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万法凋零之域”归来,林夜并未立刻开始新的探索。他深知,随着自身境界的提升以及对混沌海底层规则干预能力的增强,他所触及的层面已越来越深,引来的关注也必然越来越高级。必须在自身与地球宇宙周围,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加隐蔽的防御与预警体系。
他再次沉入混沌雷域小世界核心,但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悟道或修复,而是 架构。
以自身那不可知的境界为枢纽,以初步融合的诸多概念权柄为工具,以对混沌海底层规则网络的深入理解为蓝图,他开始了一场宏大而精密的“施工”。
他首先优化并拓展了之前设置的 信息拦截与伪装节点。这些节点不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过滤和伪装,更被他赋予了 初步的智能逻辑 与 联动机制。它们如同一个个忠诚的暗哨,不仅能自动甄别、处理流经信息,还能在检测到特定模式(如高强度能量聚集、异常规则波动、带有恶意的概念扫描等)时,相互传递警报,并主动向林夜发送最高优先级的预警。
紧接着,他以地球宇宙为核心,在周边混沌海中,开始大规模地构建 规则防御层。
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小范围的局部环境定义。他如同一位最高明的阵法宗师,以混沌海本身的无尽资源为基,以规则脉络为阵纹,开始勾勒一个覆盖范围极其广阔的多重防御体系。
最外层,是“迷踪与迟滞层”。他巧妙地结合“混乱”、“空间折叠”、“信息扰断”等规则,在这一区域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任何未经他“许可”的存在闯入此区域,其方向感、距离感、甚至时间感都会受到严重干扰,如同陷入无边无际的迷宫,前进速度大幅降低,且其行动信息会被扭曲、延迟传递。
中间层,是“削弱与排斥层”。这里主要运用了“能量惰化”、“法则压制”、“概念排斥”等规则。闯入者的力量在这里会受到持续不断的削弱,其擅长的法则会受到针对性压制,其存在本身会感受到来自整个环境的隐隐排斥,如同水滴落入油中,举步维艰。
内层,是“净化与反击层”。紧贴着“混沌胎膜”,林夜设置了最强的规则。这里融合了从“万法凋零之域”领悟的部分“归寂”意境,结合“秩序净化”、“因果反弹”等权柄。任何带有敌意、强行突破到此处的存在,不仅要承受更加恐怖的规则压制,其攻击甚至会被部分反弹回去,更有可能引动一丝“凋零”之力,侵蚀其存在根基!
这三层防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与混沌海环境完美融合,其覆盖范围,已然达到了数个大型星云的大小!这已然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将一片广阔的混沌海域,打造成了属于林夜的 绝对领域!
然而,林夜并未停止。他知道,再坚固的静态防御,也有被找到漏洞的可能。他需要 动态的监控 与 主动的威慑。
他开始尝试创造一种基于规则的全新造物—— 规则巡游者。
他以自身的一缕意念为核心,融合“秩序”、“信息”、“能量塑形”等概念权柄,再注入一丝混沌本源能量,结合特定的规则指令,在混沌海中 凭空塑造 出一种半能量、半概念形态的 巡视单元。
这些规则巡游者形态不定,如同流动的光影,它们没有固定的智慧,却拥有林夜赋予的简单逻辑和权限。它们会按照预设的路线,在林夜架构的防御网络内外进行不间断的巡视,监控规则网络的运行状态,检测异常波动,并拥有一定的 自主处置权——比如,对弱小的闯入者进行驱离或标记,对强大的威胁则立刻上报并激活局部防御规则。
第一批上百个规则巡游者被成功创造并释放出去,如同投入水面的鱼群,迅速融入混沌海,开始执行它们的使命。林夜能通过它们反馈回来的信息,实时掌握着周边广阔区域的动态。
看着自己亲手架构起来的、初具规模的混沌防御网络,林夜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不再是依靠个人伟力的守护,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对世界底层规则理解的 体系化力量!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完善网络,比如尝试架构远程信息传输节点,或者研究如何将“凋零奇点”的力量有限度地接入网络时,他设置在防御网络最外层的一个信息拦截点,传来了一道极其尖锐、优先级最高的警报!
不是大规模的入侵,也不是某个强大存在的逼近,而是一种…… 极其隐晦、却带着极高权限级别的“扫描”!
这道扫描波动,并非来自某个具体的生物或文明,其性质更接近于混沌海底层规则的一种 自检机制,但其“扫描”的焦点,却精准地落在了林夜刚刚架构完成的规则防御网络上!尤其是对那些被他篡改和优化的规则节点,表现出了明显的 关注 和 分析 意图!
“被发现了?!”林夜心中一凛。这比他预想的要快!看来,他对规则网络的干预,虽然隐蔽,但终究无法完全瞒过混沌海那庞大的“操作系统”本身,或者说,瞒不过其背后的“管理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