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108集:海外布局

大民富商苏半城 第108集:海外布局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14:48:04

一、跨越晨昏线的行囊

当波音777的轮胎碾过法兰克福机场的跨越时,舷窗外的晨曦正以一种近乎奢侈的金黄铺展。苏晓指尖划过舷窗凝结的水珠,玻璃的凉意透过指尖渗进血脉——这是她第一次以\"负责人\"身份踏足海外,行李箱里除了换洗衣物,还压着苏明远连夜交给她的牛皮纸档案袋,封口处火漆印着苏家老宅的门环纹样。

\"晓姐,德国这边的地接说海关有点状况,咱们的设备箱可能要延误。\"助理小陈的声音带着时差未倒的沙哑。苏晓转身时,看见团队里几个年轻成员正对着手机地图蹙眉,屏幕光映着他们脸上未脱的青涩——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先遣队,是从集团各部门自愿报名的\"过江龙\",此刻正像一群闯入陌生森林的幼兽,眼神里混合着兴奋与不安。

机场大厅的电子屏闪烁着多语言航班信息,苏晓的目光掠过\"西门子博世\"的巨幅广告,突然想起临行前苏明辉说的话:\"法兰克福是欧洲金融心脏,但记住,我们不是来朝圣的,是来扎根的。\"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皮革的混合气味,与上海办公室的茶香截然不同。

二、美因河畔的\"寻宝游戏\"

寻找办公地点的过程堪比一场现实版寻宝游戏。当地中介汉斯是个总叼着雪茄的巴伐利亚人,带他们看的第一处写字楼位于金融区核心,落地窗外就是美因河,但租金报价让财务专员小林倒吸一口凉气——相当于国内总部三层楼的年租金。

\"汉斯先生,我们需要的是性价比,\"苏晓用流利的英语打断对方的热情介绍,\"比如老城区那些有历史感的建筑,或许有改造空间?\"她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贴着苏承宗当年在上海石库门创办纱厂的老照片,泛黄的影像里,第一代创业者在逼仄空间里开辟天地的身影,此刻正透过纸页传递力量。

第三天傍晚,他们在萨克森街发现一栋带拱顶窗的老建筑。二楼空置的阁楼布满灰尘,屋顶斜梁上还留着二战时期的弹痕,但120平米的空间被斜顶切割出独特的层次感,临街的窗户能望见远处的圣保罗教堂。当苏晓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地板走到窗前时,夕阳恰好为哥特式尖顶镀上金边,她突然想起父亲说过:\"好的办公地点要能看见城市的灵魂。\"

谈判过程比预想更曲折。德国房东米勒太太是位退休的艺术史教授,坚持要租给\"有文化认同感\"的租户。苏晓团队连夜制作了ppt,不仅展示了企业规划,还特别加入了中德文化交流部分——当米勒太太看到他们计划在阁楼举办\"丝绸之路\"主题沙龙的设想时,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亮了。

\"你们和那些只算数字的商人不一样,\"老太太用铅笔敲了敲ppt上苏承宗的照片,\"这个中国男人的眼神,和我祖父当年在德累斯顿开画廊时很像。\"最终成交价比市价低了15%,米勒太太还额外赠送了一套19世纪的铸铁壁炉。

三、莱茵河畔的面试间

招聘当地员工的首场面试安排在临时租用的咖啡馆。苏晓特意选了靠窗的长桌,桌上摆着从国内带来的青瓷茶杯,里面泡着苏州碧螺春。第一个进来的应聘者叫马库斯,穿着熨烫笔挺的西装,简历上写着慕尼黑大学经济学硕士,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时,他身体后倾,语气带着微妙的优越感:\"我认为更应该由德国企业来主导技术标准。\"

苏晓没有立刻反驳,只是推过一杯碧螺春:\"马库斯先生,您知道这种茶叶需要用80度的山泉水冲泡吗?水温过高会破坏它的甘甜,就像商业合作中,强势主导有时反会损伤本质。\"对方愣住的瞬间,她接着说:\"我们来德国不是要改变莱茵河的流向,而是希望成为能与多瑙河交汇的支流。\"

真正打动苏晓的是第三个应聘者——扎着脏辫的莉娜。这个在柏林墙遗址旁长大的女孩,简历上最亮眼的经历是\"带领街头艺术家团队改造废弃地铁站\"。当被问到为何选择一家中国企业时,莉娜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磨破封面的书——《孙子兵法》德文版:\"我研究过你们的'上兵伐谋',觉得和我们改造废墟的理念很像,都是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创造价值。\"

面试持续到傍晚,夕阳把莱茵河染成金红色。苏晓在笔记本上画下三个名字:马库斯被画了个问号,莉娜旁边画了朵向日葵,还有个叫托马斯的工程师,因为在技术方案里特别标注了\"要考虑中国总部的系统兼容性\",被她圈了三颗星。小陈凑过来看:\"晓姐,莉娜这样的'非主流'能行吗?\"苏晓合上笔记本:\"当年爷爷在上海创业时,用的还是石库门里的裁缝机呢。\"

四、阁楼里的\"长城\"

装修期赶上了法兰克福的秋雨。阁楼里没有暖气,团队成员穿着羽绒服趴在地上贴地砖。苏晓亲自爬上脚手架粉刷墙壁,德国油漆工海因茨大叔直摇头:\"从没见过老板自己干活的。\"她笑着用刚学会的德语回答:\"在中国,我们叫'以身作则'。\"

最棘手的是网络布线。德国供应商报价是国内的三倍,托马斯建议找本地小公司,但苏晓坚持用通过国际认证的中国品牌:\"这不是省钱的问题,是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标准。\"当工程师们看到来自深圳的设备包装上印着\"中国制造2025\"时,海因茨大叔偷偷拍了张照片发给儿子:\"看看,中国人把卫星都送上天了。\"

开业前一晚,团队在阁楼里开\"誓师大会\"。苏晓把从国内带来的\"苏\"字红灯笼挂在拱顶下,灯光照亮了墙上新挂的两幅画——左侧是苏承宗时代的上海纱厂全景图,右侧是莉娜绘制的\"中德商业桥梁\"涂鸦。她举起青瓷茶杯:\"爷爷当年在石库门创业时,门口挂的是块手写木牌。今天我们在美因河畔,也要竖起属于苏家的旗帜。\"

小陈突然指着窗外惊呼:不知何时,米勒太太带着邻居们在楼下摆起了长桌,桌上放着德国香肠和啤酒,老太太正举着喇叭用德语喊:\"欢迎中国邻居!\"莉娜翻译道:\"她说要给我们办'乔迁酒会'。\"苏晓眼眶一热,突然明白父亲那句\"扎根\"的深意——不是把国内的模式复制过来,而是像种子一样,在异国土壤里找到与阳光雨水对话的方式。

五、第一单的\"破冰锤\"

办事处开业第三天就迎来了第一个潜在客户——做汽车配件的施密特先生。他穿着传统的巴伐利亚皮裤,进门就盯着墙上的苏承宗照片:\"这位先生的领带很特别,像我们慕尼黑的啤酒节彩带。\"苏晓抓住这个细节,立刻让莉娜泡了苏州茉莉花茶:\"施密特先生,您知道吗?这种花茶需要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就像我们对待合作的态度——保持开放,又不失本味。\"

谈判卡在付款方式上。施密特坚持30天账期,而团队的底线是15天。会议室里气氛僵持时,苏晓突然站起来:\"施密特先生,我们想请您看样东西。\"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播放的不是商业ppt,而是苏承宗当年在上海创业的纪录片片段——老上海的街景里,年轻的苏承宗正用算盘核对着每一笔订单,字幕上写着:\"1947年,第一笔海外订单采用的是'见单即付'。\"

\"这是我们家族的商业原则,\"苏晓关掉视频,\"不是不信任,而是对每一笔承诺的尊重。\"施密特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我祖父当年在纽伦堡开作坊时,也坚持'钱货两清'。\"他伸出手,\"成交。但我有个条件——下次带我去苏州看看,我想知道能种出这么香茶叶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订单签下的那一刻,小陈激动得差点把茶杯碰倒。苏晓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街灯,想起临出发前苏明远塞给她的那块老怀表——表盖内侧刻着\"守正出新\"四个字。此刻,怀表在她口袋里轻轻跳动,像一颗来自东方的心脏,在莱茵河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拍。

六、深夜里的\"越洋电话\"

第一个月的财务报表出来时,赤字比预想的多了20%。小林对着电脑屏幕叹气,莉娜把涂鸦本摔在桌上:\"那些德国供应商就是欺负我们是新来的!\"苏晓没说话,只是拨通了父亲的越洋电话。

\"爸,法兰克福的雨好像比上海的更冷。\"她尽量让语气轻松。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明远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你爷爷当年在重庆躲轰炸时,办公室屋顶还是漏的。记得他说过什么吗?'屋檐再小,能遮雨就是家;市场再难,有诚意就能开道。'\"

挂了电话,苏晓走到窗边。远处的商业银行大厦灯火通明,而他们阁楼的灯光显得格外微弱。但她突然想起白天路过罗马广场时,看到的那些从石缝里钻出来的蒲公英——再坚硬的城市肌理,也挡不住生命寻找阳光的力量。

她转身对团队说:\"明天开始,我们分成三组:托马斯去供应商那里蹲点,看看他们的真实成本;莉娜带着你的艺术家朋友,去地铁站做我们的品牌快闪;我和小陈去拜访中资企业协会。\"她拿起桌上的青瓷茶杯,\"爷爷说过,做生意就像泡茶,第一遍水可能涩,但别急,第二遍、第三遍,味道就出来了。\"

凌晨三点,当苏晓改完最后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时,发现莉娜趴在桌上睡着了,旁边散落着画了一半的海报——上面用中文和德文写着:\"从苏州河到美因河,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商品,还有一千年的诚意。\"她轻轻给女孩盖上外套,抬头看见窗外的天色已泛起鱼肚白,美因河上的第一艘货船正鸣着笛驶过,船舷上的中国国旗在晨风中微微飘扬。

这是苏家商业版图上的第一块海外拼图,也是苏晓作为新一代掌舵者的成人礼。当阁楼的红灯笼再次亮起时,它不再只是来自东方的符号,而是成为了连接两个大陆的微光——就像当年苏承宗在上海点起的那盏煤油灯,在时空的长河里,始终照亮着后来者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