平时称王称霸的家伙为我韩王卖命?”

“臣有一策可破之。”刘士功说着话,从袖筒里掏出一个卷轴,双手捧着呈上。

郑九接过,缓缓展开细读,初时不以为然,可越读越是惊讶,越读越是惊心动魄,到最后简直可以用心黑手辣来形容。

卷轴上所述策略,可以简要概括,接纳各路反王,让郑九以九千岁的名义依然封他们为王,在战略进攻初期,以各路反王为炮灰,并重赏之,在战略后期,已经拿下韩境九成国土后,放缓节奏,制造事端,逐步拿走各反王的兵权,并逐一除之。

这个卷轴后面还附列了未来过渡期的官制,以及如何节制各路反王的手段,非常详细。

这是不折不扣的帝王之术,郑九不仅在苏老夫子给的书籍里读到过,也在道门的典籍里有过涉猎,非常深恶痛绝。

若在以前,郑九会毫不犹豫地撕了这卷轴,然后劈头盖脸地砸在刘士功的脑袋上,可现在,已经在列国辗转五年的郑九不会,非但不会,还要慎重考虑如何去用。

郑九看过太多的战争及瘟疫肆虐下的百姓疾苦,也看到过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在乡绅恶霸欺压、官府酷吏奴役下的百姓,依然是艰难而痛苦的。

就更不要说那些高来高去的修士,可能没有任何缘由,只是心情不好,弹指间便让几个村庄顷刻覆灭,百姓还是无辜和痛苦的。

为什么?有何办法消除这些疾苦?

是追求大道,成为天下第一的修士?还是像大魏天子那样,抬手一挥便可号令四方?

好像都不是。

郑九依然找不到准确的答案,但终于理解了木华老道为什么要让他多入凡尘的原因,老道追求的大道,绝非问长生那般简单而乏善可陈的俗套。

“就按你说的办,但不要九千岁了,我年纪轻轻受不起,按你后续设计的那套官制来。”

这般轻而易举的得到了郑九的许可,刘士功激动坏了,九千岁只是个虚名,若用官制的话更容易上手,于是他狠狠的给郑九磕了三个响头,转身就要去张罗,又被郑九叫住了。

“我等下有事外出,晚宴尽量赶回来参加。”

郑九的桌案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木盒,里面金光灿灿,全是大块的金锭,“替我给各路英雄赠个见面礼吧。”

“主上有事尽管去忙,微臣一定处理好。”刘士功再叩一个头,吃力的抱起那木盒离去。

郑九撤了隔绝屏障,直接跃墙离开了县衙,找了一处僻静所在,捏碎了一枚玉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