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影视基地的摄影棚外,《流浪地球》的杀青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刘诗诗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接过吴京递来的热姜茶,看着工作人员拆卸重达三吨的行星发动机模型,眼眶不自觉泛红。“整整十个月,终于杀青了。”她掏出手机给张承衡发消息,屏幕上还停留在林宇昨晚西甲助攻的高光集锦——马德里与青岛的时差里,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冲刺。
杀青宴设在基地旁的海鲜馆,郭帆举着酒杯重重撞向张承衡的杯子,酒液溅出些许在桌布上晕开。“承衡,后期预算我要追加到3亿!”导演的声音带着酒后的亢奋,指节敲着桌上的特效分镜稿,“行星发动机的粒子效果、木星大气的光影渲染,还有冰封上海的全景建模,我要做到让好莱坞都挑不出毛病!”张承衡笑着仰头饮尽杯中酒,将一份签好字的资金授权书推到他面前:“早就给你备好了,这钱要花在刀刃上——我要的不是‘合格’,是‘中国最好’。”
这话让满桌安静下来。摄影指导刘寅放下筷子,指着分镜稿上的冰原镜头:“郭导上周带着我们看了《星际穿越》的特效解析,人家的黑洞建模花了五年。我们要在八个月内完成三十七个重特效场景,难度不是一般大。”郭帆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测试片段,接入包厢的投影设备:“这是上周刚渲染完的发动机点火测试,对比三年前的《长城》,我们的粒子密度提升了20倍,湍流效果完全自主研发。”画面中,蓝色等离子束冲破大气层的瞬间,在座众人都下意识攥紧了拳头。
春节档定档会选在广电总局的会议室举行,当《流浪地球》的档期卡片落在大年初一的格子里时,隔壁《唐人街探案2》的宣传总监当场变了脸色。陈思诚倒是沉得住气,主动走过来与张承衡握手,西装袖口的钢笔夹闪着银光:“承衡,去年《唐探1》独占春节档,今年有你们搅局才有意思。”他递来一张私人名片,“欢迎竞争,不过排片率上,我们可不会手软。”张承衡接过名片轻笑:“陈导放心,好电影从来不怕同台。”
消息传出,影视圈一片哗然。《中国电影报》用“双雄争霸”为题分析档期格局,指出春节档银幕总数已突破2.5万块,较去年新增4000块,即便多部影片分流,头部作品仍有冲击20亿票房的潜力。天权传媒的公关团队连夜制定“差异化宣传”方案:《唐探2》主打喜剧合家欢,他们就侧重“中国首部硬核科幻”的技术牌,首日便放出发动机建模的幕后特辑,24小时内播放量破亿。
北京的后期制作中心成了郭帆的第二个家。张承衡第三次去探班时,看到的是满地的能量饮料罐和裹着睡袋趴在工作台前的特效师。“还有两个月就要交片,冰封故宫的镜头还在调整。”郭帆指着屏幕上的预览画面,冰棱垂挂的太和殿屋脊上,一个小小的救援车模型正在爬行,“这个镜头要体现‘宏大中的渺小’,但目前冰棱的折射效果总像玻璃,不够厚重。”张承衡突然想起故宫文创的王院长,掏出手机拨通电话:“王院长,借你们的文物修复专家用用,我要知道清代琉璃瓦在零下196度的冰结晶形态。”
专家的介入让特效团队豁然开朗。当修复专家带着故宫藏的清代冰裂纹瓷片出现在工作室时,特效组长激动得差点打翻键盘:“您看,我们之前做的冰棱太规则了,实际冻裂的纹路应该是这样的放射状!”三个月后,当冰封故宫的全景镜头最终渲染完成,郭帆在审片室里拍着桌子喊:“就是这个感觉!这才是中国的冰,不是好莱坞的玻璃!”张承衡将这段镜头发给好莱坞的特效总监朋友,对方回复了三个惊叹号:“这是我今年见过最好的低温环境特效。”
预售开启定在冬至那天。张承衡特意让林宇录了段加油视频,少年穿着马竞训练服,举着印有“流浪地球,春节见”的海报:“祝诗诗姐的电影大卖,我已经让队友们都预定了马德里的首映场!”这段视频在微博发布后,#林宇为流浪地球打call# 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带动猫眼平台的“想看”人数单日新增20万。预售开启前10分钟,后台数据显示已有80万用户加入排队,技术总监紧急扩容服务器:“这架势,比春运抢票还疯狂!”
零点一到,预售票房曲线如同火箭般飙升。1分钟破1000万,30分钟破5000万,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天权传媒的监控室时,屏幕上的数字赫然停在1.2亿——这不仅刷新了春节档预售纪录,更创造了国产电影预售首日的新高度。张承璇拿着数据报表冲进会议室,声音都在发抖:“一线城市预售占比45%,三四线城市也有30%,IMAX场次几乎售罄!”张承衡却指着数据中的“退票率”:“才0.3%,说明都是真实观众,不是黄牛囤票。”
陈思诚的祝贺短信来得很及时:“承衡,你赢了预售第一回合,但春节档拼的是口碑。”附带的还有《唐探2》的点映反馈,喜剧效果评分高达9.2。张承衡回复:“那我们影院见。”放下手机,他拨通了霉霉的越洋电话。彼时霉霉正在伦敦巡演后台,背景里传来粉丝的欢呼声:“泰勒,《太空漫游》什么时候发布?”霉霉笑着捂住话筒:“承衡,歌曲已经录好了,我加了中国传统的编钟音色,前奏一响就有宇宙的辽阔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