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印第安纳和费城杀得难分难解,每一场都像从对方身上硬撕下一块肉的时候,隔壁东部的另一组半决赛,简直像是另一个维度的比赛。
贾森·基德领衔的新泽西篮网,干净利落,唰唰唰,一个4比0,直接把底特律活塞送回了汽车城老家。那横扫的架势,轻松得像是常规赛末尾无关痛痒的走过场。
这消息传到正在印第安纳备战天王山的步行者更衣室,引来一片低低的咒骂。
“妈的,新泽西那帮孙子倒是轻松!”阿泰斯特一边用力缠着脚踝的绷带,一边骂骂咧咧,“基德肯定现在正翘着二郎腿,喝着咖啡,看我们和这个小个子在这儿互相放血呢!”
小奥尼尔没说话,只是脸色更阴沉了些。谁不想轻松晋级?但他们偏偏碰上了艾弗森,碰上了这支把个人英雄主义玩到极致的76人。
天王山之战,在印第安康塞科球馆那座能把人耳膜震破的噪音中,76拼尽了最后一颗子弹。艾佛森在第三节一度连续命中两记三分,帮助球队反超比分。但第四节,步行者整体再次接管比赛,用防守体系,用内线硬砸,生生扑灭了76人队反扑的火焰。91比88,步行者队守住了主场。
总比分3比2,76人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回到费城的G6,对于艾佛森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死战。输了,回家钓鱼,看着总决赛。赢了,还能去印第安纳打一场定生死的抢七。
那场比赛,费城瓦乔维亚中心球馆的屋顶几乎要被声浪掀翻。每一个回合都像是在打最后一场球。肌肉的碰撞声,球鞋摩擦地板的尖叫声,裁判的哨声,球迷的呐喊和诅咒声,混杂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季后赛交响乐。
李特记不清自己摔倒了多少次,只记得每一次爬起来,都能看到艾弗森同样在对面爬起来,眼神里的火焰从未熄灭。阿泰斯特和艾弗森几乎抱摔在了一起,裁判的哨子时响时不响,尺度宽松得让人想起九十年代。
最终,艾弗森最后一次不要命的将自己扔向了空中,76人以87比85,两分的微弱优势,惊险地扳回一城。
总比分3比3平。残酷的抢七大战,将在印第安纳进行。
系列赛打到最后一场,双方早已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战术?拉里·布朗还是把球给艾弗森。步行者还是车轮战,逼左放右,疯狂协防。所有人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就像两个重量级拳手,打了十二个回合,鼻青脸肿,都知道对方的套路,最后比拼的就是意志、体能,和那么一点点运气。
更衣室里,异常安静。没人说话,没人听音乐,大多数人都在闭目养神,或者呆呆地看着前方。连续的高强度对抗,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
李特靠在更衣柜,脑子里却没有休息。他像放电影一样,回顾着前六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艾弗森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变向,每一次投篮。他试图分析出某种规律,某个可以一击制胜的弱点。
但越想,他越感到一种无力。艾弗森的进攻,某种程度上是“反分析”的。他的很多选择并不完全合理,充满了赌博和即兴发挥。你分析他的习惯?他能在下一秒就用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动作打你的脸。你预判他的节奏?他能在电光火石间变换三种频率。
直到比赛临近开场,李特心里那点试图“算计”的想法,突然烟消云散了。
李特在己方半场练习着中距离,眼角的余光瞥见对面半场那个熟悉的身影。艾弗森没有进行太多花哨的运球,只是简单地投篮,接球,出手,动作简洁而专注。他的眉骨上还贴着G2那次碰撞留下的创可贴,像一枚象征着战斗的勋章。
看着艾弗森,李特突然明白了。对付这种级别的对手,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抢七战中,再去纠结什么“逼左放右”,什么“分析节奏”,都是扯淡。那只会让自己犹豫,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他需要的,是放下一切算计,把自己也变成一头野兽,用自己所有的身体天赋和技术,去和对面那个家伙,进行一场最原始、最直接、最酣畅淋漓的碰撞。赢,或者输,都要站着。
想通了这一点,李特感觉浑身一轻。他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篮球用力投出,篮球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空心入网。
晚上,印第安纳主场,人声鼎沸,绿色的浪潮几乎要吞噬一切。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狂热的气息。
跳球前,李特第一次季后赛首发,站在中圈附近,目光越过人群,直接落在了艾弗森身上。恰好,艾弗森也抬起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没有火花,没有挑衅,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确认——今晚,不死不休。
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肢体接触的强度比前六场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次得分都像是从对方喉咙里抠出来的。
李特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防守端,他不再刻意去想逼左还是逼右,就是凭借着反应、臂展和那股子狠劲儿,死死缠住艾弗森,每一次对抗都倾尽全力。进攻端,他也不再满足于传导球和空位投篮,只要有机会,他就坚决地抱着球往内线杀,用他的身高和力量去冲击76人的防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