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广奇和杨慎行既激动又忐忑的引导下,扶苏穿过层层守卫,终于踏入了皇家学院内部守卫最为森严的武器样品陈列室。
刚一进入,一股混合着钢铁、油脂和淡淡火药味的独特气息便扑面而来。室内光线明亮,一个个特制的木架和石台上,静静地陈列着大秦火器发展的“活历史”。
从最早期粗糙笨重、需要两人操作的第一代燧发火绳枪,到后来不断改进、射速和精度略有提升的各式火枪;从最初只能听个响、吓唬人的“霹雳火”陶罐炸弹,到后来装药更多、威力初显的铁壳开花弹;从需要大量人力拖拽、射程有限的早期陶翁制成的“飞雷神”炮,到如今军中主力、铸造精良的铁芯铜体滑膛野战炮……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每一件展品旁边都有一块小木牌,简要标注其名称、研制时间、主要参数和特点。扶苏放慢脚步,目光扫过这些凝聚了无数工匠和研究者心血的器物,仿佛看到了大秦火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蹒跚学步再到如今初具规模的整个历程。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与感慨,这都是在他的引导和这个时代精英们的努力下才诞生的奇迹。
然而,当他跟随二人走到陈列室最内侧,被特意用明黄色绸缎围栏隔开的区域时,他的脚步猛地顿住了,呼吸都为之一窒。
他的目光瞬间被两个截然不同、却同样充满致命吸引力的物件牢牢抓住!
左侧那个,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它静静地架在一个异常坚固的特制炮架之上,庞大的身躯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重感和力量感。黝黑发亮的炮管粗壮得惊人,仿佛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冰冷的金属光泽下蕴含着毁天灭地的能量。
炮身结构复杂,可以看到精心设计的炮闩结构和厚重的驻退复进机构,虽然原始,但已具雏形,炮管内部,若仔细看去,似乎能隐约看到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螺旋膛线阴线!仅仅是静静地陈列在那里,那股扑面而来的威压就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敬畏,仿佛能听到它未来怒吼时撕裂天空的轰鸣!
而右侧,与那尊巨炮相比,则显得“小巧玲珑”。但它给扶苏带来的冲击,却同样巨大,甚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与震撼!
那是一件他无比熟悉的造型——修长的枪管,棱角分明的木质枪托与护木,隐约可见的弹夹插口位于枪身下方,金属部件在灯光下泛着冷峻的蓝光。虽然细节处还能看出这个时代手工打造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略显粗糙,但那整体的布局、结构,尤其是那种简洁而高效、充满工业杀戮美学的设计感……这活脱脱就是一把缩小版、略带复古风的81式自动步枪啊!
扶苏仿佛被施了定身法,怔怔地站在原地,目光在两个跨越时代的武器样品上来回移动,心脏砰砰狂跳。一瞬间,他仿佛真的穿越回了前世的军事博物馆,那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强烈得让他有些眩晕。
良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强行将纷乱的思绪拉回现实。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身后激动又紧张的韩广奇和杨慎行,声音因为激动而略显沙哑:
“朕听你二人方才介绍,技术上的诸多构想,似乎已通过这‘一击火’找到了突破口。如今最大的桎梏,反而不是原理,而是实现的工艺、批量制作的难度,以及最后至关重要的实弹射击检验,朕说的可对?”
两人连忙躬身,异口同声:“陛下圣明!正是如此!精密零件加工、特种材料冶炼、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皆是横亘于前的巨大难关!”
扶苏点了点头,眼神骤然变得锐利无比,一股帝王的决断气息弥漫开来。他猛地侧头,对身旁的内侍总管沉声道:
“胥坤!”
“老奴在!”胥坤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听命。
“你即刻亲自带领十名龙卫,持朕之令牌,以最快速度,前往中书省、尚书台、门下省及六部衙署!”扶苏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传朕口谕:即日起,帝国所有衙门,必须无条件全力配合韩广奇、杨慎行二人所主持之火器研发事宜!无论涉及人员、物资、资金、场地,一律开绿灯,优先保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搪塞!”
胥坤心中巨震,但还是立刻应道:“老奴遵旨!”
但这还没完,扶苏继续下令,语气更加凝重:“另外,你亲自去找到中书令李斯与尚书令陈平!告诉他们两个,他们头上还顶着皇家学院副院长的头衔,不是让他们白拿俸禄的!朕要他们立刻放下手中次要事务,亲自常驻皇家学院!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统筹协调,为韩、杨二人的研究扫清一切障碍! 告诉学院内所有人,包括各分院院长在内,但凡韩、杨二人因火器研发之事有所需求,无论看起来多么离谱,都必须第一时间响应,全力配合!若有阳奉阴违、推诿扯皮者,无论官居何位,朕绝不轻饶!”
这道旨意,如同一声惊雷,在安静的陈列室内炸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