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夏日的朝阳,带着炙烤大地的决心,早早升起。但“向前快餐”门前那片被汽油和火焰灼烧出的焦黑痕迹,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尽的焦糊味,却像一盆冰水,浇在林卫东(现名林向前)的心头,让他眼神冰冷如刀。
昨夜那场未遂的纵火,绝不仅仅是商业竞争那么简单。那两个混混口中的“陈皮王”,行事狠辣,目的明确,就是要将他这个新来的、势头不错的摊子彻底毁掉。这是特区,是战场,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阿强和几个最早来的员工看着那片焦黑,脸上都带着后怕和愤怒。阿强攥着拳头,眼睛赤红:“老板,报警吧!太无法无天了!”
林卫东摇了摇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报警没用。没抓住现行,他们有一万种理由脱身。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件事,我们自己解决。”
他扫视了一眼围过来的员工,看到他们眼中的惶恐和依赖。他知道,此刻自己不能露出一丝怯懦。这不仅关乎生存,更关乎士气。
“阿强,去找块大木板,用红漆写上——”林卫东略一沉吟,眼中闪过锐光,“就写:‘本店遭小人嫉妒,纵火未遂。感谢街坊关心,今日所有快餐,一律八折!风雨无阻,照常营业!’”
阿强一愣,随即明白了老板的意图——不仅要营业,还要大张旗鼓地营业,用事实和气势反击!他立刻带人去找材料。
“其他人,打扫干净,准备食材!今天生意会比往常更好,都打起精神来!”林卫东下令道。
员工们被他的镇定和魄力感染,纷纷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那块醒目的、带着挑衅意味的木牌就立在了店门口。果然,立刻吸引了大量路人和附近打工者的注意。同情、好奇、以及对打折的实惠需求,让“向前快餐”在开业前就排起了长队。
林卫东亲自站在店门口,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人群。他在等,等“陈皮王”的人出现,或者等对方的下一步动作。
果然,快到中午时,几个穿着流里流气、一看就不是善茬的青年晃到了店前,领头的那个三角眼盯着木牌,嗤笑一声:“妈的,命挺硬啊?还八折?我看你能硬到几时!”
林卫东没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他。阿强和几个年轻气盛的员工则握紧了手里的锅铲或擀面杖,怒目而视。
三角眼被林卫东那冰冷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但仗着人多,还是梗着脖子喊道:“看什么看?老子来吃饭不行啊?”
“欢迎。”林卫东吐出两个字,侧身让开,“排队。”
三角眼本想闹事,但看到店里店外那么多顾客,以及林卫东这边严阵以待的架势,一时也没敢动手,悻悻地骂了几句,带着人走了。
这一回合,林卫东用强硬的态度和火爆的生意,暂时顶住了压力。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陈皮王”绝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一边经营快餐店,一边让阿强暗中打听“陈皮王”的底细。同时,他加快了快餐店的标准化和扩张步伐。他借鉴后世连锁快餐的模式,制定了详细的食材采购标准、操作流程和卫生规范,虽然只是雏形,但已显露出远超这个时代的专业性。他还推出了“盒饭外卖”服务,由阿强负责,专门给附近那些工期紧、没时间出来吃饭的工地送餐,开辟了新的市场。
“向前快餐”以其口味、实惠和逐渐形成的“品牌”效应,生意越来越火爆,甚至开始有了一些小名气。相比之下,“陈皮王”那边虽然依旧垄断着部分区域的摊贩,但势头明显被压了下去。
明面上的商业竞争,“陈皮王”似乎暂时落了下风。但林卫东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深知这种地头蛇的狠辣手段绝不会仅限于商业层面。
这天下午,林卫东正在后厨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他必须快速积累资金),阿强神秘兮兮地跑进来,低声道:“老板,外面有人找你,说是……‘利民杂货店’的介绍来的。”
林卫东心中一动!‘利民杂货店’是‘信鸽’系统在沙头角的联络点!他来到鹏城后,按照指令去对接过一次,拿到了初步的活动经费和一些本地情况简报,之后便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等待进一步指示。现在,对方主动找上门了?
他让阿强带人去前面照看生意,自己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出后厨。
店里角落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个穿着普通灰色夹克、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小公务员的中年男人。男人面前放着一杯没动过的水,看到林卫东,微微点了点头。
林卫东走过去坐下,用暗语低声道:“今天的天气,适合晾晒干货。”
男人推了推眼镜,回应:“是啊,但南风天快到了,得防潮。”
暗号对接无误。
男人没有多余寒暄,直接进入正题,声音压得很低:“‘掌柜’最近在东南亚和珠三角的资金流动异常活跃,有几笔大额资金通过复杂的贸易背景流入特区,指向几个新成立的皮包公司。我们怀疑,他们在利用特区政策,清洗资金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