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179章 徐州经济特区战略?

这个世界上,最英勇的士兵也会怕死。

那些看起来不怕死的,不是他们真的不怕死,而是他们为了一些其他的,必须死去。

比如卧病在床的母亲,比如在饥饿中等待死亡的孩子。

能有什么办法呢?

对于一个男人,最痛苦的事情难道不就是父母或者孩子病了,自己口袋里却拿不出钱来救他们吗?

那比杀了一个男人还要难受。

当一个人突然站出来跟他们说,拿上这些钱,去给你的孩子买粮食,让他健康长大,以后我保证他能读书。

我召集了很好的医师去为你的父母看病,你不必再有牵挂了。

我需要你义无反顾地去死,你可以拒绝我,想要珍惜这个机会的人很多。

这个时候,这个男人还能说什么呢?

人和人的命运本身就不同,但人和人的责任感大概是一样的。

有人为了心中的家国情怀,踩着荆棘一路前行,风雨无阻。

有人为了双亲或孩儿,卖了这条命,义无反顾。

踩着荆棘的男人未必成功了,那个卖了自己命的男人也死了。

但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那片已经模糊的血痕,就是那些男人的身体。

秋风从北面吹来,吹起血雾,向南面飘去,混在干燥的秋草屑中,带着他们一同往更南面,去他们儿时玩耍的村口。

严礼没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跑路!

不多时,夏军的战鼓声响起,夏军主力开始冲锋。

这一仗已经没有任何意外。

傍晚的时候,夏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陆康叫来后勤的。

陆康很温和地对后勤官员说道:“那些敢死队的钱现在立刻安排人送他们家里去,军功官职都记录好,如果有纰漏,后果你是知道的。”

“下官一定亲自审核。”

这时,秦路急匆匆赶来:“军门,庄纪抓到了魏军主将严礼!”

“哦。”

“这人可是闻渊的部将,听说在青州一带有几分名气。”

“陛下现在在何处来着?”

“在姑苏。”

“哦,那就送到姑苏去给陛下处置。”

“是!”

一天后,赵睢等人跪在丰城外魏军的军大营。

一共十个人,其中五个是严礼的幕僚,五个是将领。

一颗颗脑袋排队掉到地上,赵睢痛哭道:“下官有劝过严统领……”

最后,赵睢等人的脑袋被挂起来,以示三军。

“卢总督,陆康的兵马就在南面百里。是否要南下应战?”

卢志深吸了一口气,面色铁青道:“应个屁的战,前锋精锐丧失殆尽,士气低迷,谁知道陆康有没有后手!”

“万一战局扩大,不可收拾,用谁的脑袋去平息吾皇的怒火?”

周围人都不说话了。

卢志开始给魏崇延写奏报。

无论这奏报多难写,都还得硬着头皮写。

败给陆康不丢脸,这一年多,大魏上下败给陆康的人不少。

八月二十三日,姑苏。

陆康的捷报送到了李彦的面前,看完陆康的捷报,李彦愣了一下。

他左翻右翻,最后看到陆康在结尾的那几个字:陛下,臣厉害否?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陆康这货治军厉害,打仗厉害,傲娇也厉害!

这种人你说他不懂政治?

你把他跟政治放到一块,是对他的侮辱!

他不是不懂政治,不是不懂写这些有失君臣礼仪,他是压根儿不在乎!

李彦提笔在旁边做了一个批复:朕是个打仗小白,闻卿又胜,不明觉厉!

随后,李彦又给陆康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询问徐州的城寨目前建设如何,缺不缺人?

第二、关于徐州魏军部署的情报,打探得如何了?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徐州的未来!

陆康在前面打得风生水起,李彦在姑苏玩得花样百出。

从他进苏州到现在,太守、县令、姑苏学院学生、王儒等等,抄家所得一共500万两。

之前核算过,徐州一年700万两军费,第一个季度的200万两已经给了。

苏州这一趟,相当于直接解决了徐州一年的军费。

徐州的问题不是军费的问题,也不是是否打胜仗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徐州从数十年前魏国国力增强开始,就沦为南北方的战略争夺地。

这数十年,无数人被埋在了这片土地上。

那成河每年到枯水期,都还能看到成片白骨,甚至岸边还能挖到昔年的军装和折断的长戟。

大夏的开国皇帝李恪其实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北伐的支撑点在何处?

在李恪时代,北伐的支撑点是江宁、苏常和荆州,也就是汉江以南。

但从地理上来分析,这三个地方都不足以支撑大军北伐。

北伐不仅仅要考虑战场上的胜利,还要考虑到后勤的问题,更要考虑到一旦出师不利,大军如何回来的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都汇聚到一个问题上:人口密集的后勤预备地,距离前线太远了。

一旦北伐大军出师不利,增援时间长,进一步增加战场的不确定性。

宋州还好,毕竟有汴河。

徐州和秦州就不一定了。

这些因素不是靠前线一次次战术胜利能弥补的。

长此以往,只会不断消耗大夏的国力。

所以,一定要建立大的前沿阵地。

也就是李彦之前说的建筑密集的城寨形成战略纵深。

而这前沿阵地,则必须依靠后面的民生来供给。

后面的民生却又不能全部指望苏常、京畿和荆州,因为调运粮食的损耗率最少50%。

李彦可以从荆州、京畿和苏常拿钱作为军费给秦州、宋州和徐州输血。

粮食、兵源和城寨的维护,以及军队物资持续化的供给,由本州提供是最优解。

而徐州的问题是人口减少,田地荒废。

所以军费反而是表象,徐州的民生才是根本。

现在还是防御阶段,以后想要北伐,就必须重新发展徐州、宋州和秦州的民生。

这第三点是李彦详细向陆康描述的,并且他也给出了建议:在徐州南边靠汉江的地方,设立一个经济特区,用来吸引人口过去。

喜欢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