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补天城的路,意外的平静。
其间再次经过倭国天照会势力范围的区域,却是再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嘿,这帮矮子现在学乖了。”
白取心把脚翘在前面。
“早这样不就完了,非得挨顿揍才知道疼。”
没人搭理他。
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后,补天城那巍峨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进城时,陆禾敏锐地察觉到城里的气氛与他们离开时截然不同。
街道上行人行色匆匆,脸上大多带着肃穆与哀伤。
“城里在为北线牺牲的将士举行追悼大会。”
负责接引的士兵解释,“地点就在碑林。”
碑林。
陆禾心中一动。
越野车最终停在了碑林外围。
追悼大会的主体仪式显然已经结束,密集的人潮正在散去。
人们沉默地走着,偶尔能听到压抑的啜泣声。
陆禾一行人下了车。
方君犹豫了片刻,也抱着他的工兵铲,像个影子一样跟在最后。
踏入碑林,一股混杂着松香、纸钱灰烬和泥土气息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的墓碑,又多了许多。
一座座崭新的石碑,静静矗立。
碑前还残留着祭奠过的痕迹,白色的花朵在风中微微摇曳。
像是在诉说着无声的哀思。
陆禾的脚步很慢。
他走过一排排墓碑,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名字。
他们曾经是鲜活的生命,如今,都化作了这冰冷的石头。
穿过层层叠叠的墓碑,他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蒙正一个人站在碑林的最深处,背对着来路。
他就那么静静地站着,高大魁梧的身躯如同一座山,为这片安息之地挡住了所有的风雨。
他的军装依旧笔挺,肩上的将星在阴沉的天色下,反射着冷硬的光。
仿佛感受到了陆禾的到来,蒙正缓缓转过身。
四目相对。
这一刻,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陆禾忽然觉得,眼前的场景与他们上次何其相似。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
但又有什么东西,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那双虎目之中,沉淀着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有欣赏,有认可,还有一丝……
连他自己或许都未曾察觉的,源自天魂深处的亲近与信赖。
【蒙恬】和【嬴政】。
跨越了两个世界的时光,在此刻的对视中,悄然连接。
“回来了。”蒙正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回来了。”陆禾回答,同样简洁。
两人之间没有多余的寒暄,却有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默契在流淌。
蒙正的目光越过陆禾的肩膀,看到了他身后的几人。
在那个抱着工兵铲的瘦削少年身上停顿了一瞬,但没有多问。
他的视线重新回到陆禾脸上,指了指周围的墓碑。
“他们,都是英雄。”
然后,他看着陆禾,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也是。”
这句话的分量,重逾千钧。
它不仅仅是一个将军对一个士兵的褒奖。
更是一个镇守一方的强者,对另一个强者的认可。
陆禾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王家的事,我听说了。”
蒙正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会给他们一些惩罚。”
陆禾心中了然。
“多谢将军。”
“你守住了北线,救了数万将士,该说谢谢的,是我,是华夏。”
蒙正摇了摇头,他不喜欢这些虚的。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
“归墟之眼的‘奖励’之行提前结束,祭酒让你们即刻回去。”
他没有过多提及倭国的事。
孙清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地位超然。
即便是蒙正,也不好去指责他的做法。
“还有件事,你要注意一下。”
蒙正忽然话锋一转。
“将军请讲。”
他将“无根志”的形态特征和可能出现的地点,简要地对陆禾说了一遍。
“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全军的情报网都会留意。”
蒙正看着他,“你以后如果见到,尽量取回。”
“我明白了。”陆禾立刻应下。
“好。”蒙正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他的干脆。
该谈的,似乎都已经谈完了。
剩下的,只有沉默。
风吹过碑林,像是无数亡魂在低语。
陆禾的目光从蒙正身上移开,落在了自己身后。
那个叫方君的少年,依旧抱着那把已经成为他身体一部分的工兵铲。
像一棵倔强的小树,安静地戳在那里。
他的存在感很低,低到几乎让人忽略。
但陆禾没有。
“将军。”陆禾再次开口。
蒙正的目光随之投了过来。
“他叫方君。”陆禾侧了侧身,让出身后的少年。
“父亲是运输队的,这次……牺牲了。”
蒙正的眼神落在了方君身上。
那是一种军人审视军人的目光,即便对方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