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八六章 质子留京

天唐锦绣 第二一八六章 质子留京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5 17:49:59

李治越想越是害怕,虽然陛下宽厚仁爱既往不咎且准许他出海就藩封邦建国,可当初谋逆之罪却是实打实的,陛下不追究并不代表那些事便不存在,只需有人将兵变之事提及,轻易便可将他牵连在内。

大唐立国至今已传三代君王,可两度即位却都伴随着腥风血雨,房俊当年之所以力挺陛下登基,就在于想要将“玄武门之变”造成的“逆而篡取”消弭化解,对皇位传承拨乱反正,告诉天下人“顺位继承”才是道理所在!

“宗祧承继”乃是华夏之传统,“嫡长子继承制”乃是其最为具现之根基,这一传统要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立贤”对于国家的伤害太大,“立长”才是正朔!

政务决于政事堂、军事决于军机处,文臣武将、众正盈朝,大家一起就能将国家治理得明明白白。

皇帝是否贤明有什么重要?

老老实实以嫡长子为储,安安稳稳顺位继承尽可能减少国家内耗为上!

然而如今只要涉及“易储”、“宗祧承继”等等话题,必然将他这个曾经觊觎储位、甚至犯下谋逆之罪的亲王揪出来,一旦朝局不稳、风向变换,谁知道会否有人跳出来说一句“请诛晋王、以安天下”?

陛下易储成功他或许不会有事,可一旦易储失败,必然将他牵连在内。

因为东宫绝对不会允许一个被皇帝属意为储君的小皇子安然无恙,而欲打压小皇子,必然将他李治摆在前边、杀鸡儆猴……

……

“不行,我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李治骤然起身,焦躁的说了一句,便吩咐王妃服侍他沐浴更衣,而后不顾春雨纷纷,乘车出门直奔太极宫。

御书房内,兄弟相见。

李承乾神情和蔼、笑容温煦,分别落座之后感慨道:“我政务繁忙难以出宫,你没事就该进宫来陪我坐一坐、聊聊天。你就藩在即,离别之后再见不知何年何月,我心中很是难舍啊。”

李治相信这不是虚言妄语,由古至今能够忍受兄弟犯上谋逆的君王,一个都没有。

从这一点来说,陛下无愧于“宽厚仁爱”之评语。

脸上露出感动之色,李治拘谨道:“非是我不愿入宫,实在是以往犯下大错,唯恐为陛下遭致非议。”

“诶,过去的事情总是说起作甚?”

李承乾不以为意的摆摆手:“你造的是我的反,我都不介意,关旁人何事?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去的事情便过去吧,你我手足血脉、不可割舍,各自珍惜才是正途。”

李治面露愧疚之色,嗟叹道:“陛下念在手足之情不忍苛责,然微臣铸下大错岂能心安理得?听闻陛下欲对当初东宫六率有功之臣予以叙功、嘉奖,愈发令微臣感到汗颜无地,有功者赏,微臣这个有过者却并未处罚,如此有损陛下公正英明之声威。”

“嗯?”

李承乾这才有所察觉,我犒赏东宫六率有功之臣与你何干?

略作思忖,便明白了李治的用意。

这是害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可以理解。

虽然他这个皇帝已经公开表明赦免李治、既往不咎,但皇帝也不真是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很多时候有碍于朝局之发展也要权衡取舍,说过的话被迫咽回去也是常有的事。

对他来说可能仅只是君王权威遭受压迫、威严受到损害,但对于李治来说不次于灭顶之灾。

沉吟少顷,李承乾沉声道:“雉奴放心,我既然赦免你的过错,无论如何定会庇佑于你。”

李治苦笑道:“微臣在长安每多一日,心中愧疚便每多一分,惟愿早日离京、出海就藩,去往天南之岛封邦建国,筚路褴褛、负罪而行,为大唐经略一块海外飞地、开疆辟土。”

李承乾沉默。

好半晌才看着弟弟的面容,长叹一声:“虽说人生无不散之筵席,出海就藩对你也大有好处,但我着实舍不得。当年母后仙去,父皇将你与兕子养育在膝下亲自教导,你们则时常去往东宫找我玩耍,我本想着一生一世庇佑你们,却不想今时今日却要天各一方。”

李治垂泪哽噎:“兄长宽厚仁爱,古之贤君所不及,奈何弟弟愚昧无知、行差踏错,悔恨如毒蛇噬心、痛苦万分,却又无自我了断维护君王之意志,只能出走海外,以余生赎罪。”

兄弟两人相顾无言。

虽然心中各有盘算,但这份手足之情确实很难割舍,想着一旦分别今生再无相见之期,难免唏嘘难言,离情别绪各上心头。

良久,李承乾才吐出一口气,缓缓颔首:“即是注定要分别,早一日、迟一日也不打紧,回去准备一下,及早离京吧。”

“喏。”

李治应下,离席起身之后跪伏于地,痛哭失声。

“多谢陛下爱护,此生此世不忘陛下恩情,纵使身在天南亦当日夜祈祷,惟愿满天神佛护佑陛下,护佑大唐,护佑苍生黎庶。”

李承乾起身上前将他扶起,拍了拍他肩膀:“你我年富力强、各有前程,莫做小儿女之态,只是出海万里当保重身体,时常有信笺送来一叙别情。”

顿了一顿,又道:“海外艰苦,不宜孩童生活,不如先将侄子们留在长安继续学业,待到你在封国稳定下来,他们也学业有成,再去与你团聚,亦能助你一臂之力。”

李治:“……微臣遵命。”

是为“质子”?

还是当真为了孩子着想?

素来自诩精明的李治一时间居然分不清陛下此举之用意,但无论如何是不能拒绝的。

起码表面上是为了孩子着想,你却揣测陛下之用意,你想干啥?

……

“陛下此举倒也算是好意,孩子随着咱们出海确实危险,万一水土不服染上病疾,当真是束手无策。”

晋王妃对于将孩子留在长安为质并无太多抵触,反倒是一旁的宫人刘氏抱着李忠垂泪不止。

因为李治长子李忠乃刘氏所出……

李治被刘氏哭得烦躁,却又不忍苛责,毕竟此番等若生离死别,哪一个母亲能无动于衷呢?

他看着懵懂的儿子,叹息一声,固然不舍,却也无能为力。

“赶紧准备一下吧,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也别不舍,早已离开长安才最为重要。”

现在的长安城就是一个巨大旋涡,稍有不慎便被吸入其中,脱身不得、粉身碎骨。

*****

“雉奴要离京出海了?”

看着急匆匆跑过来报信的晋阳公主,长乐公主愕然,不过联想到当下太极宫内外的紧张气氛,旋即释然。

雉奴这是怕了啊……

遂轻叹一声,劝慰红着眼圈的晋阳公主:“既然陛下已经准许雉奴出海就藩、封邦建国,那么此事便不可转圜,迟早都是要走的……早一些走,未必不是好事。”

晋阳公主还是忍不住哭起来:“我只是明白这个道理,可从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心中悲伤难忍。”

长乐公主抚了抚她的鬓角,幽幽一叹。

诸兄弟姊妹当中,与雉奴情分最深的大抵便是自幼一起在父皇膝下长大的兕子了,从小到大,兄妹两个从未长时间分离,即便雉奴成亲之后出宫开府,兕子也时常过去窜门。

她轻声道:“生于帝王之家,雉奴的下场已经再好不过了,岂能苛求更多?他大业未酬、贬斥海外,心中想来已经沮丧至极,你若再是这般哭哭啼啼岂非令他愈发难过?海外蛮荒之地,从无归属,以雉奴之本事想来定能开创一番基业,该予以鼓励才对。”

这番话入情入理,晋阳公主连连颔首,抹了一把眼泪站起身来到书案前:“我这就写封信给姐夫送去,求他定要好生关照九哥,有了姐夫支持,九哥必然好过一些。”

长乐公主:“……”

你当着我的面给我的男人写信?

若是不当着我的面,你还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来!

“要不要我与你一起署名?”

“用不着,只要我开口,姐夫定然不会拒绝。”

“……呵!”

长乐公主冷笑一声。

“呃……”

晋阳公主似乎这才后知后觉,停笔悬腕,扭回头看着姐姐露出一个笑容,明眸善睐的样子。

“要不姐姐还是一并署名吧?见到姐姐的署名,姐夫肯定用心办事,绝不会亏待雉奴哥哥。”

长乐公主似笑非笑的看着小妹妹。

晋阳公主俏脸腾起两片红晕,知道自己故意为之的心思被看透,洁白整齐的贝齿轻咬下唇,娇哼一声:“讨厌!”

便再度转过身去伏案疾书了。

长乐公主看着小妹纤细优美的背影,心里轻叹一声,满腹愁绪。

兕子一颗芳心系于二郎身上,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却又怪不得二郎,但凡换一个人面对如此青春姣好全不设防的小姨子,怕是早就一口吃下去了……

但总不能“三姊妹共侍一夫”吧?

可现在观小妹的心思早就情根深种、非君不嫁,还能拖到哪一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