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39章 工伤赔偿的血色公式

腊月的雪,下得又急又密,像是老天爷抖落了满身的棉絮,将京哈线K330工区裹进一片死寂的纯白。工具房炉膛里的火苗病恹恹的,舔舐着冰冷的空气,发出微弱的噼啪声,却驱不散渗入骨髓的寒意和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绝望。所有人的目光,都像生了锈的铁钉,死死钉在老周身上。

老周佝偻着背,坐在那条吱呀作响、沾满油污的长条板凳上,像一尊被风雪侵蚀了千年的石雕。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纸的边缘已经被他枯瘦、指节变形的手捏得发白、卷曲。那纸是浅黄色的,印着工务段鲜红的公章,上面印着几个冰冷刺骨的黑体大字:**工伤认定及赔偿决定通知书**。

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机油。只有老周压抑的、粗重的喘息声,像破旧风箱在艰难抽动。

“多少?”赵建国最先打破死寂,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老周没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通知书上某一行数字,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仿佛被什么东西扼住了脖子。半晌,他才用尽全身力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每个字都带着血腥味:

“十七……万。”

“十七万?!”角落里一个年轻工人惊呼出声,随即又像被掐住了脖子,声音戛然而止。十七万,对于他们这些一线工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老周这条命,这条被钢轨砸断的腿,似乎终于换来了一个沉重的“价码”。

然而,老周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只有一片死灰。他枯瘦的手颤抖着,将通知书猛地拍到油腻的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震得炉灰簌簌落下。

“十七万……到账了……”老周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濒死野兽般的凄厉,“可……可工区!工区扣了十一万!!!”

“什么?!”

“扣了十一万?!”

“凭什么?!”

工具房里瞬间炸开了锅!愤怒和难以置信像野火一样在每个人眼中燃烧。老周那条打着厚重石膏、依旧肿胀如柱的右腿,还直挺挺地架在旁边的破椅子上,像一个无声的、血淋淋的控诉。

“凭……凭这个!”老周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枯瘦的手指,像枯枝般哆嗦着,死死戳向那张通知书最下方,几行挤得密不透风、小得几乎要融进纸张里的小字——那正是所谓的“扣款依据及明细”!

他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一般,死死钉在那几个数字上,仿佛那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能噬咬他骨血的毒虫。

扣款项目:

安全装备违规罚款:50,000元

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38条。事故现场监控录像显示,伤者周铁柱在作业时竟未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手套!(录像时间戳:2023-12-15 08:47:22)——那精确到秒的时间,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在他心头划下深深一道痕。

安全知识考核不合格罚款:30,000元

依据:《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细则》第12条。系统记录显示,伤者在工伤发生前一个月(2023年11月)的月度安全知识在线答题未完成(得分:0分)。——零分!这刺眼的零分,仿佛在嘲笑他,也嘲笑着他那份无处安放的苦楚。

工伤管理及调查费用分摊:20,000元

依据:《工伤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第15条。包含事故现场勘查、材料整理、上级调查组接待等费用。——他们查,他们看,他们坐而论道,最后这笔“管理费”,却要他这伤筋动骨的人来背!这字字句句,都像钝刀子,割在他的心上。

预支医疗费垫付利息:10,000元

依据:工区财务规定。工区前期垫付医疗费80,000元,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连救命钱都要算利息!这冰冷的数字,比针尖还利,扎得他眼眶生疼。

合计扣款:110,000元

实际支付金额:60,000元

老周看着那“合计扣款”后面惊人的数字,又瞥了一眼“实际支付金额”,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满了血丝,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这哪里是扣款明细,这分明是一张吸人血肉的“生死符”啊!

“放他娘的狗屁!”老周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骇人的红光,额头上青筋暴起,嘶吼着,唾沫星子喷溅出来,“手套!我戴了!戴了!那天那么冷,零下十几度!我戴了手套!就是……就是那手套破了个洞!大拇指那儿!工区发的劳保手套!质量比纸还薄!才戴两天就磨破了!监控!监控能看见我戴了手套!它怎么就看不见那个破洞?!”

他激动得浑身发抖,指着自己那条断腿,又猛地指向墙上贴着的、早已褪色的《劳保用品发放标准》:“手套!一月一双!破了自己想办法!我他妈能想什么办法?!用胶布粘!可那天……那天钢轨滑脱砸下来,带着冰碴子!就……就从那个破洞里……砸穿了……”

老周的声音哽咽了,巨大的悲愤和生理性的剧痛让他佝偻下身体,剧烈地咳嗽起来,每一声咳嗽都牵动着伤腿,疼得他脸色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棉衣内衬。

“答题!还有那狗日的答题!”他喘过一口气,继续咆哮,声音却带着泣血的无力,“系统!那个破安全答题系统!十一月份,整整一个月!点进去就是白屏!转圈!要么就提示‘系统维护中’!问班长,问安全员,都说等等!等等!等到月底,还是那样!我怎么答?!我拿什么答?!现在倒好,赖我没完成!扣我三万!三万啊!”

工具房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炉火噼啪,和老周粗重痛苦的喘息。愤怒在无声地积聚,像被压抑的火山。所有人都知道老周说的是实话。那劳保手套,薄得像层纱,发下来没几天就开线破洞是常事。那个号称“智能”的安全答题系统,更是三天两头崩溃,成了摆设。这些平时被抱怨、被忍受的“小问题”,此刻却成了扣掉老周十一万救命钱的“铁证”!

林野站在人群边缘,背靠着冰冷的工具柜。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愤地咒骂,只是死死盯着桌面上那张被老周拍得皱巴巴的通知书。那几行冰冷的扣款依据,像一把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穿了所有虚伪的遮羞布。

他的目光缓缓移开,落在工具房门边的公告栏上。那里,除了泛黄的《安全生产法》摘要和几张褪色的通知,最新贴上去的,是一张打印的、盖着工区红章的《关于周铁柱同志工伤期间违反安全规定的处罚通报》。通报的措辞冰冷、客观,充满了规章制度的“正义感”,与老周此刻的绝望和愤怒,形成了地狱般的反差。

就在这一瞬间,林野的脑海里,如同被一道惨白的闪电劈开!

不是雪地的反光,而是记忆深处,一片截然不同的、闷热潮湿的景象——马来西亚,吉隆坡郊外,那个尘土飞扬、蚊虫肆虐的高速铁路项目工地。

那时他还是实习生,跟着一个国内的工程公司。工地上挤满了皮肤黝黑、眼神麻木的当地劳工和来自更贫困国家的“外劳”。项目资金链断裂的传闻像瘟疫一样蔓延。终于有一天,拖欠了三个月的工资彻底没了下文。

林野亲眼看到,一个叫阿卜杜勒的孟加拉钢筋工,因为追讨工资,被凶神恶煞的当地保安(其实是项目方雇佣的打手)拖到烈日暴晒的空地上。项目部的中国籍经理,一个梳着油头、穿着poLo衫的胖子,拿着计算器走出来,操着蹩脚的英语,对着被打得鼻青脸肿、蜷缩在地上的阿卜杜勒,一条条“核算”:

“旷工记录,扣七天工资!”

“损坏扎丝工具,扣五百林吉特!”

“宿舍水电超支,分摊三百!”

“管理费、中介费扣除……”

“……”

最终,计算器上那个可怜的数字,变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负数。经理耸耸肩,一脸“爱莫能助”:“你看,你还欠公司的。我们没追究你责任,已经是仁慈了。”

阿卜杜勒绝望的哀嚎,保安粗暴的呵斥,经理那虚伪又冷酷的嘴脸,还有吉隆坡毒辣的阳光……那一切,如同褪色的胶片,带着闷热**的气息,猛地冲回林野的脑海,与眼前这冰天雪地中、盖着鲜红公章的扣款通知单,无比清晰、无比残酷地重叠在了一起!

**剥削的本质,原来从未改变!**

**私企老板的明抢,与国企工区的暗偷!**

**一个用保安和计算器,一个用规章和公章!**

**一个在赤道的烈日下**裸地掠夺,一个在体制的红旗下道貌岸然地吸血!**

**最终指向的,都是工人血肉筑成的堤坝上,那一道道被精心挖掘、永不满足的泄洪口!**

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战栗,从林野的尾椎骨瞬间窜上头顶。他感到一阵眩晕,下意识地扶住了冰冷的工具柜。柜门内侧,贴着他那张全家福照片的一角,父亲温和的笑容此刻显得如此遥远而脆弱。

他猛地从工装口袋里掏出那个随身携带、边缘磨损的硬皮笔记本。没有找笔,他直接用冻得有些发僵的手指,指甲在空白页上狠狠地刻划,发出刺耳的“沙沙”声,仿佛要将这残酷的现实直接凿进纸里:

**工伤经济学 =(赔偿款 - 罚款)÷(治疗费用 误工费)**

他死死盯着这个公式。数字在老周身上得到了最血淋淋的演绎:

赔偿款 = 170,000

罚款 = 110,000 (未正确佩戴手套50,000 答题未完成30,000 管理费20,000 利息10,000)

分期:170,000 - 110,000 = 60,000

治疗费用(工区垫付部分):80,000 (还需自费部分未知?)

误工费(按最低工资算,至少半年):? (远高于60,000)

分母:80,000 ? > > > 60,000

结果,**永远小于1!**

而且,是**远小于1**!

这哪里是赔偿?这分明是经过精妙计算的二次掠夺!是一个用规章制度包装起来的、冰冷的、残酷的**血色公式**!赔偿款只是一个诱饵,一个幌子!工区通过预设的、看似合理实则苛刻的“安全阀”(劣质劳保、崩溃的系统、模糊的条款),在事故发生后,精准地启动这套扣款机制,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赔偿金,连同工人垫付的医疗费、赖以生存的工资,一起吞噬回去!最终落到工人手里的,可能连最基本的治疗都无法覆盖,更遑论弥补因伤残带来的终身收入损失!

这个公式,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永远填不满。它吞噬的不仅是金钱,更是老周这样的人,最后一点残存的尊严和希望。

林野的指甲因为用力而折断,在粗糙的纸面上留下一点暗红的痕迹。他浑然不觉。他的目光越过笔记本,越过痛苦喘息的老周,越过愤怒而麻木的工友,穿透工具房冰冷的墙壁,投向工区办公楼的方向。那里,段财务科的灯光还亮着。他仿佛看到,那些冰冷的数字,正在温暖的办公室里,被输入整洁的电脑系统,生成漂亮的财务报表。而老周断腿流出的血,正无声地滴落在报表的利润栏上,凝结成一个刺眼的、被称作“成本控制优化”的红色数字。

“黑洞……”林野无声地翕动着嘴唇,喉咙里涌上一股浓烈的铁锈味,“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

老周的悲愤和工友的怒火,在陈大奎带着两个段里安监科的人出现后,被强行压了下去。安监科的人面无表情,只是重申了扣款的“合规性”,强调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规章面前人人平等”,并暗示老周如果对认定有异议,可以按程序申请复核,但“需要时间,而且结果未必改变”。

时间?老周最缺的就是时间!医院催缴后续治疗费和假肢定制的首付款,家里等着米下锅。那六万块,像杯水车薪,瞬间就被现实的焦渴蒸发殆尽。

绝望之下,老周只能低头。他在那份扣款确认单上,用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像刀子划过心脏。签完字,他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最后一丝精气神,瘫在椅子上,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连绵的雪幕。

林野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没有说话,只是把笔记本上那个血色的公式,用红笔狠狠地圈了起来,在旁边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的问号和一个触目惊心的惊叹号。

接下来的日子,林野像一头沉默的困兽。白天,他依旧在风雪中推着轨检小车,重复着枯燥而危险的点检。每一个颠簸,都让他想起老周那条断腿和那个冰冷的公式。晚上,他不再去料场角落进行“幽灵代跑”,也暂时放下了那些高深的测绘资料。他把自己关在冰冷的出租屋里,就着昏黄的灯光,一遍遍地翻看老周那份工伤认定书和扣款明细的复印件。

他像一个偏执的侦探,试图从那冰冷的文字和数字中,找到撬动这架不公机器的支点。

“未正确佩戴手套……监控录像……”林野的目光停留在这一条上。他记得老周嘶吼时说的每一个字:戴了手套,只是破了个洞!工区发的劣质劳保!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艰难成形。他要拿到那段监控录像!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区的监控录像存储在主控室,由保卫科专人管理,调取需要层层审批,更何况是涉及工伤事故的敏感录像。林野知道主控室值班的老王头有个习惯,每天凌晨四点左右,会溜达到工区门口的小卖部买包烟,来回大概十分钟。主控室的门,在这十分钟里,通常只是虚掩着。

风险巨大。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林野想到老周空洞的眼神,想到那个血色公式,想到马来西亚阿卜杜勒绝望的脸……他别无选择。

一个风雪交加的凌晨,林野像一道影子,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办公楼。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安全出口指示牌散发着幽绿的光。他心脏狂跳,手心全是冷汗。接近主控室时,他听到了老王头哼着小调、趿拉着棉鞋出门的声音。

就是现在!

林野闪身进入主控室。里面暖气开得很足,弥漫着一股劣质烟草和电子设备散热的混合气味。巨大的监控墙分割成几十个小画面,大部分区域被黑暗和雪幕覆盖。他迅速找到操作台,凭着平时观察老王头操作留下的模糊印象,手忙脚乱地操作着那台笨重的电脑。汗水瞬间浸湿了他的鬓角。他找到了存储分区,搜索日期:2023-12-15。

找到了!一个名为“K330 450_08:00-09:00”的视频文件。他迅速插入准备好的U盘,开始拷贝。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门外走廊里似乎传来了脚步声?林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几乎要停止跳动。

就在进度条走到99%时,走廊的脚步声清晰了!是老王头回来了!

千钧一发!林野猛地拔下U盘,同时迅速关闭文件管理窗口,将电脑界面恢复到监控画面状态。他像壁虎一样紧贴着墙壁,闪到门后巨大的机柜阴影里。

门被推开,老王头嘟囔着“这鬼天气”,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他搓着手,坐到操作台前,似乎并未察觉异常。

林野屏住呼吸,在冰冷的阴影里一动不动,直到老王头开始专注地翻看手机,他才如同鬼魅般,贴着墙根,溜出了主控室。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他剧烈地喘息着,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湿透。U盘紧紧攥在手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回到出租屋,他迫不及待地将U盘插入电脑。找到了那个时间段,老周作业区域的画面。画面不算清晰,风雪很大,人影模糊。但林野死死盯着老周的手部!

好的,我们来一起为这段文字注入更强的生命力和画面感:

【视觉冲击】

放大!再放大!

风雪,不再是模糊的背景,而是刀割般的利刃,劈砍着视野。镜头,仿佛被一只愤怒而执着的手操控,死死咬住那个在风雪中佝偻的身影——老周!是的,他确实戴着手套!那双深蓝色的劳保手套,在灰白混沌的世界里,像两抹被遗忘的淤青!

就在老周弯腰,试图扶正一段不听话的钢轨时——那钢轨冰冷,仿佛一条僵死的巨蟒——林野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清晰地看见,老周右手大拇指的位置,那手套的布料颜色,突兀地、刺目地不同!那不是磨损,那是一个黑洞,一个被深色胶布仓促、勉强、几乎是绝望地封堵起来的破洞!胶布边缘微微卷起,像一道未愈合的伤疤。

紧接着,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像是被无限拉长,每一帧都烙印在林野的心脏上:一段挂着狰狞冰棱的钢轨,毫无征兆地滑脱!它不再沉默,化作一柄沉重、冰冷的铡刀,带着死亡的弧度,狠狠地、带着风雪的呼啸,砸了下来!目标,精准得令人胆寒——正对着老周那只粘着胶布的右手,以及……下方支撑着他的右腿!

“未正确佩戴”?

一个尖锐的、带着血腥味的质问,在林野耳边炸响。

工区发的手套,薄如蝉翼,破了洞,工人们只能像补衣服一样,用廉价的胶布粘补!这,难道不叫“不符合标准”吗?这劣迹斑斑的胶布,分明是标准缺失的耻辱印章!

这责任,像一块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心头。它究竟在谁身上?是那双破洞手套的制造者?是那笔“合格”采购单背后的勾当?还是……那个冷漠的、只看结果不管过程的制度?

林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截取下这段足以改变一切的关键画面。但录像,仅仅是冰山一角。他需要更深的水下部分——证明这劣质手套不是孤例,而是工区采购环节的系统性溃烂!

劳保仓库,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某种黑色幽默。那是一个堆满尘埃与绝望的阴暗角落,各种劳保用品像沉默的囚徒,挤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橡胶味和粉尘味,呛得人鼻腔发酸。管理员老孙,林野那个心照不宣的“幽灵代跑”客户,就蜷缩在这个角落。他的背,因为常年腰椎劳损,永远佝偻着,像一株被压弯的枯草。

林野找到了老孙。没有寒暄,没有铺垫,直接将老周的事故画面和那段刺目的手套截图推到他面前。老孙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截图里那块狰狞的胶布,像盯着一个熟悉而又令人心悸的伤口。一丝兔死狐悲的悲凉,迅速在他眼中掠过,快得像一道闪电,随即又被更深的沉寂覆盖。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林野以为他会一直沉默下去。最终,他佝偻着腰,像挪动一座小山那样,打开了仓库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堆着几大箱尚未拆封的劳保手套,箱角积着灰,像沉默的墓碑。

“自己看吧……”老孙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都是这德行。” 他用枯枝般的手指,无力地指了指方向,“采购单……在那边,第三个铁皮柜最底层,用个破本子夹着……看完……放回去。” 话音落下,他佝偻着背,慢慢走开,身影在昏暗中越来越模糊,仿佛瞬间又苍老了几十岁。他看懂了林野的眼神,也看懂了风险,但某种更强大的东西,推着他完成了这个微小的“背叛”。

林野的心跳如同擂鼓,几乎要冲破胸膛。他颤抖着找到那个铁皮柜,指尖触到最底层那个破旧的笔记本时,冰凉得像一块寒铁。翻开,里面夹着几张皱巴巴、几乎要化为碎片的采购单据。供货单位:xx市安顺劳保用品公司。采购品名:浸胶纱线手套(加厚型)——多么讽刺的“加厚”!单价:3.8元\/双。采购数量:5000双。经办人签字:张德彪(工人们私下都叫他“张胖子”)。审批人:陈大奎。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敲打在林野的神经上。

他迅速用手机拍下单据,又拍下那几箱手套封箱上的标识(同样的品名,同样的供货商)。他拿起一副“全新”的手套,没有丝毫犹豫,用力一扯!那薄薄的纱线层发出不堪重负的“刺啦”一声撕裂声,指尖部位轻而易举地就被扯开一个骇人的口子!他拍下了这令人齿冷的瞬间,手套被轻易撕裂的视频,像是在记录一场微型的、注定的灾难。

证据链,像一块块冰冷的拼图,开始严丝合缝地拼凑起来:事故录像(证明佩戴了工区发放的手套且手套有致命破洞)、仓库现存同批次劣质手套(证明普遍质量问题)、采购单据(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责任链条的大门)!

林野没有立刻声张。他太清楚这其中的分量,也明白这分量在体制内可能引发的反弹。仅凭这些,就想撼动那早已板上钉钉的扣款决定,无异于蚍蜉撼树,只会让自己也身陷泥沼。他需要一个更稳妥、更有力的支点。他想到了段工会那个看似和稀泥,实则或许能找到缝隙的人——刘副主席。

刘副主席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总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阅尽世情的眼睛。他在段里以“老好人”和“爱和稀泥”出名,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职工之家”、“贴心人”之类的锦旗,像一层层温暖的糖衣。但工友们私下都叫他“刘面团”——软,揉不得,也捏不起什么大事。林野偏偏选中了他。正是这份“面团”属性,或许能让他不敢硬顶,却又为了维持那点可怜的“工会作为”,愿意在规则边缘,偷偷摸摸地做一点点“和稀泥”的努力——比如,把证据悄悄递上去,或者至少,留下一个“工会知晓”的记录。这微小的缝隙,或许就是黑暗中唯一透进来的希望。

林野像一位精密的工匠,精心整理了一份材料。里面包括:老周工伤认定书和扣款通知书的复印件(带着冰冷的公章烙印)、那段关键录像的截图(他巧妙地隐去了非法获取的源头,只说是“事故现场工友回忆并指出关键细节”,像一层薄纱掩盖真相,又留有余地)、仓库现存劣质手套的照片和撕裂视频(无声的控诉)、采购单据的照片(隐去了具体存放位置,给自己留了后路)。在材料的最后,他附上了那个冰冷刺骨的公式,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工伤经济学 =(赔偿款 - 罚款)÷(治疗费用 误工费) < 1

这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吞噬着工人的血汗和尊严。

恳请工会,为一线工人主持公道! 这句话,他写得郑重,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

他将材料装进一个最普通的文件袋,像一个普通的求助者。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午休时间,他敲响了刘副主席办公室的门。

门内,温暖如春,与外面的风雪形成刺目的对比。窗台上养着几盆绿萝,在暖气里长势喜人,绿得有些虚假。刘副主席正端着保温杯,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茶香氤氲。看到穿着油污工装、风尘仆仆的林野,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那种见多了世面的、职业化的温和笑容:“是小林啊?转正了是吧?恭喜恭喜。有什么事吗?”

林野深吸一口气,将文件袋双手递上,像递上一块滚烫的炭。他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老周的情况和材料内容,重点如重锤般敲在手套劣质和扣款不公上。他的语气克制,每一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但那份坚定,却不容忽视。

刘副主席脸上的笑容,像被冰水浇过一样,渐渐凝固。他慢吞吞地戴上老花镜,开始翻看材料。当看到录像截图和手套照片时,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翻到最后一页,看到那个公式时,他拿着材料的手明显抖了一下,厚厚的镜片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愕,以及……深深的忌惮。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保温杯里茶叶沉浮的细微声响,以及刘副主席略显粗重的呼吸,像一只困兽在黑暗中喘息。

良久,刘副主席才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充满了老练官僚式的无奈,和一种“我懂你,但我也无能为力”的“推心置腹”:“小林啊……你反映的情况,我看到了。老周的事,确实……唉,让人痛心。”

他顿了顿,像是在组织最安全、最能撇清关系的语言:“这个……手套质量,采购环节,可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个录像,也很说明问题。” 他用手指了指截图,那指尖,微微有些颤抖。

林野的心提了起来。

“但是!”刘副主席话锋一转,重新戴上眼镜,语气变得严肃而“语重心长”,“工伤认定和赔偿,是有一套非常严格、非常复杂的程序的。是经过段安监科、劳资科、甚至上级部门层层审核的。你现在拿出的这些……嗯……证据,”他斟酌着用词,“主要是关于手套的。关于答题系统崩溃的问题,就比较难证实了。而且,这个扣款决定已经生效了,老周也签字确认了。程序上……很难推翻啊。”

“程序难推翻,但公道在人心!”林野忍不住反驳,“手套是工区发的劣质品,这难道不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凭什么要老周承担全部责任和罚款?”

“小林!冷静点!”刘副主席摆摆手,示意他别激动,“我理解你的心情。工会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样,”他拿起文件袋,“材料我先收下。我会向主管领导,还有劳资科那边,再反映反映这个手套质量问题。看看……看看能不能在后续的劳保用品采购监督上,或者……或者在其他方面,给老周争取一点额外的困难补助?你看怎么样?”

“困难补助?”林野的心沉了下去。这轻飘飘的几个字,与那被扣掉的十一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分明是“面团”式的和稀泥!是把“责任追究”偷换成了“施舍”!

“刘主席,我们需要的不是施舍!是公正!是拿回本就属于老周的救命钱!”林野的声音因为压抑愤怒而有些发抖。

“小林!话不能这么说!”刘副主席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也带上了官腔,“什么叫施舍?工会的困难补助也是组织关怀!解决问题要讲方法,讲程序!你这些东西,”他点了点文件袋,“我会反映。但结果如何,要按规矩来!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质疑组织的决定!明白吗?”

他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茶,下了逐客令:“好了,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会通知老周。安心工作,别胡思乱想。”那语气,仿佛林野才是那个无理取闹、需要安抚的人。

林野看着刘副主席那张在温暖办公室里显得红润光滑、与工具房工友们饱经风霜的脸截然不同的面孔,看着墙上那些金光闪闪的“职工之家”锦旗,又想起老周空洞的眼神和那条冰冷的断腿。一股冰冷的绝望,彻底淹没了他。

好的,我们来为这段文字注入更多情感和画面感:

他像一尊被抽去灵魂的雕像,缓缓站起身。空气仿佛凝固,他再没吐露半个字,只是无声地转过身,背影决绝地消失在那间空气温暖得令人作呕、空间却狭小得让人窒息的办公室里。那温度,像一层虚伪的裹尸布,盖住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沉闷。

等待的日子,刀尖般悬在喉间,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老周的日子,如同掉进滚油,每分每秒都在煎熬。那六万块钱,面对医院这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正以惊人的速度蒸发。催款单像雪片一样纷飞,带着冰冷的墨迹,一次次撞击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防。而假肢的费用,更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连做梦都模糊不清。他整日蜷缩在工区宿舍那张冰冷的床铺上,窗外是铅灰色的天空,压抑得仿佛要滴下水来。他的眼神,原本或许还有点光,如今却一天比一天黯淡,像被风沙磨去了光泽的玻璃珠,只剩下空洞和死寂。

刘副主席那边,之前那点微弱的信号,彻底断了,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连个回声都没有。

林野心中那最后一簇摇曳的希望之火,“噗”地一声,彻底熄灭了。他不再奢望那个被称为“面团”的人能带来任何涟漪。他机械地打开笔记本,翻到那页被血色公式占据的纸。那个冰冷的“<1”刺得他眼眶生疼,旁边巨大的问号和惊叹号仿佛在无声地咆哮。他抓起笔,笔尖在纸上刮擦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摩擦着生锈的铁皮。在那公式下方,他重重地、一笔一划地写下:

公正的成本,远高于掠夺的利润。

所以,掠夺永恒。

字迹力透纸背,几乎要划破纸张,带着一种被现实击溃后近乎毁灭的清醒,一种寒入骨髓的认命。

这天下午,林野去段财务科帮工区领一笔小额备用金。财务科里暖气充足得让人发昏,几个女科员围坐在一起,低声细语,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香水和零食的甜腻味道。桌上摆着精致的茶杯,杯沿还沾着点点唇印。林野像个局外人,默默地站在柜台外,等待着这趟于他而言毫无意义的差事。

“哎,张姐,”一个年轻的女科员扭头问对面那个烫着时髦卷发、面容富态的中年女会计,“你家公子在英国那边还适应吧?学费生活费够不够啊?”

“还行吧,就是开销大!”张会计轻轻叹了口气,那语气里的疲惫却瞬间被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冲淡,“学费一年就三十多万人民币!生活费更是没谱,跟个无底洞似的!这不,刚给他汇了五万英镑过去,让他先对付着。”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带着点炫耀的意味点着手里厚厚一沓现金——正是林野刚递进去的工区备用金申请单批下来的钱。那钱,在她手里仿佛失去了重量,只是个数字的游戏。

林野的目光,本无意停留,却鬼使神差地扫过张会计手边翻开的一本凭证册。其中一页,一张醒目的银行汇款回单赫然粘贴其上。汇款金额栏里,几个数字清晰地打印出来,像几把淬了火的匕首:Gbp 50,000.00。旁边,有用铅笔匆匆标注的字迹:张xx(张会计儿子)留学费用。

五万英镑!按当时的汇率,那接近五十万人民币!

这笔钱,像一道无声却灼热的闪电,瞬间穿透林野的视网膜,轰然劈进他早已麻木的脑海!他感觉自己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又或是沸腾,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跳出来!

五十万!

这个数字像魔咒一样,将他拽回了现实。他猛地想起了——

老周被扣掉的十一万!那笔用血汗、用尊严换来的钱,说没就没了!那是他半辈子的积累,是他儿子看病的指望!

老周那条再也站不直的断腿!那截白骨森森的伤口,还在无声地淌血!

老周那双望向他时,空洞得像两口枯井的眼神,里面盛满了绝望和被背叛的寒冷!

工具房里,那彻骨的寒意,和老周蜷缩的身影,像冰锥一样刺入记忆!

还有刘副主席那张和稀泥的嘴脸,仿佛一切不公都能被他轻轻抹平!

还有他自己笔记本上那个用红笔写下的、血淋淋的、永远小于1的公式!那个冰冷的现实!

所有的画面,所有的数字,所有的屈辱、愤怒、不甘和无力,在这一刻,被这张轻飘飘的汇款单,以一种极端荒诞、极端残酷的方式,死死地串联了起来!像一条冰冷的锁链,勒紧了他的喉咙!

原来,老周被那般狠心扣掉的十一万“罚款”,老周那条断腿流出的滚烫的“血”,最终,可能就这么轻飘飘地、悄无声息地,汇入了泰晤士河畔某个留学生的账户,变成了他杯中的拿铁、身上的潮牌、或是某个喧闹派对的账单!

这哪里是什么堂而皇之的“工伤管理费”?这分明是资本家们敲骨洗髓后,用工人们用血泪浇灌出的、在异国他乡某个角落悄然绽放的、最恶毒、最妖艳的“恶之花”!

林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他死死咬住牙关,才没有当场吐出来。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接过那叠属于工区的、沾着油污气息的备用金,又是怎么走出那间温暖明亮、弥漫着咖啡香和脂粉味的财务科的。

风雪更大了。冰冷的雪片抽打在脸上,像无数细小的鞭子。林野攥着那叠薄薄的钞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回工区的路上。他的口袋里,那张给父亲买药的医保卡,冰冷地贴着他的大腿。

他抬起头,望向漫天风雪。工区办公楼模糊的轮廓在雪幕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吞噬一切的巨兽。而他,和老周,和赵建国,和所有挣扎在这条冰冷钢轨上的人,不过是巨兽脚下,随时可能被风雪掩埋、被公式吞噬的,一粒微不足道的道砟。

风雪中,林野的身影显得格外渺小而孤独。他紧了紧单薄的工装领口,将那张冰冷的医保卡,更紧地攥在手心,仿佛那是抵御这彻骨严寒和那血色公式的,最后一道微不足道的屏障。而那本记录着公式的笔记本,沉甸甸地揣在怀里,像一块冰冷的墓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