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基座边缘区域那持续数秒的明显闪烁与架构光束的剧烈明暗变化,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打破了光裔舰队那冰冷秩序下的沉寂。
林夜在切断联系、全力隐匿的瞬间,便能清晰地“感觉”到,远方那片纯白的恢弘光晕中,陡然爆发出数股强横的能量波动!它们如同被惊扰的蜂群,带着明显的怒意与高效到极致的执行力,瞬间扑向了出现异常的能量转换矩阵区域。
修复与镇压,几乎在异常发生的下一秒便已开始。
数道更加粗壮、凝练的纯白能量光束从不同的架构舰上射出,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切入紊乱的能量场,强行稳定、疏导那片区域的能量洪流。另有一些小型的、如同工蜂般的维修单元,如同流光般穿梭而至,开始对那个过载的能量转换矩阵进行物理层面的紧急维护。
整个反应过程,迅捷、精准、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光裔文明那高度发达的科技与严密的组织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林夜隐藏在“星尘假面”之下,如同最冷静的旁观者,细致地观察着这一切。他注意到,尽管光裔的反应极其迅速,成功遏制了异常的进一步扩大,并很快让那片区域的能量波动恢复了“稳定”,但那种稳定,带着一种强行压抑下的“僵硬感”。
那个能量转换矩阵,似乎并未被完全修复,而是被某种更高权限的能量通道暂时“旁路”了,其本身的光芒明显黯淡了下去,像是进入了某种休眠或隔离状态。这意味着,他刚才那一次精准的“逆向同调”,确实造成了实质性的损伤,至少暂时废掉了对方一个重要的边缘能量节点!
更重要的是,他察觉到,光裔舰队内部,似乎因此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混乱”?或者说,是某种计划被打断后的“调整”。
原本如同行云流水般、高度协调的架构进程,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许多架构光束的亮度、流向都发生了微小的调整,仿佛整个系统正在重新计算资源分配,绕过那个受损的节点。就连远方那艘留守监视“影梭号”的“巡猎者”,其巡逻轨迹也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似乎接收到了新的指令,扫描的重点区域发生了微妙的偏移,更多地投向了“方舟”基座本身,尤其是能量传输网络相关的区域。
“他们内部的协调,并非完美无瑕……” 林夜心中默念。一次成功的干扰,不仅造成了物质层面的损失,似乎也略微打乱了对方精密如钟表般的节奏,暴露了其系统在应对突发内部故障时,可能存在的一丝冗余不足或者说……僵化。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宝贵的信息。
但林夜并未因此感到丝毫得意。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暴露了“存在干扰”这一事实。光裔或许暂时无法锁定他的具体位置和手段,但他们必然会将警戒等级提升到最高,并且会动用一切手段,来排查、清除这个隐藏在暗处的“病毒”。
果然,在初步稳定了架构场之后,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庞大、都要系统的探测力量,如同梳子一般,开始对以异常点为中心,辐射到林夜所在方向的广大空域,进行拉网式的、极其细致的扫描。
这种扫描不再是简单的能量探测,似乎还包含了物质构成分析、空间曲率监测、乃至时间流微扰探测等多种高等文明才可能掌握的技术。虚空仿佛被无形的手一遍遍抚过,任何一丝不自然的褶皱,都可能被瞬间放大、锁定。
林夜将“星尘假面”维持在最极限的状态,甚至连体内力量的流转都近乎完全停滞,只依靠着“火种”那近乎本能的、与星空同调的特性,维持着自身的存在。他如同一块真正失去了所有活性的星骸,在对方高科技探测网的反复梳理下,顽强地保持着“不存在”的状态。
这是一场意志与科技的无声较量。林夜能感觉到,那庞大的探测网络数次掠过“影梭号”,甚至有几道特别敏锐的扫描,仿佛察觉到了那亿万分之一的“不协调”,如同触手般在舰体周围徘徊、试探。
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心神却如同古井,不起丝毫波澜。他深知,此刻任何一丝情绪或能量的波动,都是致命的。
不知过了多久,那庞大的探测网络,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显然,光裔并未能通过这次大规模的筛查,找到那个造成干扰的“元凶”。他们将异常暂时归咎于那个能量转换矩阵本身存在的、未被提前发现的“设计缺陷”或“材料疲劳”,并在系统层面进行了标记和隔离。
危机,似乎再次暂时解除。
但林夜知道,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光裔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可能会加快架构速度,可能会布设更严密的监控,甚至可能……动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确保“协议”的执行。
他必须利用这来之不易的、对方暂时将他“忽略”的窗口期,进行下一次,也可能是更关键的一次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