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 第406章 民心所向,无声的政绩碑

在狠抓硬件民生的同时,袁天并没有忽视城市“软实力”的锻造。

他始终认为,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既要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也要有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谭雅安,是一位气质娴雅、对文化有着深厚情怀的女干部。

她敏锐地察觉到,在“数字科创走廊”带来的高科技光环下,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似乎被一定程度上遮蔽了。

她向袁天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加强对京州工业遗产、历史街区和传统民俗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IP。

这份报告引起了袁天的兴趣。他亲自约谈了谭雅安。

谭雅安有些紧张地坐在市长办公室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袁市长,京州不仅是未来的‘数字科创之都’,它也是一座有着百年工业文明积淀的城市。

那些废弃的厂房、老旧的街区,不是城市的伤疤,而是我们独特的记忆和财富。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微改造’的方式,引入文创、设计、展览等新业态,让老街区、旧厂房焕发新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空间和城市旅游的新名片。”

她举例说明了几个具体的点位,比如原京州第一纺织厂的巨大厂房,可以改造成集美术馆、设计工作室于一体的文创艺术区;比如那条保留着民国风情、但日渐破败的“梧桐里”老街,可以进行保护性修缮,引入老字号、非遗工作室和特色民宿,打造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街区。

袁天认真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看到了谭雅安眼中对这座城市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思路很好。”袁天最终表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失落。这件事,你放手去做。需要协调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可以直接打报告给我。

记住原则:保护优先,活化利用,惠及于民。要做出品位,做出特色,绝不能搞成不伦不类的假古董和商业街。”

有了市长的尚方宝剑,谭雅安干劲十足。很快,“京州纺仓艺术区”项目和“梧桐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正式立项。

袁天甚至在一次陪同重要客商考察时,特意绕道去看了“梧桐里”的现状,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让后人提到京州,想到的不仅是芯片和算法,还有这些承载着城市文脉的街巷和建筑。”

袁天这一系列聚焦微观、深耕民生的举措,如同绵绵春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京州的城市肌理,也深深地温暖了市民的心。

崔大民的“新民小吃”在新安置小区商业街开张后,生意果然如他所愿,更加红火。

他特意做了一块崭新的招牌,还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挂上了一面小小的锦旗,上面绣着“心系百姓,为民解忧”八个字。虽然他知道袁市长可能永远看不到这面锦旗,但这代表了他最朴素的感激。

在“育才小学”的临时过渡校区,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画下了他们想象中的新学校,有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种满鲜花的校园。

这些画被李梅校长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她想着,等新学校落成那天,一定要想办法送给袁市长看看。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下棋的李大爷对老伙计说:“活了七十多年,经历了这么多任领导,像袁市长这样,既能把经济搞得风生水起,又能把咱们这些老家伙的吃喝拉撒、看病养老放在心上的,不多见喽!”

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汇聚成强大的民意洪流。

虽然袁天从不搞形象工程,也严禁媒体对他个人进行过度宣传,但他的名字,他的政绩,却在京州市民的口耳相传中,树立起一座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丰碑。

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利益的调整必然伴随着暗流的涌动。

袁天大力推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投入,以及文化保护项目,都是投入巨大、短期难以见到经济效益的“长线工程”。

这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其他一些领域的财政资源,也触动了一些人固有的“唯GDP论”观念。

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一位资深的退下来的老领导,委婉地向袁天表达了他的“担忧”:“袁市长啊,你抓‘数字科创走廊’,抓大项目,这我们都支持。但是,把这么多钱投到学校、医院、养老院这些‘无底洞’里,是不是有点……步子迈得太大了?

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毕竟,考核一个地方的主要指标,还是经济增长嘛。”

袁天听出了话外之音,他微笑着,但语气坚定地回答:“老领导,您的关心我明白。但是,我认为,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冰冷的数字,而是为了人。

没有民生改善支撑的发展,是空中楼阁,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投入教育,是在投资京州的未来;我们改善医疗养老,是在凝聚人心,是在打造一个更有归属感和吸引力的城市。

这本身,就是最优的营商环境,是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虽然当面无人敢直接反驳袁天,但私下里,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在某些小圈子里流传。

有人认为袁天“好大喜功”,为了个人声望不惜透支财政,有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作为市长应该集中精力抓经济,而不是沉迷于“修修补补”的琐碎民生。

这些杂音,自然也传到了袁天的耳朵里。他只是淡淡一笑,对秘书说:“记录在案,但不必理会。

我们做事情,只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京州长远发展的需要,就不要怕争议,不要怕暂时的误解。历史会证明一切。”

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他知道,微观领域的深耕,看似琐碎,却关系到执政的根基。

他将“数字科创走廊”视为利剑,破开前路的荆棘;而将“幸福城市”的建设视为基石,夯实京州迈向未来的每一步。

宏大的战略与细微的关怀,硬核的科技与温暖的人文,在他手中,正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平衡与统一。

这是一条前人未曾完全走过的路,充满了挑战,也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京州的未来,不仅在于它能达到怎样的经济高度,更在于它能成就怎样的人文温度。

喜欢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