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光义有些窘迫地开了口。
“我回去之后,也……也一直在反思。”
他不得不承认,在彻底消化了“高粱河车神”那个屈辱的绰号,以及自己未来可悲的结局之后,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羞愤交加,寝食难安的状态。
他确实也行动了。
一回去,就立刻召集了枢密院的所有大臣,开始研究军制改革,整顿禁军,想要一雪前耻。
“但是……”赵光义的声音一下子弱了下去。
“但是时间太紧了……”
“我知道我会输,可我就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打,才能赢。”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渴望,还有不甘。
他不像诸葛亮那样,有明确的敌人和盟友可以去纵横捭阖,玩弄人心。
他也不像杨坚那样,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内部,可以关起门来快刀斩乱麻。
他的敌人,是强大的辽国铁骑。
他面临的,是一场具体的、复杂的、并且已经注定会失败的战役。
光是知道一个失败的结局,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他需要的是一份详细的、可以执行的、能够让他反败为胜的作战计划!
周墨看着他那副憋屈又无助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
他手机直接给楼后办公室的方文中打了过去。
“老方啊,紧急情况。”
“现在立刻召院里的军事专家,还有那个专门研究宋辽战争的张教授,让他带上他的整个团队!”
“十分钟吧,在实验楼会议室集合。”
“农业专家也叫上,还有研究制度史的,都叫上!”
周墨说着还给自己整兴奋了,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一个准备打总决赛的战队教练。
让这些现代的顶尖大脑,和古代的顶尖大脑,来一次跨越千年的思想碰撞。
他要看看,当现代的科学、数据和分析,遇上古代的权谋、战争和治国之术,能爆发出怎样惊人的火花。
会议室里,方文中带着一大帮人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为首的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正是国内宋辽金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张承安教授。
当方教授简单地向他们介绍了这三位的身份时,整个团队都愣住了。
他们今早刚入驻,知道自己执行的是特殊任务还签了保密协议,但也没想到是这么特殊啊。
尤其是张承安教授,看到赵光义那张与古画上几乎一模一样的脸时,他的手都开始发抖了。
他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个人,研究那场战争,那个时代。
他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够面对面地,和这位历史人物本人进行交流。
周墨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惊和寒暄的时间。
他直接把一脸窘迫的赵光义推到了会议室最中央的沙盘前。
“张教授,方教授。”
周墨指着赵光义,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位,他想知道,那一仗,他到底是怎么输的。”
“以及,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要怎么打,才能赢!”
张承安教授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起来。
他推了推眼镜,直接进入的兴奋的职业状态,这一刻他等太久了。
“陛下,请坐。”
“我们,从头开始说。”
电子沙盘上的灯光亮起。
利用最新的卫星测绘数据和史料记载,整个幽州地区的地形地貌,被以一比一千的比例,精准地还原了出来。
山川、河流、城池、道路,清晰可见。
张承安教授站在沙盘旁,手里拿着一个激光笔,神情严肃得像是在主持一场最重要的学术报告会。
“陛下,我们先看战役发生前的大背景。”
张教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
“您刚刚平定了北汉,全军上下士气高涨,这是您的优势。”
“但同时,也是您最大的劣势。”
赵光义皱起了眉头,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张教授的激光笔在沙盘上画了一个圈,圈住了太原。
“灭北汉之战,虽然获胜,但已经是强弩之末。”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当时您的部队,经过长期围城作战,粮草消耗巨大,士卒也已经相当疲惫。”
“这个时候,最稳妥的做法,是班师休整,而不是立刻转头,去攻击辽国的南京析津府,也就是幽州。”
“朕当时觉得,可以趁势而为,一鼓作气。”赵光义忍不住辩解了一句。
“这就是第一个错误,轻敌冒进。”张教授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
“您低估了辽国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也高估了自己麾下步兵在连续作战后的持久力。”
随着他的话语,巨大的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用电脑三维技术制作的战役推演动画。
无数代表着宋军的红色小箭头,从太原方向涌向幽州。
而代表辽军的蓝色小箭头,则从北方各地,迅速向幽州集结。
“我们看您当时的进军路线。”张教授的激光笔指向了宋军的行军队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