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 > 第262章 墨玉石

灵巧儿拍了拍熊津的手背,笑着嘱咐:“你在这布铺慢慢挑,记好账,我带这位兄台去见识点好东西,很快就回。”

熊津公主虽有些疑惑,却也没多问,只顾着捧着锦缎比划。灵巧儿转身对哈桑扬了扬下巴:“跟我来,热闹地方才有真宝贝,保准让你开眼。”

哈桑一听 “热闹地方”,眼睛瞬间亮了 —— 中原的繁华他早有耳闻,越热闹的地方,定有越多新奇玩意儿。他乐呵呵地跟着灵巧儿,一路往成都最繁华的东市走去,沿途叫卖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哈桑看得眼花缭乱,愈发期待 “好东西”。

可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身边的喧闹渐渐淡了,街边的商铺从绸缎庄、酒楼变成了低矮的民房,再往前,连民房都稀疏起来,隐约能看到远处城池边缘的庄稼地。

哈桑终于察觉不对,一把拉住灵巧儿的胳膊,满脸疑惑:“兄台,闹市都过了,怎么还往前走?说好的好东西呢?”

灵巧儿嘿嘿一笑,故意压低声音:“兄台这就不懂了吧?‘暗门子’哪能摆在闹市明面上?”

“暗门子?” 哈桑皱起眉,显然没听过这个词。

“就是看着是普通人家,推门进去才知道是天上人间啊。” 灵巧儿挤了挤眼,故意抛出诱饵,“中原可有句老话:‘搂着高丽婆娘睡,不管明日上早朝’。”

哈桑还是没懂,一脸迷糊。

“意思就是当官的宁愿耽误上朝,也要抱着高丽女人睡觉 —— 这说明什么?” 灵巧儿循循善诱。

哈桑瞬间反应过来,两眼放光:“说明高丽女人会的多!”

“聪明!” 灵巧儿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种地方哪能在闹市显眼?跟我来,快到了。”

她表面上步伐笃定,仿佛对路线了如指掌,实则心里正快速搜寻合适的场所 —— 既要偏僻,又要能困住人。正走着,眼前忽然出现一处荒废的猪棚,杂草齐腰深,周围荒无人烟,正是绝佳之地。

灵巧儿停下脚步,嘿嘿一笑,冲地面抬了抬下巴。

哈桑探头一看,满是疑惑 —— 这破猪棚能有 “暗门子”?他心里的警惕瞬间冒了出来,刚想追问,就觉得脖子一凉,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一绊,整个人 “噗通” 一声摔在地上,后背还没来得及疼,就被一只手死死按在杂草里。

他挣扎着侧过头,只见一把磨得锃亮的短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刀刃泛着冷光。

“兄…… 兄台,你这是干什么?” 哈桑声音发颤,冷汗瞬间浸湿了衣襟。

灵巧儿一巴掌拍在他后脑上,语气瞬间冷了下来:“兄台你妈!谁踏马是你这杂毛子的兄台?”

一边骂,她一边伸手在哈桑怀里摸索,先是掏出自己先前 “掉” 的银铤,又摸出两包通宝,一股脑塞进自己怀里。

哈桑以为遇到了劫道的,连忙喊道:“他们说你们秦人土匪只抢钱不杀人!你拿了钱,不能杀我!”

“自己国家待不住,跑到蜀国来祸祸,还敢跟我提秦人规矩?” 灵巧儿又一巴掌拍在他头上,“老子的规矩只对秦人同胞讲,你这杂毛子,杀了也白杀!”

哈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求饶:“别杀我!我有五颗金牙!今天没带在身上,我可以回番坊拿给你!”

“还番坊?” 灵巧儿一听更气,又一巴掌拍过去,“你不是说刚到成都吗?怎么还知道番坊?嘴里有一句真话吗?”

她一边骂,一边薅起身边的杂草,拧成绳状,一圈圈往哈桑身上缠。一根不够就加十根,十根不够再翻倍,最后把哈桑捆得像个粽子,别说挣扎,连胳膊都挪不动半分。

捆完,灵巧儿才想起哈桑腰间的盾形饰物,一把摘下来掂量了掂量:“看着像金的,原来是铜的,你们杂毛子也这么不实诚。”

哈桑急了,连忙喊道:“这东西不值钱!但对我有用!你把它还给我,我再给你拿十袋通宝!”

“拿你姥姥!” 灵巧儿一巴掌打在他脸上,“你看爷爷像缺钱的人?爷爷缺的是金子 —— 同样大的金子换这破盾牌,你换不换?”

哈桑脸都白了:“我没那么多金子!这是我们商队的信物!你拿走了,下批商队来就不认我了!”

灵巧儿盯着他的表情看了半晌,见他眼神急切,不像是撒谎,心里有了数 —— 这盾牌果然是商队标识。她话锋一转:“你们商队里,有没有特别能打的?”

哈桑愣了愣,下意识摇头:“遇到山匪大家一起抗,谁最能打我不清楚……”

“撒谎!” 灵巧儿眼神一厉,短刀又贴近了几分,“你的微表情骗不了我 —— 不说实话,现在就宰了你!”

刀刃在脖子上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哈桑吓得大叫:“我说!我说!我们头领萨拉丁!他和手下都是高手!跟你们秦人的高手差不多!萨拉丁最厉害,秦人没几个能打过他!”

灵巧儿心里一动 —— 萨拉丁?看来这商队背后不简单。她继续追问:“你认识一个叫枢离的秦人老者吗?”

哈桑茫然摇头:“不认识!我真没听过这个名字!”

灵巧儿观察着他的眼神,见他确实没说谎,又问:“你们来蜀国到底要干什么?别撒谎,我看得出来。”

哈桑此刻哪还敢隐瞒,连忙说道:“找墨玉石!说是给修炼武学的人用的!”

“墨玉石?” 灵巧儿皱起眉,“修炼的人拿它干什么?”

“不知道……” 哈桑咽了口唾沫,又赶紧补充,“我偶尔听到他们用秦语说,是用来泄火毒的!其他石头扛不住,只有墨玉石能快速吸走火毒!”

“还挺邪乎。” 灵巧儿冷哼一声,短刀又往下压了压,“还有什么?说不出有用的,我就拿刀扎你了!”

哈桑急得快哭了,脑子飞速运转:“还有…… 还有他们说‘五行功体制作容器’!我不懂什么意思!只懂点简单秦语,要不是家里常跟秦人做生意,我连五行都不知道!”

灵巧儿心里一凛 —— 五行功体、容器?那天在洛阳的夜晚,那个偷袭的色目人就提过灭世之雪的功体。叫什么功体,灵巧儿不记得了。而现在这个色目人又提到功体这个概念。

而且这次还冒出了一个五行功体。难道是一种特殊的功体?所以——会不会和灭世之雪有关!而他们说的容器是什么情况,灵巧儿实在想不出。难道是要用墨玉石盘成一个容器,用火来烤这个玉石?

所以火毒就是火的意思?容器?灵巧儿忽然有了个可怕的念想:“呵——他们要把灭世之雪做成烧烤?”

想到这里,灵巧儿顿时就不淡定了。她沉思许久,盯着哈桑看了半晌,见他确实没更多信息,才收起短刀:“今天就先饶你一命,你快逃吧。如果你今天还不离开成都,我就杀人之后在现场留下你这个盾牌,但时候直接让法曹把你抓了看脑袋!而且你把墨玉石的事情也说了,五行容器的事也说了。你现在还再不走,恐怕你就走不了了。”

哈桑连连点头,像小鸡啄米:“我走!我这就离开成都!”

灵巧儿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杂草,又踹了哈桑一脚:“滚!别再让我在成都看到你!”

哈桑如蒙大赦,挣扎着想要解开绳子,却怎么也弄不开。

灵巧儿看都没看他,转身往布铺方向走 —— 墨玉石、五行功体容器,萨拉丁?这些线索只能粗糙的串联,但感觉谜底并没有走向明朗。

灵巧儿转身快步往布铺走,心里还在琢磨 “五行功体容器” 的事 —— 把灭世之雪做成 “烧烤” 的念头虽荒唐,却也让她愈发不安。墨玉石泄火毒、容器之说,在她心中,都暂时先假设是冲着灭世之雪来,可具体是何阴谋,仍像蒙着一层雾。

刚拐过街角,就见布铺门口围着不少人,熊津公主正站在柜台前,手里捧着一匹水绿色的蜀锦,对着阳光翻看,嘴角都快翘到耳朵根了。她身旁的掌柜笑得满脸堆肉,不停说着 “娘子好眼光,这可是今年新织的‘碧荷团花锦’,全成都就这一匹”。

灵巧儿走上前,拍了拍熊津的肩膀:“挑好了?”

熊津公主回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举着锦缎凑过来:“坏人凌鍫,你看!这上面的荷花,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织得清清楚楚,还有这金线勾的边,也太好看了!”

灵巧儿接过锦缎摸了摸,质地确实细腻,团花纹路繁复却不杂乱,水绿色衬得人愈发娇俏,确实是匹好料子。她看向掌柜:“这匹锦多少钱?”

掌柜搓了搓手,脸上堆着笑:“这位公子,你家娘子眼光好,这‘碧荷团花锦’是蜀锦里的上等货,一匹要一百二十贯。”

“一百二十贯?” 灵巧儿挑眉,把锦缎放回柜台,“掌柜你这价也太黑了吧?我们刚才逛了一大圈儿了,在前面几家店看的上等蜀锦,最贵的也没你家的贵啊?听我们口音是外地来的,向宰客是吧?你这锦是不错,但价格要的也是真不低。”

掌柜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连忙说道:“公子有所不知,这锦是用西域来的金线织的,成本就比普通蜀锦高不少,一百二十贯真不算贵。”

“西域金线?” 灵巧儿拿起锦缎仔细看了看,“掌柜你糊弄谁呢?这金线看着亮,实则掺了铜丝,一烧就发黑,顶多算‘金铜线’,哪是什么西域金线?”

掌柜被戳穿,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公子,谁家这么好的锦用铜丝啊?是懂行的人!我知道你说这话是为了让小店压价。可你不能这么说啊,我们蜀中的金丝锦,就是金丝锦,绝不可能作假。我让一步,一百贯,不能再少了。”

“八十贯。” 灵巧儿干脆利落,“这价我能立刻付钱,要是掌柜不肯,我现在就去东市,我刚从那边过来。你看我这一身汗,我现在还连呼带喘的,那边还有两匹差不多的锦,说不定还能砍到七十贯。”

说着,她作势要拉熊津走。掌柜一看急了,连忙拉住她:“公子,货卖识家,八十贯就八十贯!这价我连本都快回不来了,就当交个朋友!”

灵巧儿心里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从身上掏出几个银铤递给掌柜:“早这样多好,省得大家费口舌。”

掌柜接过银铤,一边给她们打包锦缎,一边嘟囔:“公子这砍价的本事,真是厉害,你们是中原来的吧,哎,中原的客人我们都认为肯多出钱。可中原来的客人都认为我们会多要钱。”

熊津公主抱着锦缎,笑得合不拢嘴:“坏人凌鍫你太厉害了!一下子就省了四十贯!”

灵巧儿看着熊津喜不自胜的模样,冷冷一笑,语气里却藏着几分无奈的纵容:“省是省了,可这么金贵的蜀锦,要是找个手艺差的裁缝,缝坏了岂不可惜?走吧,前面就有一家老字号裁缝铺,带你去量身子。”

熊津公主连忙点头,抱着锦缎的手臂收得更紧了,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端。她长这么大,从未穿过这般细腻华贵的料子,指尖摩挲着锦面上的团花,心里满是雀跃 —— 此刻她才真切觉得,中原王朝的公主才称得上 “真公主”,自己先前在高丽的尊荣,顶多算个部落首领的女儿。

这份激动让她来不及细想更多,满脑子都是 “量身子”“做新袍”,连走路都忍不住哼起了高丽的小调。

两人很快找到那家裁缝铺,铺子里挂满了各式成衣,针脚细密,样式雅致。掌柜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看熊津手里的 “碧荷团花锦”,就赞不绝口:“姑娘好眼光!这料子得用‘锁边绣’才配得上,再在衣襟缝上两朵暗纹荷花,穿在身上定能艳压群芳。”

熊津听得眼睛发亮,乖乖站着让掌柜量尺寸,连手臂抬多高、腰腹收多紧都配合得一丝不苟。灵巧儿在一旁看着,偶尔提醒一句 “袖子做宽些,方便骑马”,心里却仍在琢磨那些杂乱的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