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科长那句“树大招风,规矩第一”的提醒,像一根细刺,扎在林卫东渐渐放松的神经上,隐隐作痛。
他强迫自己不去多想那晚巷子里诡异的黑色轿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柜台的经营中。生意越发红火,带来的不仅是丰厚的利润,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每天打烊后,看着钱盒里厚厚的钞票,计算着逐渐增长的积蓄,规划着下一步扩大经营的可能,林卫东觉得所有的辛苦和风险都是值得的。他甚至开始琢磨,是不是该买个二手的半导体收音机放在柜台,播放点轻音乐,提升一下购物环境?
然而,正如钱科长所提醒的,树,确实招风。
林卫东柜台的异军突起,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是同一楼层、同样经营小百货和针织品的几个老柜台。他们的生意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以往那些习惯了在他们这里买东西的老顾客,很多都被林卫东那边更新颖的商品、更实惠的价格(尤其是日化品)和更热情的服务吸引了过去。
这些老柜台的营业员们,从最初的嫉妒、冷嘲热讽,逐渐变成了不满和怨恨。背后议论的闲话越来越多,眼神也越来越不友善。
“哼,不就是靠歪门邪道搞来的便宜货拉生意吗?能长久才怪!”
“听说他工商局都进去过,指不定什么时候又出事!”
“看他能嚣张到几时!”
这些风言风语,林卫东有所耳闻,但他选择不予理会。市场竞争,各凭本事,他问心无愧。他甚至主动和一些营业员打招呼,试图缓和关系,但收效甚微。
真正的风暴,来自更阴险的方向。
这天上午,生意正好,柜台前围了不少顾客。突然,一个穿着工装、满脸怒气的男人挤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支钢笔,“啪”地一声狠狠拍在玻璃柜台上,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老板!你给我出来!看看你们卖的这是什么破玩意!”男人怒气冲冲,嗓门极大,“昨天在你这买的钢笔,说是名牌好写!结果呢?回去一用,根本不下水!还漏我一手的墨!这分明就是劣质假货!你们个体户就是黑心!以次充好!骗钱!”
突如其来的指责和“假货”的字眼,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顾客们纷纷围拢过来,窃窃私语,看向林卫东的眼神充满了怀疑。
林卫东心里一沉,连忙上前,拿起那支钢笔仔细查看。笔尖确实有些歪斜,笔杆接口处也有墨渍渗出。但他清楚地记得,这批钢笔是他从百货站正规渠道进来的,品牌虽然不算顶尖,但绝对是合格产品,之前从没出过问题。
“这位同志,您别急,慢慢说。笔是在我这买的吗?小票您带了吗?”林卫东尽量保持冷静,语气平和。
“小票?谁买支笔还留着那玩意!就是昨天下午!你老婆卖给我的!还想赖账不成?”男人更加激动,手指几乎要戳到林卫东脸上。
李秀兰在一旁脸色发白,努力回忆着:“昨天下午……买钢笔的同志是不少,可我印象里没……”
“怎么?卖了假货还想不认?”男人根本不听解释,声音越来越大,“大家都来看看啊!卫东百货卖假钢笔!骗人啊!这种黑店以后谁还敢来?!”
他这么一嚷嚷,效果极其恶劣。不少顾客开始放下手中的商品,犹豫着要不要离开。周围几个老柜台的营业员则抱着胳膊,幸灾乐祸地看着热闹。
赵大海气得脸通红,想上前理论,被林卫东用眼神死死按住。他知道,此刻任何冲突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这是恶意碰瓷!绝对是有人指使!
林卫东瞬间做出了判断。他压下怒火,脸上依旧带着诚恳的表情:“同志,您先消消气。不管笔是不是在我们这买的,出了问题,我们肯定负责。这样,这支笔您放下,我当场给您换一支新的,再送您一瓶墨水,您看行不行?”
他试图息事宁人,快速解决问题,减少影响。
然而,对方显然不依不饶:“换一支?谁知道换的是不是还是假的!我不要你的笔!我要退货!赔钱!还得赔偿我的损失!我的文件都被染坏了!”
这就纯属胡搅蛮缠了。
局面僵持不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指指点点,柜台的声誉正在遭受严重的打击。
就在林卫东感到棘手之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怎么回事?围在这里吵什么?”
人群分开,大楼的安保科长带着人走了过来。显然是有人通知了管理层。
闹事的男人一看安保科来了,立刻抢先告状,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安保科长皱着眉头,看向林卫东:“林卫东,你怎么说?”
林卫东将情况客观陈述了一遍,强调商品是正规渠道进货,愿意为客户解决问题,但对方无法提供购买凭证且要求不合理。
安保科长显然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影响大楼秩序,便对那男人说:“这位同志,买东西没有小票,这事说不清。老板愿意给你换新的,也算可以了。你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