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15章 入职培训的血与泪

巨人城工务段培训中心,与其说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不如说是一个时光遗忘的角落。它坐落在段区边缘,与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灰扑扑的砖墙爬满了藤蔓,有些已经枯萎,像干涸的眼泪。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年灰尘、廉价消毒水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铁锈与汗水混合的工业气息,便迫不及待地扑面而来,钻入鼻腔,直抵肺腑。那味道,像是一种钝痛,让胸口微微发闷。

林野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压下胃里翻腾的不适感。他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身材不算高大,但骨架匀称,皮肤是那种常年待在室内、缺乏阳光照射的苍白。他穿着崭新的、但明显不合身的工装,肩头已经沾上了几片从窗户缝里钻进来的灰尘。他刚刚走出校门,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更多对未知的茫然,踏入了这个被前辈们形容为“渡劫”的地方。

阶梯教室里光线昏暗,老旧的日光灯管闪烁不定,投下诡异的阴影。几十张掉了漆的木椅挤在一起,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新入职的青工们,像被投进陌生鱼缸的小鱼,各自寻找着角落。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原本该有的兴奋与期待,此刻大多被长途跋涉的疲惫和面对未知前途的茫然所取代。有些人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有些人在低声交谈,还有些人,像林野一样,只是安静地坐着,试图消化这第一印象带来的冲击。

讲台上,讲师李工正拿着一本厚厚的《铁路安全生产总则》,像捧着圣旨。他大约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式的黑框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浑浊但偶尔会闪过精明的眼睛。他的声音像一台年久失修的旧收音机,滋滋啦啦地响着,带着一种拖沓的、缺乏生气的腔调。

“…所有同志们,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这条线,是生命线,是责任线,是咱们铁路人的命根子!不能有丝毫马虎!”

林野听着,感觉那些字句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模糊不清,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那里隐隐作痛。昨晚为了赶火车,他只睡了几个小时,此刻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

ppt投影仪嗡嗡作响,屏幕上投出的画面更加刺眼。那些模糊不清、设备老旧得像是古董的事故现场照片,在闪烁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狰狞。扭曲的钢轨,变形的车轮,散落一地的零件,以及……血。照片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呈现出一种暗褐色的、仿佛凝固了几十年的样子,与其说是“血的教训”,不如说更像博物馆里展出的“血迹文物”。

“血的教训!同志们!”李工敲了敲桌子,试图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效果甚微,“看看这些!这都是用生命换来的代价!安全是天!责任重于泰山!”

口号喊得震天响,但配合着那些过时的照片和讲师毫无感情的念白,却有种时空错位的荒诞感。仿佛他们不是在讨论现代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而是在翻阅一本关于远古祭祀的泛黄典籍。

林野内心oS:“血?这照片里的血怕都成文物了…讲的这些玩意儿,实习时在山沟里挖隧道都用不上,更别说现在了。‘天’和‘山’?扣钱罚款才是真泰山压顶吧。等真出了事,估计也是设备老化、管理混乱,谁会记得这些写在纸上的口号?”

他眼皮越来越沉,强撑着不睡过去。他瞥了眼旁边的阿达克。阿达克是个哈萨克族小伙子,皮肤黝黑,眼神明亮,鼻梁高挺,穿着一身合体的、但明显是哥哥或父亲传下来的旧工装,袖口和领口都磨得发白。他正低着头,手指在膝盖上模拟弹奏冬不拉的动作,手指灵活地跳跃,脸上带着一种沉浸在音乐世界里的、近乎陶醉的表情。显然,他的心思早就飞回了那片辽阔的草原,飞向了那些成群的牛羊和奔腾的骏马。

另一边的扎西是个藏族小伙,他坐得笔直,像一尊小佛。笔记本摊开着,但他画的是一些复杂的几何图案,线条流畅,结构精密,完全不是那些空洞的口号。林野看不懂那些图案的含义,但能感觉到那种严谨和专注。他猜测,或许这与他们民族特有的建筑或宗教艺术有关。

林野心里只剩下一个字:混。混过这该死的培训期,拿到那张象征“合格”的“通行证”,就是胜利。至于之后,管他去呢。他本来就不是什么热血青年,对铁路事业也没有什么神圣的使命感。他只是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然后…然后呢?未来模糊得像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他低下头,假装研究桌面上的一道划痕,实则是在抗拒这令人窒息的环境和空洞的说教。他甚至开始幻想,如果此刻窗外突然传来马蹄声,阿达克真的骑着骏马冲进来,那该多有趣。或者,如果扎西突然合上笔记本,念起经文,那又会是怎样一种奇景?

时间在滋滋啦啦的声音和昏昏欲睡的氛围中缓慢流逝。林野感觉自己像一块被扔进温水里的冰,正在一点点融化,只剩下麻木。

下午的实作场,与教室里的沉闷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阳光,但阳光是毒辣的,像一把火,烤得人皮肤发烫。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机油和尘土的味道,混合着一种原始的、属于机械运作的粗粝感。

临时抽调来的王工长,是个典型的“老铁路”。他穿着一身油腻腻的工装,工装上印着的“工务段”字样已经模糊不清,裤脚上还沾着几片干涸的泥点。他叼着一根没点的烟,烟头微微发亮,烟雾缭绕中,他眯着眼,对着几台锈迹斑斑、仿佛刚从废铁堆里刨出来的老古董仪器指指点点。那是一台探伤仪和一把道尺,探伤仪的屏幕已经出现了裂痕,上面布满了雪花点,像一只得了白内障的眼睛;道尺的尺身也有些弯曲,刻度模糊。

“规程?那都是写在纸上的!”王工长吐出一口烟圈,带着一种“老江湖”的傲慢,“真干活儿,靠的是这个!” 他拍了拍自己满是老茧、指关节粗大的手,“听声儿!手感!比啥机器都灵!”

他所谓的“听声儿”,就是凑近那台接触不良的探伤仪,侧耳倾听着里面发出的“滋啦滋啦”的电流声,脸上露出一种专家般的凝重。而“手感”,则是拿起那把弯曲的道尺,在两根轨道之间比划,动作娴熟,仿佛那些偏差在他眼里都是透明的。

为了证明他的“经验之谈”,他对着那台接触不良、屏幕乱闪的探伤仪外壳,“哐当”就是一脚。那力道不轻,探伤仪被踢得一个趔趄,差点翻倒。但奇迹发生了,机器居然短暂地安静了下来,屏幕上的雪花点也消失了,显示出一片模糊的绿色区域。

“瞧见没?机器也有脾气!”王工长得意地拍了拍仪器,仿佛那是他的爱驹,“你得懂它,哄着它,它就听你的!”

实作场的几个新青工面面相觑,没人敢表示怀疑,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道理。他们只是觉得,这位王工长,可能脑子不太灵光。

轮到林野这组(阿达克、扎西同组)操作,分到的正是那台“挨踢牌”探伤仪。林野早上在教室里听了“血的教训”,此刻努力回忆着那些步骤,按照记忆,笨拙地操作着。他先是接通电源,然后尝试调整各种旋钮,但机器毫无反应,屏幕上依旧是死寂的黑暗,或者偶尔闪过几粒孤零零的雪花点。

“这…这怎么回事?”林野有些慌了,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扎西眉头微蹙,他放下笔记本,走到仪器旁,仔细检查着连接线。他手指纤细,动作却很稳,轻轻拨动着松动的接口,试图重新固定。阿达克看得直乐,他个子高大,体格健壮,此刻正双手抱臂,看着林野的窘迫,嘴角挂着戏谑的笑容:“嘿,林野,你太温柔了,得学工长!” 他作势也要踹仪器。

“别!踹坏了算谁的?”林野赶紧拦住他,脸上带着哭笑不得的表情,“混过去得了。” 他内心毫无波澜,只想赶紧结束这无意义的表演。这所谓的实作,不过是教他们如何在资源匮乏和规则失效的环境里“糊弄”过关。

果然,扎西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一个接口接触不良。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工具(他似乎什么东西都带着)小心地清理了一下接口,重新连接好。奇迹再次发生,探伤仪屏幕亮了起来,显示出模糊的波形图。

“好了。”扎西淡淡地说,继续低头研究屏幕上的数据。

林野松了口气,心里对扎西多了几分佩服。他看向阿达克,阿达克耸耸肩,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看,还是得靠技术,瞎踢不行。”

实作课就这样在一种怪诞的氛围中结束。王工长对着他们“满意”地点点头,说了句“差不多得了”,便转身离开了,留下他们三个在毒辣的阳光下,感受着汗水顺着脊背滑落的湿热。

回去的路上,林野、阿达克、扎西并排走着,沉默了一会。

“这培训,真有意思。”阿达克率先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讲师说安全重于泰山,工长说踢机器比规程管用。这‘山’和‘踢’,怎么对上号的?”

扎西没说话,只是看着前方,眼神平静。林野也觉得荒诞,但他更觉得疲惫。“有意思?没意思。早点结束,早点走人。”他随口应道。

阿达克看了他一眼:“你好像不太开心?”

“开心?我开心啥?”林野苦笑,“实习的时候在山沟里挖隧道,风吹日晒,倒也痛快。现在天天关在这鬼地方,听这些废话,做这些假动作,累得要死,还觉得没意思。”

阿达克笑了:“痛快?挖隧道也不轻松啊。再说,谁不是这样过来的?熬过去就好了。”

扎西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很清晰:“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工长说的也有道理,机器确实有时候靠经验能解决。但也不能完全不管规程。”

林野和阿达克都看向扎西。林野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的藏族小伙,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你挺明白的。”林野由衷地说。

扎西摇摇头:“我只是觉得,两者结合,可能更好。光靠经验,容易出事。光靠规程,也不一定管用。”

阿达克拍了拍扎西的肩膀:“行啊,扎西,有想法。不过,现在这情况,咱们能做的,就是先‘混’。等真上了岗位,再慢慢学。”

林野点点头,感觉心里稍微敞亮了一些。至少,他不是一个人在“混”。身边还有两个看似不同,但同样在寻找生存之道的同伴。

培训第三天,形式主义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选班委。这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培训中心这种环境下,却显得格外滑稽。

李工站在讲台上,背对着阳光,脸上镀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穿着笔挺的衬衫,打着领带,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严肃的管理者。他公式化地宣布:“为加强管理,设立班委。岗位:班长(总协调)、工长(实作课带头,协助讲师)、学习委员(收发作业)、纪律委员(考勤)、生活委员(宿舍卫生、分发劳保、组织活动)。自愿报名,民主选举!”

台下瞬间冷场。几十双眼睛互相躲闪,仿佛都在寻找一个拒绝的眼神。谁也不想当这吃力不讨好的免费劳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只想“混”日子的集体里,当班委意味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得罪人不说,还可能落得两头不讨好。

短暂的沉默后,几个人举了手。一个油头滑脑、眼神活络、坐在前排的叫刘志,他争着当班长,理由是“年轻有为,愿意为大家服务”。另一个体格壮实、似乎和王工长有点熟络、坐在后排的叫赵刚,他瞄着工长的位置,理由是“在部队待过,组织能力强”。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也分别有几个人象征性地举手,但那姿态,与其说是竞选,不如说是例行公事。

唯独生活委员——管宿舍卫生?管发肥皂毛巾?组织联谊?——无人问津,仿佛是个烫手的“屎盆子”。谁愿意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得罪那些不爱干净、或者懒得整理内务的室友?那简直是在自找麻烦。

眼看又要冷场,李工脸色沉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同志们!班委不是什么荣誉,是责任!是为了咱们这个集体能更好地运转!没有人愿意担当,难道让班长一个人忙活?”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的阿达克突然用手肘猛捅林野的腰。力道不轻,林野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嘿!林野!举手!生活委员!就你了!”阿达克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这活儿适合你,心细!混个班委名头,结业考评说不定加点分,分岗位时兴许有点用!”

扎西也转过头,沉静的目光带着鼓励,微微颔首。他似乎觉得,林野虽然看起来懒散,但本质不坏,当个生活委员,至少不会搞出大乱子。

林野内心oS:“加分?能有几分?管卫生?天天盯着人叠被子倒垃圾?这不是找不自在吗?…算了,阿达克这直肠子,不答应他能烦死。反正这破差事没人要,我举个手走个过场,应付一下他,也显得我‘积极’,绝对选不上!混过去拉倒。”

他抱着百分百的敷衍心态,一脸“被迫营业”的表情,慢吞吞、极其不情愿地把右手举了起来,高度刚过耳朵尖,随时准备放下。

戏剧性的一幕上演。班长、工长位置竞争激烈(刘志和赵刚眼神都带着火花)。学习、纪律委员也有人接手。唯独生活委员,全场只有林野那只半死不活的手孤零零地举着!李工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来,看到林野那副“老实巴交”(实则是生无可恋)的样子,又看看他旁边两个一看就“踏实可靠”(阿达克体格好能干活,扎西安静不惹事)的少数民族兄弟,简直像发现了宝藏——这种“老实人”管生活琐事,再合适不过了!还有“帮手”!

“好!林野同志!主动担当!精神可嘉!” 李工根本不给别人(也没别人)机会,一锤定音,“就由林野同志担任本期培训班的生活委员!大家鼓掌鼓励!”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夹杂着明显的嗤笑声和庆幸的呼气声。刘志和赵刚显然对彼此当选感到满意,相视一笑。其他人则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林野彻底石化,手僵在半空:“我?生活委员?管…管卫生?” 他感觉像是被硬塞了一手的烂泥。阿达克和扎西倒是很给面子地用力鼓掌,阿达克还冲他挤眉弄眼,无声地用口型说:“林委员,看好你哦!” 林野只想翻白眼。他只想混,怎么混成了个管卫生的“官”?

真正的“血与泪”生活委员生涯,从一场名为“迎接集团卫生突击检查”的噩梦开始。

李工下了死命令:“宿舍必须一尘不染!被子必须棱角分明!垃圾桶不能有垃圾!厕所不能有异味!这是政治任务!林委员,你负全责!出了问题,唯你是问!”

林野拿着那份比《安全生产总则》还厚的《宿舍卫生检查评分细则》,看着上面诸如“床底无浮尘”、“暖水瓶把手方向一致”、“牙刷牙膏头朝同侧”等变态要求,只想把这玩意儿糊李工脸上。他毫无经验,更不懂如何指挥一群同样只想混日子、甚至可能故意使绊子的同龄人。

他先是从自己宿舍开始。他的宿舍是四人间的,另外三个室友,一个叫张强,整天抱着手机打游戏;一个叫李明,性格内向,但邋遢得可以,袜子随手一扔就是几天;还有一个叫王磊,还算干净,但不太愿意管闲事。

林野拿着扫帚和抹布,像个陀螺一样在宿舍里转。他先清理了床底,果然,几双脏袜子、不知道什么用的杂物,像地雷一样藏在各个角落。他忍着恶心,把它们一一捡出来。然后是桌面,灰尘厚得能写字。张强和李明看不下去了,象征性地擦了擦自己的桌子,但动作敷衍得像在搔痒。王磊则默默地帮着林野一起整理。

林野内心oS:“这帮人!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检查组来了,扣分了,大家一起挨批,谁也别想好过!”

他试图去动员张强和李明,让他们把被子叠好。张强懒洋洋地甩了甩手:“叠那么好干嘛?累不累?检查组又不住这儿。” 李明则低着头,一声不吭,显然是懒得动。

林野气得差点跳脚,但他知道,发火没用。他只能耐着性子,一遍遍地重复着要求。最终,在王磊的协助下,他们宿舍算是勉强达到了“及格线”。被子叠成了豆腐块,虽然棱角不太分明;桌面擦干净了,物品摆放也还算整齐;垃圾桶倒空了,虽然地上还是有些纸屑。

第一次宿舍大扫除动员会开得像场闹剧。林野站在自己宿舍中间,有气无力地念着要求:“那个…大家注意下卫生啊,检查很重要…嗯…被子尽量叠好…” 下面的人该干嘛干嘛,玩手机的、聊天的、抠指甲的,完全当他是空气。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自查,脏衣服像地雷一样藏在床底各个角落,垃圾桶堆成了小山,被子像被轰炸过,厕所的味道能熏死苍蝇。

林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嘴角起了泡。混不下去了!他必须想办法。

阿达克看不下去了,猛地站起来,像座铁塔,洪亮的嗓门带着草原汉子的彪悍:“喂!都聋了吗?!林委员给咱们留面子,我阿达克可没那么多讲究!这卫生搞不好,检查组来了,大家一起扣分!丢人现眼!今晚都给我动起来!我看着!谁偷懒,别怪我请他出去‘活动活动筋骨’!” 他捏着拳头,骨节噼啪作响。这**裸的“武力震慑”加上“集体丢人”的威胁,瞬间让几个刺头缩了脖子,懒散的氛围被强行打破。

扎西则默默地拿起工具,对林野说:“光说不行,得做样子给他们看。我们先把自己屋弄成样板。” 他心思缜密,带着林野和阿达克,严格按照《细则》要求,把他们的宿舍收拾得近乎变态的整洁。被子叠得堪比军营,物品摆放如用尺子量过,扎西甚至不知从哪弄来便宜的香薰块,巧妙地放在厕所角落祛味。他一边干,一边低声告诉林野检查的死角在哪里(门框上沿、暖气片后面、床板缝隙),以及如何快速“突击”表面光鲜。

靠着阿达克的“武力值”和“不要脸”精神,加上扎西的“技术流”指导,以及林野拿着《细则》死磕、带头干最脏最累的活(比如通堵塞的厕所下水道),宿舍卫生总算在检查组到来前,达到了“虚假繁荣”的标准。林野也悟出点门道:这“管理”,核心就是“带头干脏活 找个能镇场子的打手(阿达克) 有个技术顾问(扎西) 关键时刻别要脸”。

刚应付完卫生,生活委员的“福利”又来了——分发劳保用品。库房里堆满了散发着浓烈橡胶和劣质棉布味道的劳保服、劳保鞋(硬得像铁板)、手套、肥皂、毛巾。数量、尺码一团乱麻。

林野看着名单和堆积如山的物品,头大如斗。他根本不认识大部分人,名单上除了名字和工种,几乎没有其他信息。阿达克再次挺身而出,凭借体型优势,成了人形搬运机和秩序维护者。“排好队!别抢!念到名字的上前!林委员你点名发东西,扎西你管尺码和签字!” 他往那一站,混乱的场面顿时有了主心骨。

扎西则展现了惊人的条理性。他快速将物品按尺码大致分类,对照名单(上面有之前登记的尺码),飞快地在每人名字后标注好应领物品和尺码,同时严格监督每个人签字确认。林野只需要像个复读机一样,按扎西标注好的名单念名字,发放对应的物品。在两位兄弟的强力辅助下,这场分发竟然异常高效地完成了。林野看着签满名字、核对无误的清单,第一次对这个“生活委员”的虚名产生了一丁点“没搞砸”的庆幸,但心底依然觉得这纯粹是运气好,外加兄弟够义气。

培训进入尾声,气氛却诡异而紧张起来。李工和王工长像打了鸡血,为迎接“集团培训结业检查组”而疯狂。理论课变成了“背诵大赛”,要求所有人必须像机器人一样,一字不差地复述那些空洞的安全口号。实作课则成了“表演秀”,反复排练那几个检查组指定要看的“标准化”流程(用着那些老掉牙的仪器),要求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喊得声嘶力竭。

林野作为生活委员,任务加码:确保检查当天环境(尤其是厕所!)光鲜亮丽,学员精神面貌(衣服整洁!)焕然一新。他像个被抽打的陀螺,检查卫生死角,督促大家整理那身并不合身的工装,甚至被临时要求组织一场“展现学员活力与民族团结”的联谊活动(最终草草收场,只有阿达克即兴吼了段哈萨克民歌,扎西安静地坐在角落)。

结业检查日终于来临,整个场面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检查组的领导们在段领导们的簇拥下,步履匆匆地走过每一个角落,仿佛他们正在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

学员们则像是被上紧了发条的玩偶,机械地重复着那些已经排练过无数次的“背诵”和“标准操作”。他们的声音洪亮得有些夸张,动作整齐得甚至让人感到诡异。

教室里窗明几净,显然是刚刚被擦拭过;厕所里也散发着清新的香气,那是刚刚喷洒过清新剂的缘故。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那么无可挑剔。

检查组的领导们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偶尔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最后,他们在那张早已准备好的“培训效果显着,管理规范有序,学员表现优秀”的评价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检查组的人一走,原本紧绷的空气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松弛下来。王工长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立刻点燃了那根叼在嘴里一整天的香烟,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骂道:“妈的,总算完事了!”接着,他大手一挥,喊道:“解散!”

李工也恢复了他那副冷漠的面孔,夹起自己的包,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

学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身体也因为放松而显得有些瘫软。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身心都已经极度疲惫,此刻终于得到了解脱,仿佛重获新生。

就在这时,李工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在自己的包里摸索了一阵,然后拿出了几张红彤彤的证书。这些证书鲜艳夺目,上面印着“优秀学员”几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下面宣布本期培训优秀学员!” 李工清了清嗓子,“赵刚同志!担任班委工长期间,积极协助讲师管理实作课堂,表现突出! 刘志同志,作为班长,认真负责…(此处省略若干官话)…”

林野对于刘志和赵刚的入选丝毫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早就看透了这两个人的真面目。那个油嘴滑舌的刘志,作为班长,整天就知道溜须拍马,尤其是在检查组来的时候,更是表现得异常“积极”,仿佛那是他唯一的工作。而赵刚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和王工长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在实作课上,他几乎什么都不做,只是围着王工长转,美其名曰“协助管理”,实际上不过是帮王工长拿拿工具、递递烟而已。

当李工念完其他几个名字后,林野的心情已经十分平静,他甚至觉得有点好笑。然而,当李工的目光扫过他时,他突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李工似乎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念出了他的名字:“……以及,林野同志!担任生活委员,在宿舍卫生管理和劳保分发工作中……嗯……能团结同志,尤其是团结少数民族学员阿达克和扎西,共同完成任务!特评为优秀学员!”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来,林野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会被评为优秀学员,毕竟他在这个班里一直都比较低调,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李工为什么会选择他。虽然他在工作中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但他一直都很注重与同学们的关系,尤其是与少数民族学员阿达克和扎西的关系。他经常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李工才会认为他是一个能够团结同志的人吧。

林野完全呆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优秀学员?就因为他“能团结少数民族学员”?这是在开玩笑吧!

他的脑海里像电影一样迅速闪过一幕幕场景:自己通厕所时的狼狈不堪,阿达克吼人时的凶悍模样,扎西默默收拾烂摊子的身影……还有那堆积如山的劳保用品,以及那苛刻到变态的卫生检查。

这些画面让林野感到无比的讽刺和无奈。他这份所谓的“优秀”,哪里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可言?它不过是被形式主义的灰尘所覆盖,被兄弟们的汗水所浸透罢了。

这份“优秀”与他自己想要“混”过去的心态以及所谓的能力毫无关系。它更像是因为他负责了最脏最累的“屎盆子”工作,却“意外”地没有搞砸,然后顺便“体现”了培训中心所谓的“民族团结”成果,才被当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

李工面带微笑,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崭新的、印着烫金字的“优秀学员”证书递到林野手中。证书的纸张质地挺括,手感光滑,上面的红章鲜艳夺目,仿佛在诉说着这份荣誉的重要性。

林野缓缓低下头,凝视着手中的证书,然而,他的内心却并没有像表面上那样平静。相反,他似乎闻到了一股奇特的气味,那是消毒水、劣质橡胶和厕所清新剂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这股味道让他感到有些不适,甚至有些恶心。

他不禁皱起了眉头,想要把这股难闻的气味从鼻子里驱赶出去。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那股味道就像幽灵一样萦绕在他的周围,让他无法摆脱。

林野的脑海里开始浮现出一些奇怪的画面:医院的病房、破旧的橡胶手套、散发着异味的厕所……这些画面与他手中的证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荒诞和讽刺。

他突然意识到,这张证书虽然看起来很光鲜,但它所代表的荣誉却可能是虚假的、空洞的。也许,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丑陋的真相。

林野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优秀学员”的证书,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个所谓的荣誉。

与此同时,耳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赵刚、刘志等人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那是一种志得意满的笑声,充满了对自己成就的骄傲和对他人的不屑。而阿达克和扎西的声音则显得格外真诚,他们为林野获得这份荣誉而感到高兴,并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他紧紧地捏住这张纸,仿佛它是一件珍贵的宝物,又仿佛它是一块沉重的石头。这张纸轻飘飘的,却承载着他一个月来的辛苦与汗水;它沉甸甸的,因为它代表着他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他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远处那个谈笑风生的赵刚身上。赵刚是班级里的工长,一个看似轻松却关键的职位。虽然他并没有做多少实际的事情,但因为他所处的位置重要,所以轻易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

而他自己呢?作为生活委员,他这一个月来可谓是疲于奔命。每天都有各种琐碎的事务需要处理,从采购生活用品到组织班级活动,从协调同学之间的矛盾到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他几乎没有一刻停歇。而且,很多时候他都需要依靠兄弟们的帮助才能勉强应付过去。

这一个月的生活委员生涯,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血泪”的旅程。他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相比之下,赵刚的轻松和受认可让他感到有些不公平。

这,便是入职培训的“血”——那是被陈旧教条、形式主义以及隐形不公反复折磨而消耗殆尽的精力与热情。每一次的培训课程,都像是一场漫长的折磨,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而那些所谓的“优秀”,更像是一种施舍和工具,让人感到苦涩和荒诞。

林野默默地将证书随意地卷了起来,仿佛它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他把它塞进背包的最底层,与那些过时的培训材料一同被压在下面。这张证书,或许唯一的价值就是在未来分岗位时,能够为他带来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印象分”。然而,这点“印象分”又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他只想尽快逃离这个充满硝烟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压抑和窒息。而前方等待着他的,是那所谓的“铁律之下”,那里的现实只会比这培训中心更加**和残酷。

“混?”林野心中暗自苦笑,“或许没那么容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