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九二章 针锋相对

天唐锦绣 第二一九二章 针锋相对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1 12:26:46

李治此去,长安内外人心惶惶。

明眼人都能看出李治之所以急不可待出海就藩便是为了躲避日趋纷乱的局势,而其余诸位等候就藩的亲王自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可除去齐王李佑之外,其他几人都尚未婚配。

放亲王出海就藩,这是君王宽厚仁爱之表现,可倘若亲王尚未婚配、未曾诞育子嗣便出海,则必是君王苛刻、虐待手足,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

所以亲王们只能躲在自己的府邸之中战战兢兢、瑟瑟发抖,求神拜佛保佑不被当下汹涌之局势所波及。

就在这等紧张局势之下,李承乾降旨暂停李思文、程处弼、屈突铨三人之官职,查实其军械损耗数目之后另有任用,命曹继叔代太子左卫率,阿史那伏念代太子右卫率,苏海政代太子左清道率……

同时下令东宫六率重新整编、精兵简政,以“百骑司”进行敦促、监督、核准将校兵员名单。

此令一出,风浪愈急。

仁和六年,四月十五。

连续多日的雨水终于停歇,但天空中乌云如铅、遮挡晨曦,空气中的湿气似乎能攥出水。

一大早各处坊门开启,便有数辆马车从各自坊门而出,沿着长安城规划整齐、纵横交错的街道齐齐出行,终点则在延喜门内、嘉福门外,车马于此汇合,侍中马周、卫国公李靖、兵部尚书刘仁轨、左金吾卫大将军程务挺、右金吾卫大将军孙仁师……数位文武大臣相互见礼,而后鱼贯进入东宫。

这一幕被过往赶赴衙门的官员得见,没一会儿的功夫便传遍整个皇城,引起一片哗然。

在陛下对东宫层层掌控、步步紧逼,易储之意昭然若揭之时,这些大臣齐聚东宫,反对易储、支持太子的意图太过明显,简直就是公然与陛下对抗。

这还了得?

无论后果如何,都足以掀起一场巨大风浪。

……

“臣等参见皇后,参见太子殿下。”

几位大臣进了丽正殿,纷纷躬身施礼。

“诸位爱卿免礼,赐座。”

太子李象稚嫩的声音响起。

“谢殿下。”

几人起身,陆续入座。

皇后苏氏拉着李象的手端坐主位,一头如云秀发整整齐齐的绾成发髻,金步摇、碧玉簪,宫裙锦绣、富贵堂皇,螓首蛾眉、削肩修颈,整个人眉眼如画、端庄秀丽。

此刻正轻叹一声,幽幽道:“非是本宫不知当下形势故意为难几位,实在是如今局势紧迫、风雨飘摇,本宫与太子妇孺之辈已然乱了方寸,太尉又远在华亭鞭长莫及,只能请诸位来问一问,该当如何是好?”

上一次陛下欲召集大儒为小皇子张目、起势,经长乐公主献计借助房玄龄之声望硬生生给挡了回去,孰料陛下意志坚定,这回直接对东宫六率下手。

虽然仍有最为核心的“神机营”护卫东宫,但东宫六率遭受拆解则意味着帝王意志,必然导致风向变换,万一朝堂上下皆支持陛下易储,东宫如何自处?

总不能等到易储的圣旨颁布,东宫依靠“神机营”抗旨不遵吧?

所以此番召集一众支持东宫的大臣前来东宫商议对策,实际上就是借此向外透露一个态势——即便陛下有易储之意,但东宫之拥趸依旧坚定不移。

如此,或许能够影响那些随风摇摆之辈。

马周面容冷峻、不苟言笑,闻言当仁不让:“殿下、皇后请放心,储君乃国之根本,无大错之情况下焉能随意更换?吾等受命于先帝,辅佐于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行匡扶诤谏之事,纵使乱命而不受也。”

刘仁轨也表态:“东宫国本,不可轻动。”

程务挺、孙仁师更是干脆直接:“倘若东宫有变,吾等愿意披坚执锐护佑于殿下卧榻之外,力保不失。”

他们是房俊的班底,而房俊是朝堂上下最大的“太子党”,早就意味着与东宫之利益捆绑一处,自是拼死力保、不遗余力。

李靖则道:“殿下、皇后倒也不必慌乱,易储不是一道圣旨就行的,要集结文武群臣之意见,要昭告先帝陵寝、社稷宗庙,非万全不可施为,否则当年先帝何不犹豫不决最终不了了之?太子殿下聪敏诚孝、端方正直,朝野殷望之所系也,实乃天授之资,不必在意外间流言,只等到太尉回京自可风平浪静。”

论及朝堂谋略,他自是远远不及,否则当初不会被投闲置散那么多年,但他兵法一流,而当下局势却是与战场有那么几分相似,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扎紧篱笆、提升防御,等到强援到来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皇后苏氏听到提及太尉,便恨得银牙暗咬。

那厮只顾着他自己的丰功伟绩,却将她们母子丢在长安不管不顾,面对风刀霜剑相逼,战战兢兢、彷徨无措。

不过又想到那厮之所以这般,会否是在给她压力的同时在暗示一些什么?

譬如不能只有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而是应当先给一点甜头……

心里一跳,赶紧咳嗽一声将思绪收回,螓首点了点,柔声道:“卫公之言在理,只是万一朝堂上那些大臣迫于陛下之威势不得不同意易储,那该如何是好?”

这种事又不用投票表决,陛下所忌惮者不过是民间舆论、朝堂稳定而已,倘若一切都刨除在外一意孤行,没谁能够阻挡。

一旦陛下铁了心颁布旨意,那便回天乏术。

总不能起兵造反吧……嗯?

皇后苏氏素手下意识一握,也不是不行啊,汉武帝听信谗言废黜太子,皇后卫子夫便打开亲信助太子谋反,虽然最终兵败自尽,却也留下一个杀伐果断、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

当真走投无路之时,什么都可以发生……

马周摇头,道:“陛下不会那般刚愎自用,说到底若无太尉之同意,储位不可能废黜更替,这也是太尉之所以前往华亭镇指挥中南大战之原因。”

以房俊今时今日之地位、权势,若无他之允准或者默许,陛下敢于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吗?

在马周看来是绝对不敢的。

皇帝自然有权决定储君之归属,但没有谁敢公然站出来支持陛下,因为那样一来谁敢保证房俊将来回京之时会否率领数万水师,连同左右金吾卫封锁长安打起“清君侧”的旗号?

以房俊对于帝国正朔之重视,打进太极宫“请陛下逊位禅让”也不是不可能……

皇后苏氏眨眨眼,问道:“太尉当真是因为心有定见,所以才放心去往华亭镇?”

倘若当真如此,她心里还能好受一些。

说明自己皇后之身倒也不是对那厮毫无吸引力……

马周颔首,道:“太尉素来稳健,行事谋定后动,若无万全之把握肯定不会前往华亭镇。”

事实上当下之局势看似风高浪急,实则并不危险。

陛下当然可以直接颁布诏书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可如此一来倘若东宫拒不奉诏、文武大臣抵死力谏,皇威何存?

难道还能当真让东宫六率冲入东宫、强行废黜太子?

就算陛下敢于孤注一掷,那一支完全由贞观书院学子所组成的“神机营”又岂会束手就擒?

全员装备火器的“神机营”只守不攻、弹药充足的情况下,几乎不可撼动……

*****

一众文臣武将受太子征召堂而皇之进入东宫的消息很快传到太极宫,正在太极宫御书房内议事,闻讯面色阴沉、久久不言。

胸膛之中的怒火已经升腾而起。

无论东宫还是那几个文臣武将,此举无异于当众给他这个皇帝几个响亮耳光,向世人宣示所谓的君王权威不值一提,即便身为皇帝也不能左右储位之归属。

简直奇耻大辱!

“李敬业,你亲自去往卫尉寺一趟告知独孤寺卿,李思文、程处弼、屈突铨三人之罪行要仔细查证、不许错过一分一毫,哪怕其身上的甲胄丢了一片甲叶也要记录在案!”

一旁的刘洎大吃一惊,未等李敬业领命,急忙劝谏道:“陛下不可!三位将军虽然有些过错,小惩大诫即可,不好过于苛责,毕竟曾是跟随太尉辅佐陛下荡平逆贼的有功之臣,倘若严惩,于陛下之威望有损。”

言中之意很是明白了,说是予以严惩对陛下“威望有损”,但重点却是“跟随太尉”这一句。

那可是房俊从小到大的好兄弟,倚为臂助的铁杆麾下!

易储之事或许不许房俊点头应允,但最起码也要铸成事实之后得到房俊默许,否则以房俊之权势、威望振臂一呼,整个大唐都得乱套!

然而这一回李承乾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果决,摆摆手拒绝刘洎的劝谏,对李敬业道:“按我说的办,去吧。”

“喏!”

李敬业大声应诺,兴冲冲转身离去。

还得是跟在陛下身边办事,朝野上下皆对房俊畏之如虎,唯有陛下才敢直接剪去房俊之羽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