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锦衣黑明 > 第935章 天地囚笼局7

锦衣黑明 第935章 天地囚笼局7

作者:溜溜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00:53:45

身在嘉兴的皇帝论道后,直接休息了两夜一天。

随行官员坐船都累到摇晃,更别说八千禁卫,皇帝也算体恤臣民。

张维贤在客房喝茶,微笑一整天,对崇祯行为懒得嘲讽。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但凡你随便做点事,也能掩盖异样的心思。

偏偏崇祯自作聪明,强迫自己在后院躺了二十四个时辰。

‘忍’的方式不对,且‘忍’过头了。

十一月十九,皇帝邀请张维贤转一转嘉兴名胜,老头行动不便,自然而然拒绝了。

崇祯带着周延儒等一众文官喜滋滋游南湖而去。

南湖虽然在城外,却是运河交汇点,周围民居依水而建,并不比城内人少。

崇祯从北边乘船而来,一路看到迂回曲折、纵横交错的深巷,小河、石桥、狭弄、廊棚等,一幅浓厚的水乡风情,透露出江南的繁华。

等到南湖地界,潘师园、高氏圃、草堂、列岫亭、水心亭、乐郊亭、勺园,秋水阁等园林出现。

周延儒在身边帮忙介绍,“陛下,南湖自古以秀美而闻名,虽不及杭州西湖的纤丽,也没有太湖的气势,却秀资天成,有得天独厚的动人气韵。”

崇祯连连点头,“轻烟拂渚,微风欲来,景致烟雨,风光旖旎,的确是朕梦中的江南景色。”

刘宗周再接着道,“陛下,南湖以其朴素、醇厚的江南水乡风情为历代雅士所赞誉。苏东坡三过嘉兴,留下诗句: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

崇祯微笑指着远处湖心小岛,“朕好似记得,此乃本朝之功吧?”

吴晟连忙解释道,“陛下圣明,嘉靖二十七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运河,将挖出的淤泥填入湖中,形成一个二十丈方圆、五丈高的河岛,四面环水,因此称湖心岛。次年在岛上建烟雨楼,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

“朕看那里景色不错,改天再浏览南边的园林,上岛转转。”

众人当然没意见,湖心岛很小,皇帝这是在有意控制随行人数。

漕船由西向东,还未上岛,崇祯看向南边,顿时后悔了,假山瀑布、楼台庭院、林荫步道、古桥流水,望湖楼与烟雨楼遥相呼应,一时难以选择。

周延儒明白崇祯的心境,笑着说道,“陛下,园林建造历来注重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境界,南湖园林是其中佼佼者,抑景、漏景、对景、借景层出不穷,无论谁第一次到南湖,都纠结于从何处开始,陛下时间充裕,咱们可以游遍南湖。”

崇祯点点头,感慨说道,“有景道不出,须来此水滨。十分花鸟色,团作一亭春。原来是此种心境。”

湖心岛只有十七亩大小,烟雨楼为主,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典型的江南园林。

登岛之后,大多随从都在船上,此地早被侍卫清空,崇祯负手而行,眼里全是欣赏,丝毫没有架子。

烟雨楼墙下,皇帝看着一块叫钓鳌矶的刻石驻足,字体敦厚端庄,雄健有力。

吴晟连忙上前解释,“陛下,这是万历十年知府龚勉所题。钓鳌矶乃寓意嘉兴多出人才、独占鳌头。立碑第二年,秀水朱国祚、文恪公便高中状元,从此钓鳌矶声名鹊起,文人学士争先前来顶礼膜拜。”

崇祯点点头,“难怪朕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为何不见朱太傅后人?这才故去十年,朱家搬离秀水?”

吴晟没有解释,反而退了下去,周延儒轻咳一声,“陛下,朱家不仅还在秀水,且越发兴旺,南边有一个园林即朱家园。”

“哦?看来朱氏寄情山水。”

周延儒尴尬一笑,“朱氏乃书香门第,一家贤良,讲学于苏州,家里只有家眷。”

崇祯眨眨眼,“什么意思?朱家都去开私学?”

“呃~不是,他们是复社成员。”

崇祯看周延儒尴尬的神色,终于懂了,揶揄道,“周卿家的学生啊,跑南京做官去了?一门男子做官,也是佳话。”

皇帝这话过头了,周延儒突然正色道,“陛下,这么说不妥,朱氏确实为书香门第,原本乃苏州吴江县人,文恪公父辈起迁居嘉兴,至今五代人…”

他还没说完,崇祯突然道,“抱歉,朕糊涂了,朱国祚父亲乃大名鼎鼎的宗鲁公,两次在江南治大疫,所活无算,皇爷爷特招入京,授为太医,又治北直隶三次大疫。

且宗鲁公治两宫太后及后妃公主病,授方多效,乃皇家恩人。归乡后缙绅倒屣,多济困厄。贫者就医,不责其报,潜置金药帖中,桑梓客死,议济其丧,是人间至善。”

周延儒这才躬身道,“陛下圣明,宗鲁公因医术仁德闻名天下,文恪公官至一品,稀释父辈之名,但朱家依旧是书香仁德之门。”

崇祯点头迈步,边走边说道,“王伴伴,回去记得提醒朕,给朱氏一块‘人间至善’牌匾,感激宗鲁公的恩德,倡导人间向善。”

众人齐齐躬身,“陛下圣明。”

烟雨楼隔壁是观音阁,南湖六月廿四日的观莲节天下闻名,皇帝让王承恩去上炷香,这才回到烟雨楼登顶。

二楼环视风景,崇祯心旷神怡,不禁赞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如此景色,不到园林住几日,妄来一回。”

周延儒立刻接茬,“陛下停辇嘉兴,朱氏一定从南京赶回,过几日江南士绅拜见,陛下可移营朱氏,规格不次于吴府,论风景首屈一指,听江南大儒论道,想必会永载史册。”

“周卿家懂朕,庙堂论道过于锐利,宅邸论道过于市侩,此处论道颇为合适,可惜地方太小,那南园应该最佳。”

“陛下圣明,文恪公长子朱大启,乃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进士,授南昌府司理,晋封吏部主事,历官文选郎中、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阉党横行期间辞官,如今乃南京刑部尚书。

朱大启有三个儿子,个个诗词超绝,全是浙江举人,未到京城参与会考,乃南京国子监博士,朱大启孙子朱彝尊,七岁出口成诗,未来必定是大明诗词大家。”

“好,朱氏果然书香之门,盛世出诗词,朕非常期待。”

喜欢锦衣黑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锦衣黑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