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水行记 > 第479章 河南小孟尝

山水行记 第479章 河南小孟尝

作者:莫里吧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13:38:59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老天爷什么时候说过话?只不过四季流转、百物蓬勃,它何尝说过一句话?

孔子是个无神论者,这段他和子贡的对话,强调的是自然规律。自然是客观的,它说不说话,都在那里,不善不恶、不喜不悲。

正因为老天爷不会说话,君子才会固穷。

福王,如果说年轻的时候还有想登大宝之心,但以现在的年龄来论,已经不做他想了。

崇祯三年的福王,四十四岁。

四十四岁,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属经历颇丰了。那时候的人,可不像现代,晚婚晚育。四十四岁的福王朱常洵,儿子朱由崧都二十三周岁了,用现代话说,该大学毕业了。

从万历到泰昌,从泰昌到天启,从天启又到崇祯,福王都是当叔叔的人了,再做着皇帝梦,有点不切实际。

有钱有闲,想想都知道,人生会过成什么样子。

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

每天关上大门喝好酒,就喜欢妇女表演歌舞杂戏。

这样的日子,把福王从一个小伙生生催成了一个跟自己父亲一样的大胖子。

佘义士心中的福王,还是当初那个福王,可如今的福王,早就变了另一番模样。

岁月是把杀猪刀。

崇祯帝知道不知道,如今福王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知道了,他乐不得呢!

这样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福王,哪还会有心想其他事?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别看河南大旱,蝗虫肆虐,人相食,民间藉藉,但福王府,奢华程度,犹如缩小版的紫禁城。

老百姓恨不得饿死,可是福王却肥的流油,于是退养在家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看不下去了,他多次劝福王,即使只为自己打算,也应该开府库,拿出些钱财援饷济民,否则老百姓还不得造反?

福王根本不听。

老百姓要造反就造反,关我鸟事?他们造的是崇祯帝的反,又不是我福王的反。

不打紧。

正因为崇祯帝对福王的纵容,导致江湖上很多流窜的罪犯,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会投奔福王,寻求庇护。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只要入了福王府,就相当于拿到了免死金牌,朝廷就算知道了,也不敢把他们怎样。

福王朱常洵,颇为得意,称自己为河南小孟尝。

福王府邸豪华到什么程度呢?从《明史》中可知:

“帝(万历)所遣矿税使数十人,日有奉,月有进,所得珍宝不可胜数,号位人主私财。及福王之国,斥其十之九遣之。所赐庄田四万顷……民间狼藉谓:‘帝(万历)耗天下以给(福)王,为洛阳王邸富于大内。’”

修建福王府,用了工匠三万二百余工,花了二十八万两银子,用时十三年,十倍于常制。而且,这些都是工部出的。

清代《河南府志》有描述:福王府分内宫和外宫,有四个大门,东南西北依次是东华门、正华门、西华门、望京门,亭台楼榭、雕梁画栋,犹如皇宫。

福藩之富,冠绝宗藩,金穴连云,珠履塞川;盐茶之利尽归邸库,三省膏腴皆入玉牒。内承运库拨金二十八万以筑台苑,尚方监岁输珍玩犹输私帑。

珊瑚树高六尺,视季伦碎屏之物若蒿蓬;瑟瑟屏叠九重,笑元载聚椒之堂如瓮牖。

洛阳童谣曰:“神宗窖银,福郎载车;天子解囊,万姓成骷。”

季伦碎屏:石崇,字季伦,与王恺斗富,曾击碎二尺高珊瑚树示其豪奢。

元载聚椒:唐代权臣元载府中曾以椒泥涂墙。

反正,怎一个富字了得!

再说其府,仿紫微之制,夺艮岳之奇。汉白玉阶雕五爪降龙,金丝楠柱盘九婴绕日。

琉璃作瓦,映日则焕虹霓;沉檀为梁,经雨而凝云霭。曲廊嵌珐琅七彩,方池浮青玉蟠螭。春宴则撒南海真珠代砾,夜游必燃西国脂烛代星。

鲛绡帷悬十二殿,西洋镜列卅六轩。

时人叹曰:“非仙阙坠尘,安得此境?然琼楼过奢,终召天焚!”

《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十七》称:“福王之国,正月己卯发京,三月庚子至洛,凡四十二日。”

北京到洛阳,按明代里程,约一千三百里。福王之国,浩浩荡荡,走了四十二天。

慢了。

佘义士,一人一骑,快马加鞭,日行二百里。

由于佘义士在漳河渡口、黄河孟津渡排队候船,耽误了两日,在太行山隘道,小心谨慎,又慢了一日,终在十日后,到了洛阳城外。

洛阳,久违了。

喜欢山水行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水行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