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刀向丝线穿过的土壁小孔凿了几下,本以为只是普通夯土,谁知每次刀尖落下都如击钢板,震得手臂发麻。
我沉思良久。
忽然想起那尊白虎雕像,它的朝向似有深意——若它原本位于此处,那么它注视的方向应是右前方?
我依此推测,在右前方的土壁上摸索,果然触到一片松软的土层。
稍一用力,便有土屑纷纷落下。
我用刀在此处挖开一个缺口,竟现出一个盗洞。
洞口仅容我勉强钻入。
这里为何会有盗洞?难道是黑苗首领所挖?
他能穿过八阵石函与幽谷密林,实在令人吃惊。
那尊白虎雕像,也是他故意放置的吗?
我愈发不解,想不通苗人首领,或者说铜渊,究竟意欲何为。
我打亮手电,仔细探查盗洞内情况,确认无异常后才小心钻入。
本以为会像在海眼龙宫那样遭遇袭击,一路警惕,直到穿过盗洞,才发现一切平静。
自进入蜀山古墓以来,除了活尸之外,并未遇到预想中的凶险。或许,只是海眼龙宫的遭遇在我心中留下了太深的阴影。
让我感到不解的是,盗洞竟然打在了一条墓道的位置。
通常盗墓者都会把盗洞直接打到主墓室,再不济也会选在耳室下手。
像这样不偏不倚开在墓道上的情况,实在罕见。要么是当初那位苗族首领运气太差,但更有可能,是他故意把盗洞开在墓道入口。
难道有什么原因,让他不能直接挖进主墓室?
我拧亮手电,握紧**,沿着墓道向深处走去。
没走多远,就碰上一个似曾相识的阻碍——
一条地下暗河横亘在前,河面上还停着不少船棺。
望着这些船棺,我既紧张又困惑。
为什么一座古墓里会有两条暗河?这在风水上根本说不通。墓前若有一条河,称为“金水”,主富贵;
但若有两条,便成了“阴阳水”。从现实角度看,两条暗河意味着湿气过重,墓里的陪葬品很容易腐朽。
风水既然有损,墓里的布置恐怕也不安稳。尚青云不在身边,万一再遇上什么危险,我该怎么办?
犹豫了一会儿,我决定掉头另寻出路。
就在转身时,灯光下忽然映出一道黑影。
我全身汗毛瞬间竖起,那黑影显然也发现了我,一步步向我逼近。
我屏住呼吸,握紧**,它进一步,我退一步,直到后背抵到暗河边缘,再也无路可退。
黑影似乎察觉到了,也停下脚步。
片刻后,一点火光燃起,照亮了对方的脸——
是尚青云。
我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青云!你总算跟上来了。”
尚青云点了点头:“明瑜哥能走到这里,很厉害。”
“哈……谢谢。”我嘴上应着,心里却想:你是不知道我这一路多提心吊胆。
他举起火折子,仔细照了照周围的船棺,一一看过后说:“没事,都是真棺。”
意思是不会尸变。我松了口气,问道:“这里怎么有两条暗河?风水上说不通吧?”
“是同一条河。”
“同一条?”我一愣,眼前这段河水看起来平缓,分明像是上游。
“这里是忘川河的源头。”尚青云解释道,“明瑜哥虽然破了八阵**函,但没理解其中的玄机。
之前我们走的是忘川下游,**函让你误以为那是上游。”
“原来是这样。”我大致明白了。
尚青云将其中一具船棺推入水中,我们一同坐上棺头,再次顺着忘川河向下漂去。
但这一次,我察觉路线与之前不同。船棺随水流缓缓漂荡,最终停靠在一处岸边。
我们下船没走几步,眼前出现一座石桥。
“奈何桥。”
其实他不说,我也猜得**不离十。
既然我们是从忘川河上游重新漂下来,那这里必然是下游;而在忘川下游出现的石桥,也只能是奈何桥。
“我还是有点乱。”我一边走一边整理思绪,“也就是说,古墓确实在祭坛下面,但要进入真正的下游墓区,得先从上游走起?可我们本来就在下游,所以得先回到忘川河上游?”
听起来很绕,但就像参加田径比赛——你必须从起点跑到终点。
如果你一开始就站在终点,那比赛就不成立。
所以你得回到起点,重新跑向终点。
这就与佛家道家所推崇的“因果”之理相呼应。
有因方有果。
“嗯。”
“如此说来,八阵**函的真正作用,不单是为了防范盗墓者,其实也是通往真正蜀山古墓的必经之路吗?”
陆远山再次点头。
没想到我误打误撞,竟寻到了真正的入口。
陆远山带我走上奈何桥,走到桥中央时,恰好能望见桥下湍急的流水。
我平时走路,也习惯性地会低头看看脚下。
毕竟小时候偶尔会不小心踩到狗屎,自那以后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