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内,灯光惨白,映照着满地狼藉。那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如同毒蛇的獠牙,死死钉在桌面上,匕首下那张用红色颜料(或许是,但看起来与鲜血无异)书写的纸条,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恶意。
“游戏才刚刚开始。味道,不错吧?”
林卫东浑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醉意瞬间被惊悚驱散得无影无踪。李秀兰跟在他身后,看到这一幕,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脸色煞白,几乎站立不稳。
“卫东……这……这是谁干的?”她的声音带着剧烈的颤抖。
赵大海和孙维民闻声赶来,看到室内的景象,也都倒吸一口冷气。赵大海怒吼一声就要冲出去抓人,被林卫东一把拉住。
“别冲动!人早就跑了!”林卫东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着现场。撬开的抽屉,被翻动过的文件,虚掩的保险柜……对方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但这张纸条,这充满戏谑和威胁的留言,其目的更倾向于恐吓和挑衅。
“味道,不错吧?”林卫东反复咀嚼着这句话,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指的是什么?庆功宴上的饭菜?还是……“万家香”的产品?
他立刻让赵大海封锁现场,并亲自去派出所报案。警察很快赶到,进行了勘察取证,但除了确认入侵者手法专业,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外,一时也难以确定嫌疑人。匕首和纸条被作为重要证物带走。
这一夜,“万家香”食品厂无人安眠。欢庆的气氛被一种无形的恐惧和紧张所取代。工人们窃窃私语,脸上带着不安。谁都明白,这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而是上升到了人身威胁的层面。
警方的调查暂时没有突破性进展,但林卫东不敢有丝毫松懈。他加强了厂区的安保,尤其是夜间巡逻,并叮嘱李秀兰和女儿小小尽量减少单独外出。
然而,真正的风暴,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赵大海像一阵风似的冲进办公室,手里挥舞着几张报纸,脸色铁青。
“东哥!不好了!出大事了!”他将报纸重重拍在桌上。
林卫东拿起报纸,只见省城一份发行量不小的《商报》社会新闻版,用醒目的黑色标题刊登着一篇报道:《“万家香”辣酱深陷投毒疑云,消费者食用后紧急送医!》
报道内容绘声绘色地描述,省城某居民在食用从红旗百货大楼购买的“万家香”辣酱后,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症状,目前已送医治疗。报道中还“援引”所谓“知情人士”透露,“万家香”食品厂内部管理混乱,卫生条件堪忧,此前就曾因“玻璃渣”事件被调查云云。文章虽未直接下定论,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暗示和引导,将矛头直指“万家香”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放他娘的狗屁!”赵大海气得浑身发抖,“这绝对是诬陷!是福满香那帮王八蛋买通的记者!”
几乎与此同时,办公室的电话开始响个不停。有来自红旗百货大楼胡主任的质问电话,语气严厉,要求“万家香”立刻下架所有产品,等待调查;有来自其他合作经销商的疑虑和关切;甚至还有几家小报的记者,要求采访核实情况。
舆论的狂风骤雨,瞬间将“万家香”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绝不是巧合!林卫东立刻意识到,这与办公室的那张血色纸条紧密相关!“味道,不错吧?”——原来指的是这个!对手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先用刑事恐吓扰乱军心,紧接着利用媒体发动舆论攻击,目的就是要彻底搞臭“万家香”的品牌,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卫东,怎么办?要是大家都相信了报纸上的话,咱们的产品就全完了!”李秀兰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慌什么!”林卫东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他们想用舆论压垮我们,我们就用事实打回去!”
他立刻做出部署:
“大海,你立刻带几个人,去省城找到那个所谓的‘中毒’消费者,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记住,态度要诚恳,但也要拿到真实情况!”
“秀兰,你负责稳住厂里的生产,同时把我们所有的质检记录、卫生许可证、以及每一批产品的留样,全部整理好,随时准备接受任何部门的检查!”
“孙工,麻烦您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准备一份关于我们产品生产工艺和安全性的说明材料!”
“另外,”林卫东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联系苏青鸾!把我们的情况和她沟通,看看省报能不能从正面进行报道,对冲负面影响!”
赵大海带着人火速赶往省城。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在一家区级医院找到了那位“中毒”的消费者,一个姓刘的中年工人。起初,刘师傅及其家属对赵大海等人十分抵触,情绪激动。
赵大海没有硬来,而是买了水果,耐心地在病房外守候,等对方情绪平复后,才诚恳地表明身份和来意,表示如果是“万家香”的产品问题,他们绝对负责到底,但需要了解真实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