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水行记 > 第384章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山水行记 第384章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作者:莫里吧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13:38:59

胖头孙和刘百禽掉下来,并不是像他们形容得那样,因为地开了。准确点说,是由于秦始皇陵机关开合,让二人不小心从一个窟窿里滑了下去。

窟窿,几个井口大小,当时两人正雪仗打得兴起,纠缠在了一块,所以,二人同时掉进了一个窟窿里。

窟窿里是螺纹状,一圈一圈,缓缓至下,像是盘山道,直通苑囿遗址。

这是当年工匠修建秦始皇陵的一大发明,定期开合,既可以给地下换气,保证地下咸阳城的长明灯不灭,又可以防止洛阳铲,令其无法探土。

当然了,此窟窿主要还是用于换气,但人工成本实在巨大,所以只在苑囿遗址上打了几处。

苑囿,是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玩乐的园林,没有空气流通怎么行?

秦始皇陵空气虽然流通了,但毕竟植物的生长繁殖也要靠阳光等其他条件,所以苑囿遗址,即使有空气贯通,里边的植被也还是都死掉了。

胖头孙嘴里说的花园,指的就是苑囿遗址。

植物死得快,可动物是活物,适应能力强,那黑白二猫,就是苑囿遗址里,活下来的动物后代。

但为什么那么大?或是跟陨石有关。

秦代是有猫的。

有人认为,猫是在汉末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受到人们喜爱的。

其实错了。

西汉的《礼记?郊特牲》中就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的记载。

再早一点,《吕氏春秋》中提到过“狸处堂而众鼠散”。狸,在古时常被用来指代野猫或已驯化的猫科动物。

最早记载猫的历史文献,则出自于《诗经·大雅·韩奕》中,里边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我们看这八个字,有熊有罴,有猫有虎,里边可有颇多讲究。

罴,是熊的一种,也是熊里面体型最大的。根据古人炼字的讲究程度,我们可以推断后半句,古人把虎归为了猫一类。

所以,有猫有虎,这里的猫,应该泛指的是猫科动物。

当然了,就算熊是熊,罴是罴,猫是猫,虎是虎,但猫这么温顺的动物,怎么能和那些猛兽相提并论呢?

很有可能,这里的猫,指的是猞猁狲。猞猁狲和猫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比猫的耳朵上一边多出了一个像是天线似的东西,看上去如猫,人畜无害,其实凶狠异常。

在我国,猞猁狲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和西北山区,还有河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是食肉动物。

秦代有猫,最直接的证据是,一九九零年,在山东临淄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疑似家猫的下颌骨及其牙齿。

经鉴定,这些遗骨展现出较高的驯化程度,其牙齿端部不甚锋利,与野生猫科动物有显着区别。

这一发现,也将中国家猫的饲养历史推至了四千多年前,即龙山文化时期。

好,书归正文。

正是因为那窟窿里是螺纹状,所以胖头孙和刘百禽是像乘滑梯一样滑了下来,而不是直接摔下来的。

不过,这一圈圈的,也够受了,直接把胖头孙和刘百禽的胃搅和得翻江倒海。二人一掉下来,直接就吐了一地。

不仅胃里的东西都吐了出去,人也是晕头转向。

两个人就算再乐观主义,没吃的,也活不下去。胖头孙和刘百禽,哪见过这么大的地下城?光苑囿遗址就溜达了两天,除了一人捡一个吸盘,护着腰挺舒服外,啥也没发现。

要说人有时候倒霉,也不会那么一霉到底,这不,胖头孙走着走着,头上就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

他一抓挠,结果就抓到了耳机。

东西是现代的,但人性是相通的,鼓秋鼓秋就弄明白了,这东西插耳朵眼儿里正合适。

嗞嗞之声过后,胖头孙的耳朵里传来了一句话,想不饿死,我怎么说,就怎么做!

耳机里的声音,像是长了眼睛,指引着胖头孙和刘百禽,七拐八拐就到了百戏俑处。

二人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磁力吸了上去。

“之后呢?”崔判官问胖头孙。

“之后,之后的事,您就清楚了。”胖头孙答道,“宗主,怎么样?我这一捋思绪,比这刘百禽说得惟妙惟肖吧?”

“嗯。”

崔判官沉思了起来。

喜欢山水行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水行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