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殿内,工部所描绘的铁龙咆哮、合金闪耀的震撼图景尚未散去,那机械伟力带来的未来冲击感仍在群臣胸中激荡。然而,当扶苏那沉静而深邃的目光,如同精确的指针,缓缓移向文官班列中一位面容方正、眉宇间自带一股凛然正气的官员时,殿内因革新带来的亢奋气息,瞬间被另一种更为肃穆、更为厚重的氛围所取代。
刑部尚书,冯劫。
这位出身名门、以刚正严明着称的法家重臣,身着象征刑狱之威的深紫官袍,此刻神情肃穆,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人心。他迎着帝王的目光,沉稳地踏前一步,动作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千钧法度般的沉重感,与方才程邈的激昂形成鲜明对比。
“臣!刑部尚书冯劫!启奏陛下!”
冯劫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冷硬,如同寒铁交击,瞬间将殿内所有细微的杂音压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到帝国运行的基石——律法与秩序之上。
“始平二年,刑部上下,谨遵陛下‘明刑弼教’、‘律法为纲’之圣谕,于帝国刑名狱讼、治安靖平、律令修订诸事,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的开场白,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法家特有的务实与冷峻,“首要之务,便是应对军改之后,地方治安力量重组之挑战!”
他目光扫过武将班列,尤其在五大军区司令身上略作停留,带着一种清晰的界定:
“陛下推行军区制,收天下兵权于五大军区,此乃强军固国之举,刑部全力拥护!然,地方驻军撤防,确曾引发部分郡县对治安疲乏之隐忧。”冯劫话锋一转,透出强大的执行力,“为解此虑,刑部于去岁初,按照陛下之旨意,于刑部之下,新设‘帝国治安部’,专司统筹帝国全境治安事宜!”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勾勒出一张覆盖帝国每个角落的法网:
“帝国治安部,下设郡级治安局、县级治安分局、乡镇治安所三级架构!层级分明,权责清晰!此网已如陛下所期,织就完成!”他报出令人心安的精确数字,“截止始平二年底,帝国全境,共设郡治安局三十六处,县治安分局二百八十五处,乡镇治安所三千零一处!各级官吏、巡捕、衙役,皆已满员配置,无有空缺!”
殿内文官,尤其是地方郡守县令们,纷纷暗自点头。这张庞大而细致的治安网,正是他们推行新政、安抚地方的底气所在。
冯劫继续道,解释了人员来源:
“治安力量之充实,得益于陛下仁政及妥善安置!原隶属于各地之治安师、治安团官兵,在划归军区时,其不愿继续从军或年龄、身体不适于野战者,皆依其籍贯或意愿,分流至新设之郡县治安局、分局、治安所!此批官兵,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乃治安骨干!”
“同时,各郡县原有之衙役捕快,经刑部统一考核、整训,汰弱留强,亦悉数纳入新治安体系!”
“更值一书者,”冯劫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对民智的肯定,“帝国境内,尤其是广袤乡村,百姓自发组建‘协管会’者,已逾万数!此等乡贤耆老,熟悉本地人情,协助治安所维护乡里秩序,调解邻里纠纷,成效斐然!此乃陛下新政深入人心,百姓自发维护家园安宁之明证!刑部已颁令嘉许,并加以规范引导,使其成为治安体系之有益补充!”
三级架构,军转骨干,衙役整编,乡贤协管——四管齐下!冯劫用清晰的数据和条理,彻底打消了军改可能引发地方治安真空的疑虑。殿内隐隐响起一片松气之声,尤其是那些曾担忧地方不稳的官员。
冯劫的汇报转向了帝国的根本——律法本身。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庄重,带着一种修缮法典的神圣感:
“其二,律令之修订与完善,乃刑部立身之本,帝国长治久安之基!始平二年,刑部会同法家博士、皇家学院政治学院律法科,并广泛征询三省六部及地方郡县之见,依据陛下新政精神、帝国发展实情,对旧有秦律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的修缮!”
他报出的数字,彰显着这项工程的浩大与细致:
“全年共修缮涉及民生、经济、专利、治安、商旅、土地等各方面之律法条文,计一百零六部!增删补益,务求其合乎新政,顺乎时宜,便于执行!”
“同时,针对新政催生之新事物、新关系,刑部新编律法十部!”他特意加重语气,“其中,便包括陛下亲自定下基调、刑部细化条文、黑冰台全程监督执行之《大秦帝**人权益保障法》!此法定军人地位,明军属优抚,严惩侵害军属权益之行,乃凝聚军心、稳固国本之重器!其余新法,亦涵盖专利保护、商事纠纷、契约规范等新兴领域,确保帝国百业运行,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冯劫挺直腰背,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与自豪,响彻大殿:
“陛下!诸公!经此一年戮力,臣冯劫,今日敢立于麒麟殿上,向陛下、向帝国郑重宣告:我大秦始平二年末,无论涉及民生柴米、商贾货殖、土地归属、发明创造、军旅荣辱、官民纠纷……帝国疆域之内,万事万物,皆已纳入律法之网!皆有清晰明确之条文可依循!刑部掌此律网,为帝国定纷止争,护佑万民,震慑奸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