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号商船驶入泉州外港时,晨雾正漫过船舷。
苏慕烟倚在舱门边,喉间压抑着一声咳嗽——这是她昨夜用薄荷叶揉碎敷在颈后,又往帕子上洒了半盏醋,才催出来的病态潮红。
船老大在甲板上喊的声音传来时,她扶着舱壁踉跄两步,腕上的青铜星盘撞在木梁上,发出清脆的响。
观星使?随行的老船工探头进来,见她额角渗着细汗,瞳孔微微发颤,您这是...
时疫。苏慕烟扯出个虚弱的笑,指尖攥紧了腰间的星盘,许是在和州港染上的。
老船工像被烫了手似的缩回脑袋,舱外霎时响起慌乱的脚步声。
苏慕烟透过舷窗望去,几个水手正用布巾捂住口鼻,对着船头的妈祖像连连作揖。
她摸了摸贴身的肚兜,帛书还在,边角被体温焐得发暖——那是李昭亲手盖的淮南王印,此刻正贴着她心跳的位置。
靠岸!守港军的铜锣声震得船身轻晃。
苏慕烟扶着门框往外走,海风卷着咸湿的腥气扑来,她踉跄一步,帕子地掉在甲板上。
那是块绣着茉莉的素绢,此刻被晨露浸透,正缓缓洇开一片暗黄——她昨夜特意用灶灰和着鸡血染的,像极了时疫患者的咳血。
守将的长枪地抵住她胸口。
苏慕烟抬眼,见对方甲胄上的鱼鳞纹泛着冷光,鼻梁上还系着块浸了醋的布巾,什么人?
淮南观星使。她声音发虚,指尖轻轻碰了碰星盘,奉淮南王命,往广州观星...可这船行到半路,小女突然染了恶疾...她顿了顿,垂下眼睫,求将军行个方便,让小女上岸寻个医馆,哪怕在驿馆躺两日也好。
守将后退半步,枪尖微微发抖。
苏慕烟余光瞥见他喉结滚动——时疫在闽南传得正凶,上个月漳州死了百来号人,连刺史家的二公子都没能保住。
她又咳嗽起来,这次是真的——海风灌进喉咙,像有把碎玻璃在刮。
带她去驿馆!守将突然吼道,离码头二里的空院子,派两个老卒看着,不许放任何人近前!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挥了挥手,去报福州,就说...就说淮南观星使染疫滞留泉州!
苏慕烟被扶下船时,鞋尖沾了些港滩的淤泥。
她望着守将的背影,见他走了十步又回头,确认她没跟上来,才大步跑向城楼——很好,恐惧比任何令牌都有用。
三日后的深夜,驿馆后窗传来三声轻叩。
苏慕烟正借着月光翻星图,听见响动立刻吹灭烛火。
窗棂被轻轻推开,个矮胖的身影挤进来,带着股浓郁的檀香味——是泉州巨商张睦,李昭旧部安插在闽国的棋子。
观星使受惊了。张睦擦了擦额角的汗,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福州送来的参汤,小的怕驿馆厨子手脚不干净...他突然压低声音,王延钧殿下在城外的别苑等您,子时三刻,城西十里的青竹院。
苏慕烟打开油纸包,参汤的甜香混着张睦身上的檀木味,让她想起李昭书房里的线装书。
她把星图塞进袖中,抬头时眼尾微挑:张翁可知,这青竹院的围墙多高?
张睦愣了愣,随即笑出满脸褶子:观星使放心,小的早让护院拆了西墙半块砖。
青竹院的月洞门虚掩着。
苏慕烟裹着件灰布斗篷,从墙洞钻进去时,裙角勾住了块碎瓷片。
她低头扯了扯,听见正厅传来瓷器相撞的脆响——是王延钧在敲茶盏。
淮南的观星使,倒比我闽国的星官还急。门帘一挑,个穿湖蓝锦袍的年轻人走出来,腰间玉牌上刻着字,眉梢挑得像把刀,说吧,你家大王许了什么好处?
苏慕烟摘下斗篷,青铜星盘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漳州、泉州自治十年,盐税、市舶税不上缴福州。她直视王延钧的眼睛,但得先断了吴越的南路粮道——杨行密的战船,可不会等您考虑清楚。
王延钧的手指在茶案上敲了敲。
苏慕烟注意到他指甲修得极齐,染着丹蔻——这是闽国王室的癖好,可他眼底的光太亮,像要烧穿夜色。我父王一意联吴抗梁。他突然笑了,你让我叛父,拿什么保我?
天象。苏慕烟展开袖中的星图,月光落在绢帛上,二十八宿的金线泛着暖光,昨夜子时,紫微星偏移东南三度。她指尖点在的位置,角为天王之廷,主兵事。
紫微星动,是新主临位之兆。
王延钧凑过来,呼吸喷在她耳侧:你怎知不是灾星?
因为角宿旁有景星相随。苏慕烟抬眼,星图上那颗用珍珠缀的景星正闪着微光,景星现,德星也,见则天下安。她顿了顿,殿下若不信,不妨派人去问福州的星官——小女的星图,可抄自淮南观星台的孤本。
王延钧的瞳孔收缩了下。
苏慕烟知道他信了——闽国星官最擅占星,王审知当年能得福建,全靠星官说南有紫炁。
她又补了句:淮南王愿送殿下二十车越州青瓷,换您今夜的决断。
院外突然传来马蹄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